葉偉亮
作為學生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職責,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提升我們的教育策略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日常所做的事情無非是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當學生之間有矛盾時進行調和等等,但是如何讓這些日常的德育教育使學生從中有所收獲,如何讓學生從心里能夠改善自己不規(guī)范的道德思想呢?還需要我們在日常德育教育中與學生找到共鳴。
一、班會之中找共鳴
班會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召開的活動,在班會中,我們需要將班級中上一階段的情況進行總結,并將下一階段的計劃與學生共同討論,并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而要想讓學生能夠配合好班主任的工作,則需要找到與學生之間的共鳴點,才能夠讓學生一起為我們的班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要與學生找到共鳴的話題,還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入手,讓學生能夠主動找到話題,并參與到討論之中。所以在召開班會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作為班會的策劃者,選定班會的主題,并按照主題選擇班級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討論,之后確定下一階段的班級建設情況。其中,我在讓學生進行班會策劃時,有一期以“誠信守則”為主題的班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一期的班會活動中,學生將班級中越來越多不守誠信的現(xiàn)象總結出來,其中有的是與其他同學約好一起出去玩而失約的,有的是在平時的小測試上打小抄的,有的是借了同學東西不歸還的,還有的是吹牛、說謊話的……當學生將這些不誠信的行為一一列舉出來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學生的生活中也有這么多不守誠信的行為。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一主題班會,我非常認同,誠信是關系一個人品行的大事,這絕對不能忽視。在班會進行時,我與學生共同探討應該怎樣約束大家的不誠信行為,應該如何制定誠信守則。有的學生建議:“我們要辦關于誠信的板報,宣揚誠信的行為。”還有學生建議:“我們應該在下一期的班會活動中評選班級的誠信之星?!边€有學生說:“我們可以開展誠信故事會,將家里的誠信故事、我們看到的誠信故事都講出來,讓大家能夠感受誠信帶給我們的美好?!睂τ趯W生的這些提議,我表示非常贊同,身為班主任的我立即表示:“我也要以身作則,說的每句話都要做到,希望大家能夠共同建設一個誠信的班集體。”
從這一活動中就能夠看出,在班會中找共鳴的策略能夠使學生與我們站在同一角度進行思考,從而促進班級德育教育的進行。
二、平等對話同交流
在擔任班主任的期間,我深刻了解到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需要進行平等的對話。若我們仍以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進行對話,將自己作為權威,以命令的口吻對學生發(fā)號施令,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對于我們的建議也就不會聽從。只有在平等對話的模式下,才能夠讓學生理解我們的德育教育方式,才能夠讓學生在德育教育中有所進步。
比如,我在班級工作中,曾組織過學生進行郊游,需要每人付100元左右的車費和門票費用。在統(tǒng)計報名的學生時,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都同意一起去。所以我將人數(shù)上報到學校,相關的負責教師已將安排好了車輛。但是沒過幾天,就陸續(xù)有學生紛紛跟我告假,說不想去了。我向學生詢問原因,學生都含含糊糊地說不清楚,我見這種情況知道一定有什么事情在阻撓學生。于是我在班里暗暗調查,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原來班里的一位學生在班級同學群里說我是為了掙外快,去郊游的地點根本沒什么好風景,出去玩一趟也用不了這么多錢。所以班里的學生聽了這位同學的話,紛紛找我告假,表示不想再去了。當了解到這樣的情況之后,我并沒有急著找學生理論,而是決定找學生好好談一談。當我將學生叫到辦公室之后,我讓學生先說一說為什么要對其他同學這樣說話。這位學生說:“之前其他老師就是讓班里的學生一起去郊游,他趁機從中拿剩下的錢,你們肯定都是這么想的?!蔽衣牭綄W生這樣說,并沒有責怪學生,而是對學生說:“我知道你是為了同學們著想,老師非常佩服你,但是這件事情你真的是誤會了。你看這是我們的花費明細?!敝?,我將整理出來的每項花費給學生觀看,學生看到一條條細細的賬目,感到非常羞愧。我對學生說:“你怕同學們吃虧,為同學著想這一點非常好,老師非常欣賞你的膽識。但是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我們做事情還要有憑有據(jù),不能僅憑自己的感覺做事。”學生聽了我的話之后,在這次郊游活動中還主動幫我組織班里其他同學的一些事宜。
從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能夠促進德育教育的施行,贏得學生的信任。
三、心理健康要關注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們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健康關系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與學生將來的發(fā)展也有密切的關系。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許多學生的家長會給學生安排課外興趣班、輔導班,其中有些課程根本不是學生樂于去學習的,反而會影響學生的休息時間,使學生精疲力盡。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承受著學習的壓力、家庭的壓力,在心理上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學生調整其負面情緒,使學生的成長更加健康。
要讓學生能夠具有健康的心理,還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多多關注學生的情緒,從學生的情緒表現(xiàn)上察覺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比如,在一次上課之后,我發(fā)現(xiàn)班里的小馮同學情緒低落,之前小馮每到下課就跑出去和同學們一起玩了,但是現(xiàn)在小馮趴在桌子上誰叫他也不搭理??吹竭@種情況,我知道小馮一定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心理上有些憋屈,需要將這些負面的情緒排泄出來。于是,我將小馮帶到辦公室里,問小馮:“發(fā)生了什么事啊?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小馮沉默了一會兒,向我透漏說:“之前我媽媽知道我喜歡吉他,就給我報了興趣班。沒想到那個興趣班不僅有吉他班,還有繪畫班、鋼琴班、象棋班,我媽聽了那些老師的話之后,幫我報了好多興趣班。我先在每天上完課,一三五要去上吉他課,二四六要去上繪畫課,周六日全天還有安排象棋和鋼琴。我沒有一天時間是自己的。現(xiàn)在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了。”聽到小馮同學的抱怨,我知道了問題的關鍵,所以我讓小馮回去將自己的困擾告訴媽媽,同時我也與小馮的媽媽進行溝通,最終將小馮的興趣班的課程減少了一半。
從這一過程中可以看出,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點滴變化,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之處進行解決,才能夠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社會實踐共參與
在德育教育中,社會實踐是能夠將理論化為親身行動的一項活動。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夠讓學生將我們所倡導的德育教學的理論施行下去,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夠鍛煉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時,我們應當注意這幾個問題:活動內容要具體、活動目的要明確、活動過程要完善。當這幾項原則能夠達到高度配合的時候,才能夠實現(xiàn)社會實踐的價值。
就如,曾經我為學生組織過一個幫助汽車站的工作人員引導人員進行購票、上車、接待下車人員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我先為學生說明了活動的目的、具體內容及過程:“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活動的目的是要幫助車站的員工引領顧客購票進站,并疏導人員,以免造成堵塞。我們共需要分為三組進行活動,其中一組同學負責將進站購票的人員引到購票地點,二組同學負責將買完票的人引到等車的地點,三組同學負責在進站口,接待到站的人員,并引領他們去出站口?!痹诨顒拥倪^程中,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幫助學生將下車的乘客引到出口處。學生按照我的安排,每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不拍辛苦和勞累,最終完成了各組的任務。通過這一實踐活動,我與學生不僅體會到了車站工作人員的辛苦,還對這一社會實踐活動非常感慨,認為自己應該更加珍惜我們現(xiàn)在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并且樂于再次參加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更多的工作人員貢獻自己的力量。
所以說,社會實踐共參與的策略能夠將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能夠與學生共同體會到社會實踐帶給我們的感受,從而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策略有班會之中找共鳴、平等對話同交流、心理健康要關注以及社會實踐共參與。只有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共同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并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交流,給予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就能夠保證我們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有效的,能夠使學生在德育教育中提升自己的品質,提升對自己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觀帝.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8-20.
[2]楊雪群.激勵策略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時代教育,2018-01-23.
[3]杜金虹.淺談班主任教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