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彼得·梅爾
普羅旺斯人真是既愛湊熱鬧又聒噪。他們不喜歡長時間的沉默冷場和簡練的交談,一般而言,一句話要是可以用十個詞說出來,就絕不會只用一個詞。他覺得光靠語言還不夠,不時需要加強語氣,用肢體來增加戲劇性。因此,他覺得有必要用第二語言,也就是手勢,來裝點他的言語。
有些手勢你大概并不陌生,法國其他地方的人也有同樣的手勢,只是不太強烈而已。但只有在普羅旺斯,你才會看到一些手勢被他們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又如此一絲不茍。就連法國最普遍的肢體動作——聳肩,普羅旺斯人做起來也非常復雜,令人贊賞。一般的聳肩不過是肩膀迅速抽動一下,普羅旺斯式的聳肩則會帶動下巴(下巴必須前突,嘴角下撇)、眉毛(盡量上揚)與雙手(聳肩時務必兩手一攤,掌心向上),同時別忘了音效(噘嘴用力吐氣),這樣才能讓表演有個令人滿意的結(jié)尾。
流行程度僅次于聳肩的是伸出食指表示反對和責備的手勢。簡單的做法就是把食指舉至眼睛的高度,無聲地表示要插一句話,絕對沒有人會忽視這個手勢,就算一句話正講到一半也會停下。如果表示異議,則可以前后擺動食指,就像節(jié)拍器那樣。倘若表示強烈反對或特別強調(diào)某個論點,就要像一只發(fā)脾氣的鳥,食指不停地戳著對方的胸膛,對方就會很在乎你的認真態(tài)度了。
接下來談談?chuàng)u手動作。有兩種相似的搖手動作,意思卻大不相同。
一種表示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比如問今年的甜瓜收成會怎樣?答案無論是好是壞,都可以用手勢表達。手放身前,掌心向下,與手肘齊高,手掌輕輕搖動,就像在說,跟大自然有關(guān)的事情是多么難以預料啊,誰也說不清楚。
如果回答的是較私人且跟時間有關(guān)的問題,比如何時有空來疏通堵塞的水槽,手勢就會有微妙的變化。這個問題令人尷尬,因為普羅旺斯人生來就不喜歡受時間限制。因此,答案是今天下午也好,是下周四也罷,都不會說出口,答話者這時會謹慎地將手放得低一點,靠近腿部,抖動數(shù)秒,讓問話者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