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凱敏,趙子建,匡麗萍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河南 鄭州 45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有關全民健身活動、體育強國建設、北京冬奧會、殘奧會的話題,可以說教育是黨和國家時刻關注的重點,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核心原因。學校教育中,體育人文素養(yǎng)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人文素養(yǎng)建設的核心要素是體育教師自身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F階段,教師人文素養(yǎng)以及人文精神的意識并不樂觀,教育中的現實問題更多的是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的公民認知所帶來的。
雅斯貝爾斯的教育即生成的觀點提出是基于他的哲學世界觀之上的。“人之在成為人,人之在的地位在于深刻,人之在此聆聽中從深刻中獲得引導。人是可以引導其內在潛能的,去獲得自由的意志去超越。”教育是一項社會活動,它把受教育者在對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起到影響作用,并且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人。
體育是社會教育的根本,它與德智美勞并稱為素質教育的五大項,它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通過身體活動來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的過程。體育教育本身就是與素質教育中的德智體美以及綜合實踐一起統(tǒng)稱為素質教育中的學校教育,長期接受體育教育有益于身體健康、提高叛逆期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等。
體育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樣,都是培養(yǎng)人和教育人的手段,是學校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社會環(huán)境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素質教育和社會教育一樣,都是這個大環(huán)境下的產物,相輔相成。
體育的興衰代表著民族整體素質的興衰,一個民族體質的強弱,關系國力強弱和民族興衰。學生時期是生長發(fā)育最快、培養(yǎng)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身體包括心理的生長發(fā)育都是其整個人生階段增長最快、吸收知識最多的時期。而人在生長或者說在成長時期,都會受到外在諸多方面的影響。究其根本,體育鍛煉無疑是對這個階段的學生最有積極意義的因素。在人格培養(yǎng)方面,體育的功能更是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達到的,在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團結集體、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方面體育的功能是不可被代替的。
人文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也就是人文精神,這其實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價值觀。社會發(fā)展質量體現在社會人文素質的表現方面,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fā)展過程是根據其歷史經驗的積累和社會大眾發(fā)展的文明成果,也就是社會文明的情況。
2.2.1 體育教師應具備優(yōu)異的體育技術學習與人文教育一樣,在體育教研中均不可被忽視。在加強體育人文教育,提高體育人文素養(yǎng)方面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將人文教育與技術教學分離,不在同一個階級層面上。體育教學的缺點不在于進行技術教學而是在于怎樣進行技術教學,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懂其規(guī)則、領其要點。
2.2.2 體育教師應汲取廣博的知識 體育是一種教育文化,無論在人文知識還是技術知識,它們雖然在表達方式上面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知識都是相通的。比起單一學科的探索,更多的科學家希望看到各個學科間科學文化的探索與研究,這種探討與研究不能只是表面的糅合和調整,而是在廣博的科學依據的基礎之上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發(fā)展與認知。為什么體育人文精神的關注度不如文化與智力的關注度高,正是因為人們在過去把眼光只局限于“身體活動本身”,把體育片面理解為一種肉體上的活動,而把體育課理解為一種簡單的動作傳授。因為人們的狹隘認知所以導致了對體育課程的片面理解,也就大大削弱了體育自身的人文精神光芒,掩蓋了體育人文的現實存在。
2.2.3 體育教師應加強個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建設 長期以來,對于人這種動物有這樣一種認知,肢體不全、思想不發(fā)展且沒有修養(yǎng)的人是次品,肢體健全但缺乏知識修養(yǎng)的人是廢品,肢體健全有基本知識修養(yǎng)但道德有問題的人是危險品。體育教師或者是教練員始終要以育人為本、注重師德建設、注意教學行為以及方式方法,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的合格的體育運動者,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3.1.1 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的關鍵因素。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體育教師不僅肩負著體育專項技能教學,還承擔著學生道德素質精神培養(yǎng)的雙重責任。有著豐厚的人文素養(yǎng)的體育教師能夠把學生的各項素質發(fā)揮出來,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且能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鍛煉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
3.1.2 培養(yǎng)學生的完整人格 體育教師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知識,充分融入教學中去,不僅有益于自身的發(fā)展,而且對學生接受的教育而言,都會是他們學習生涯中最為難忘的記憶。無論在什么時間階段,體育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成分,體育教師所展現出來的功能就是至關重要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缺一不可。教師自身的素質全面才能教育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實現真正地培養(yǎng)一個完整人格的人的目的。
3.1.3 傳播人文意識 人文精神的學習是所有教師的必修課程。在學習人文精神的過程中,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人文素養(yǎng)的理論知識,促進每一位教師的人文知識,并且結合自己所學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巧在教學實踐中贏得學生的認可與學習,使他們在學校學習中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
3.2.1 重技能輕文化的現象嚴重 體育教師的知識水平相對較差,尤其是文藝素養(yǎng)、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書寫等方面都不符合基本要求,人文素養(yǎng)存在嚴重不足。體育教師重視體育技能和體育專項水平,知識結構單一,缺乏人文知識,文化素質差。所有這些都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人才而努力。
3.2.2 功利性強,忽視傳統(tǒng)文化 受當前市場經濟消極因素的影響,一些體育教師偏重功利,注重實踐知識,在計算機、外語等方面表現出較強的能力,而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較低,人文素養(yǎng)被忽視。更有甚者,以西方體育教育方式為主,摒棄中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這些都是現在部分體育教師存在的問題。
3.2.3 體育課程設置專業(yè)性強 體育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多為技術性課程,教學目標在技術層面確定,重點是體育成績和競賽成果,在課程設計中對人文知識的內容考慮較少。相對技術課程而言,體育教師培訓方面理論知識課程設置較少,且課堂效果不佳。
3.3.1 政府的支持和教師培訓機制的改革(1)對應政策的支持。政策支持是教師工作的保障,以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得不到及時解決。(2)改革教師教育。目前我國的教師培訓制度和考取教師資格證過程都存在一些弊端,加強管理教師資格培訓機構,取締一些以賺錢為目的的機構,必須加強對考取教師資格證書的人的資格審查。
3.3.2 “領袖作用”和工作環(huán)境 提升學校領導層的人文素養(yǎng)。校長對于一所學校的發(fā)展以及影響是非常重大的。所謂“領袖作用”就是領導者對自身的要求高,跟著他一起工作的人的態(tài)度也會積極。營造人文校園,工作環(huán)境也是影響教師工作的重要因素。
3.3.3 體育教師對自身的要求 在任何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教師對自身的要求是關鍵因素,個人努力是任何條件都無法比擬的。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表現為其教育教學的人文行動,擁有人文素養(yǎng)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應該展示其人文行動特性。教師人文素養(yǎng)在人文行動與教育踐行方面主要表現為身體力行、立志、反省覺悟、為人師表等方面。
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知識教育對學校教育來說尤為重要。教育手段各有不同,體育教師的教育手段又與眾不同,體育教師通過一定方法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與專業(yè)技能傳授給學生,使他們盡可能地接收正確的人文素質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品質。人文精神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搞好素質教育就是對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的大力支持。在新時期,教育就是強國之本,體育是強國之基,搞好教育、素質教育、體育教育才能不斷實現新時期國家發(fā)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