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白云山上的軍用碉堡共計有40處,別小看這些碉堡,它們已有八九十年的歷史了,部分碉堡的出現(xiàn)還與孫中山先生有關(guān)
白云山是梧州著名的旅游風景區(qū),其山幽林密,白云繚繞,風光秀美,山上分布各處的碉堡更是蘊含著歷史底蘊。據(jù)資料記載,白云山上的軍用碉堡共計有40處,其中還有一個罕見的長方形堡壘。為什么白云山上會有如此之多的軍事工事呢?這就要從白云山的地理位置說起。
白云山是梧州東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又是一個區(qū)域制高點,更是進出廣東的咽喉地帶,地勢極為險要,是軍事防守的重中之重。白云山上的碉堡的建造時間多數(shù)是在1921年和1936年之間,在白云山眾多的碉堡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白云山腰的獅子炮臺。
從白云山上俯瞰獅子炮臺(由外國傳教士拍攝于1929年)
獅子炮臺的炮口
獅子炮臺的外墻已經(jīng)斑斑駁駁。
沿著白云山東麓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爬到山腰,著名的獅子炮臺軍事設施遺址就坐落于此。獅子炮臺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炮臺內(nèi)有碉堡、壕溝、水井、指揮部等軍事設施,城墻厚達一米多,是一個較為完整的軍事要塞。
據(jù)資料介紹,1916年,舊桂系的陸榮廷參加“討袁護國”戰(zhàn)爭。袁世凱在一片討伐聲中黯然死去,隨后段祺瑞上臺,任命討袁有功的陸榮廷為廣東督軍。從此,桂系盤踞廣東達五年之久,成了孫中山北伐的障礙。為掃清障礙,鞏固后方,孫中山?jīng)Q定統(tǒng)率粵軍驅(qū)逐陸榮廷。1920年8月16日,粵桂戰(zhàn)爭開始。1920年12月,從廣東潰退的桂軍到達粵桂邊境,在西江沿岸構(gòu)筑碉堡等布防。1921年6月26日,粵軍攻占梧州,同年8月4日,粵軍占領(lǐng)南寧,桂軍全線崩潰,陸榮廷逃往越南,結(jié)束了其對廣西的統(tǒng)治。
1921年6月20日,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為援桂軍總司令,由葉舉擔任中路總指揮,沿西江南岸向踞守梧州的桂軍發(fā)起正面進攻,又以許崇智為右翼總指揮,出四會、廣寧,策應梧州正面作戰(zhàn)。同年10月17日,孫中山駐節(jié)梧州。期間,孫中山與行營官員視察白云山。隨后,孫中山又與副官張猛及十多名衛(wèi)士,乘小船登系龍洲視察。視察中,孫中山洞察到此島在軍事地理上的重要性后,對隨員張猛說:“若在此設一炮臺,又在南面錦屏山、北面的獅子山上各設若干炮臺,可形成掎角之勢。如此,對欲進入梧州之西江河段的船只,可作有效的封鎖,大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p>
后來,梧州駐軍按照孫中山的指示,分別在系龍洲和錦屏山、白云山、獅子山等處修筑了不少炮臺,從而對梧州的軍事防衛(wèi)起到了積極作用。
梧州白云山和其他地方的碉堡,還與1936年發(fā)生的“六一抗日救國運動”(即“兩廣事變”)有關(guān)。當年6月,廣東的陳濟棠鼓動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聯(lián)合反蔣,以要求出兵抗日為名,發(fā)動所謂的“六一抗日救國運動”。接著,桂系軍隊第七軍廖磊部第十九師調(diào)到梧州,師長周祖晃聲言待命北上,師部設在中山公園牌坊旁邊的“柏廬”(前廣西省主席俞作柏的公館,即今梧州市糧食局所在地)。當時社會上盛傳蔣介石的中央軍正在向兩粵邊境集結(jié),一時大有烽煙四起之勢。
當時,梧州軍政當局除了加強巡邏,還通過招標,在白云山頂、獅子山、譚公廟下、系龍洲、西江沿岸、三角嘴等處,構(gòu)筑鋼筋混凝土掩體碉堡十多座,做好了戰(zhàn)爭準備。1936年7月間,第七軍軍長廖磊到達梧州視察軍事要塞,并在中山紀念堂召集全市黨政軍警人員,舉行抗日誓師大會。不久,報紙上發(fā)表了“六大員南下宣慰”的消息,蔣介石派居正、程潛等親臨兩粵傳達蔣的指示,運動遂告平息。
而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白云山上曾發(fā)生過激烈的戰(zhàn)斗。當時,白云山上設有防空監(jiān)視哨,有敵機來時就在現(xiàn)云峰亭處放信號氣球預警。梧州光復,也是從中國軍隊攻占白云山開始。1945年8月14日晚上,中國軍隊炮擊日軍白云山陣地。翌日晚上,中國軍隊左路部隊經(jīng)多次進攻后占領(lǐng)了白云山,30多名中國軍人陣亡。16日上午6時,日軍逃往廣東,梧州光復。
如今,我們在獅子山炮臺舊址可以看到,這炮臺是一座臨江城堡,里面的建筑相當雄偉,估計可以屯駐上百人的軍隊。炮臺依山勢分層而建,面向西江,背靠白云山。圍墻全部使用厚重的大石配以石灰砂漿砌筑,圍墻高2~5米,厚度2米以上。如果站在炮臺的制高點上極目眺望,梧州城以及西江兩岸盡收眼底,可見這個“一炮鎖西江”的軍事要塞,位置是何等重要。其最初的外觀,從兩張由外國傳教士拍攝于1929年的照片也清晰可見。
雖然獅子炮臺已經(jīng)外墻斑駁,布滿青苔,但是主要建筑設施基本未受到破壞,是一處罕見的、規(guī)模較為宏大的軍事歷史設施。在距炮臺二三百米處的山?jīng)_下,有一處山泉水,當時應是駐軍飲用水的來源。獅子炮臺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對付溯江而上、企圖入侵廣西的外地軍隊。
如今依然屹立在西江邊上的獅子炮臺,閱盡了古城梧州的歲月滄桑。那飽含歷史故事的古碉堡,那盤根錯節(jié)的參天大樹,讓前來訪古探幽的人們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