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要: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钡湍昙壍暮⒆诱幱谛闹前l(fā)展的關鍵期,自我意識還不完全成熟,特別信任老師,相信老師的話,尊重老師的行為和評價,而每當良好的行為受到肯定和滿足時,就會形成良好的心境,溫暖學生的內(nèi)心,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評價藝術
教師的評價語言和動作并不是毫無章法的,相反,在教師的評價中,擁有著精妙的法則,遵循了這些法則,我們就能比較真實準確地評價孩子的表現(xiàn),還他們一個快樂的學習心境。
一、新課改背景下低年段語文課堂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對孩子課堂回答的評價語言,要多從正面予以引導,以鼓勵、表揚、賞識的評價語言為主。這也并不能直接解讀為要忽視實際情況,用很多浮夸的溢美之詞來過分贊美孩子。對于孩子的課堂答問,教師應該給予客觀性的評價,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運用評價語言,指出回答的精妙之處以及改進的空間。評價語言不能一味貶低也不能過分拔高,如果盲目地去貶低或者夸大孩子的回答,孩子會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正如特級教師劉軍所說:“無論怎樣,都應該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導向,不能什么都對,因為學生畢竟是要參加考試的?!?/p>
2.針對性原則
當孩子回答出錯時,教師要指出錯誤的點,并且給他們提供自我反省和糾正的機會。這樣,既有效地保護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他們改正錯誤,樹立信心,更好地學習。當孩子有精彩回答的時候,教師的評價語言更不能流于表層,而要指出具體精彩在何處,且要誠懇,這樣,孩子才能幡然大悟,有助于往更深處發(fā)展。
3.延緩性原則
所謂延緩性原則,就是教師對孩子正在討論和思辨的問題,不馬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鼓勵他們暢所欲言,隨后才選擇一個適當?shù)臅r機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偠灾谌粘5男W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對孩子的發(fā)言太早地下結論。
二、新時期低年段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新起點
1.以生為本,“讓學”“評學”
課堂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的根本性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fā)展,作為教師,要將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作為發(fā)展目標。孩子的能力準確地來說并不是來自于老師的教,而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學習實踐,在自我感悟中鍛煉出來的。我們的評價應該著眼于孩子主體,關注孩子的實踐本身,關注他們素質(zhì)的持久性發(fā)展,基于“現(xiàn)在”,落實“未來”。所以,根據(jù)低年段孩子的語文教學目標,我們的評價應關注以下幾點:第一,發(fā)展孩子的言語技能,讓孩子講真心話,不迎合老師。對于擁有健康、良好、誠信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第二,拓寬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沖破傳統(tǒng)的封閉課堂和框架性課本。第三,積極開發(fā)、開拓利用課程資源,營造適宜而詩意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能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表現(xiàn)出色的孩子給予充分的肯定。第四,尊重兒童,對于他們與成人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凡是真誠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見解,都予以尊重。第五,讓孩子參與課堂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讓孩子活躍于課堂。“讓學”“評學”,做課堂的小主人。
2.著眼能力,“勤學”“愛學”
小學低年段是學生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期。教師應該不吝嗇自己的評價,讓孩子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這個時候,我們的評價不應把孩子禁錮在所謂的“標準答案”里,而應該啟蒙他們童真的世界,讓他們在自己的思考中奔跑,要做到這些,我們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每一次思維的火花,讓幼小的智慧火苗在我們的肯定和贊賞中變成噴射的火山。在小學語文的“三維教學目標”中,我們不應忽略孩子技能與方法和價值觀的成長和變化,而應該充分利用評價讓孩子掌握方法和技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孩子在良好的心境中勤于學習、樂于學習。
3.多元化的評價語言,兒童成長的催化劑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有激情和欲望,他們參與的欲望高,富有激情,評價方式的陳舊往往會使得學生習以為常,沒有激情和興趣,從而削弱學習的效果。結合低年級孩子的心理和心智特點,為此,我們可以施以星級或者其他類似的標志性評價、波浪式的下劃線的評價、加分獎勵性評價、紅旗標桿性評價、班級主頁展示性評價、喜報帶回家、介紹發(fā)表和物質(zhì)評價,我想,如果我們能將這些評價方式運用自如,讓孩子永遠保持一個向上的狀態(tài),我們的課堂效率會更高。《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珍視孩子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確,“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本更是師生思維奔跑、個性馳騁的領域。教師的評價語言應不拘一格,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文而異。
總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地對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結合孩子的心理和心智特點,遵循評價原則,找準落腳點,明確細則,進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孩子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玉昆.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劉衍玲.小學生心理素質(zhì)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
[3]劉小英.皮亞杰的兒童心理發(fā)展觀及教育啟示[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