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珍
摘 要: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知識與技能,二是初中語文需要改變的教學態(tài)度和方法,三是對學生情感教育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分為“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分別是: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tài)度、對學生價值觀和情感的培養(yǎng),這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之后,我深刻地體會到新課改下的這“三個維度”是難以被分割的,它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體現(xiàn),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三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只有在對這三部分內容進行分析、理解、研究,并改變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模式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以下我就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三個維度”改革作出了淺析。
一、不可忽視的知識與技能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注重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那學習便沒有了意義,學習便是吸收知識,只有腦中的知識變得多了,思緒才能更加開闊,任何教育改革形勢下,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都是無法忽視也是無法撼動的最重要的教學部分。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而不能在課堂上用太多的時間進行與教學綱要不相關的講解,所有的初中語文教學都需要與教學綱要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只有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知識點、技能的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在高效、科學的教學中受益
匪淺。
二、革新態(tài)度與方法
新課改下,最顯著的改革就是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和方法的革新。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首先要放棄以往“操控者”的身份,轉而變?yōu)椤耙啡恕薄皫ьI者”的身份,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在接受教學的時候,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學體驗,獲得更加高效的培育,從而變成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要學會以平等、友善、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到被尊重、被關心,這對促進師生關系友好發(fā)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當初中語文教師從傳統(tǒng)的對學生以“知識輸入”方式的教學思維慣性中解放出來后,又該怎樣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教學呢?把課堂主動權全部移交給學生,自己卻什么都不做為嗎?肯定不。所謂的“引路人”“帶領者”是指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和方式都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指引、引導,帶領學生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教育。只有這樣,初中語文教師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真正的需求,以對癥下藥的方式對其進行高效的教育。
再次,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單一、乏味、程序化,一般就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師完全把學生當做一臺接受知識的機器,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會對教學內容感到無聊,失去興趣,還會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便會越來越低下,到了最后,便會出現(xiàn)一個惡性循環(huán),導致初中語文教學的崩盤。所以,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不僅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還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初中語文教師才能夠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
三、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語文是一門情感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語文最主要的課題之一。所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就是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感知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最終目標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情感細膩、善于表達、善于發(fā)現(xiàn)的人。這個社會是人與人的社會,是交往的社會,只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應該具備一些優(yōu)良的人文精神,這些可貴的精神在其日后的發(fā)展中會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所謂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對世界、社會的看法和認識,價值觀的樹立極其重要,價值觀就是一個人身體里的靈魂,它決定了人以后將會如何發(fā)展,如果價值觀扭曲,那其可能會成為社會的害蟲,如果價值觀正確,那他必定會走出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由上可知,新課改條件下,對學生著重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非常重要,也對和諧、友好的社會發(fā)展非常重要。
言而總之,在新課改條件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緊跟施行新課改下的教學綱要,及時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尋找出一條最適合學生和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謂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初中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方面苦下功夫,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進步,才能夠為國家的教育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才能夠在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的同時,將自己的教學質量漸漸提高,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參考文獻:
[1]余緒富.激活資源·品讀感悟·高效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淺談[J].成功(教育),2012(6).
[2]柴艷敏,毛萍鈺.基于課堂觀察的中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2(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