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杰
摘要: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的前提。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決定了學生對動作技巧的掌握,因此,教師在上課時應該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去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動作要領的掌握,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體育教學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07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4-0227-02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習興趣是一個人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yōu)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lián)系的意向活動。學生對體育課有興趣,就會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并且樂于鉆研動作要領,練習和掌握運動技巧等,體育教師培養(yǎng)、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寓教于樂、提問設疑、改進教法等,進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一、適當?shù)捏w育運動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育,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興趣
在我國,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部分家長和老師認為體育課就是讓孩子們玩玩,體育運動也就是個配角,體育運動很浪費時間,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適當?shù)捏w育運動會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育,《新聞午報》報道的《增強運動促進智力》一文中提出體育鍛煉也是決定智商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大腦來說,大腦最好的主動休息方式就是運動。因為運動才能及時排出代謝廢物,由于長時間使用大腦會使大腦產(chǎn)生惰性,運動則是去除這一惰性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另外,人在學習時,大腦就會產(chǎn)生一個很強的興奮灶,小腦活動加強,人體小腦主管維持肌肉張力、協(xié)調性和身體平衡性,大腦的興奮灶受到抑制,使大腦能夠得到積極的休息。可見,運動對促進智力發(fā)展的益處非常明顯。
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基本會經(jīng)歷跑、跳、投等人體基本活動,一方面學習和掌握了各種體育運動的動作技巧,進而實現(xiàn)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吃苦耐勞、克服困難、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
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其轉變錯誤的思想觀點,首先,通過課堂實踐鍛煉讓他們真正了解體育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全面發(fā)展;其次,舉辦一些趣味競爭游戲,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二、寓教于樂,在快樂中培養(yǎng)興趣;提問設疑,在探索中提高興趣
體育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最佳途徑是讓游戲走進課堂。體育教學課堂中,體育教師在備課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教學內容引入合適的體育游戲,并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選擇運用適宜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時,可以設計游戲傳接球游戲,讓學生知道接球的動作要領,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滑步與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進而提高學生的靈敏性和動作質量,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運動中來,讓學生通過分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動作技巧,掌握動作要領,將認知活動融合在游戲運動中,可以使課堂的教學趣味性增加。體育游戲的選擇要堅持安全性、科學性、教育性、趣味性的原則。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從感興趣轉變到形成興趣,適當?shù)脑O疑提問讓課堂教學任務更具神秘性,讓學生有對運動項目敢于挑戰(zhàn)的欲望和信心。進行長跑運動項目教學時,學生會產(chǎn)生單調枯燥的想法,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教學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一定的方法讓學生消除這樣的心理因素,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設疑——提問來解決,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去愉悅地完成這一教學內容,比如,轉換隊形隊列,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示范,講解變換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想出其他的方法,并實際操作,如果在實際變換的過程中,隊伍的整齊度不夠,可以讓學生繼續(xù)想辦法去調整,也可以分組比賽進行。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和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動興趣。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源于教師的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著引領示范的作用,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學生到學習中來,讓更多的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使其掌握動作要領和技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心理學規(guī)律告訴我們,凡是單調的刺激過多,心理疲勞現(xiàn)象就會出現(xiàn),可能導致學習者動作質量的下降,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積極性的降低。要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在備課時就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課堂案例,不能過于俗套,要符合學生“喜新厭舊”的心理特點,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方法都要敢于創(chuàng)新,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一味地聽老師講,看老師示范,自己進行動作模仿,這樣的學習節(jié)奏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方法來增加學生的好奇心,靈活地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中長跑運動后可以讓學生做做游戲或觀看比賽視頻來豐富課堂教學,也可以讓學生適當?shù)刈龇纯诹罹毩暎淖儌鹘y(tǒng)的教學節(jié)拍,既能緩解學生的枯燥感受,還能使課堂的趣味性增加。
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使用的語言要準確、形象、生動,學生才能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做示范時,動作要標準優(yōu)美。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在學生做動作時可以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的精神放松些,實現(xiàn)欣賞與學習結合,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樂中學,學中樂。放松的心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主動學習。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養(yǎng)成積極鍛煉的意識。通過提問能夠讓學生明確本次課的重點,也能讓一些上課開小差的學生及時地將注意力轉移到教學中來,給學生提供空間思考,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逐步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教學過程,在集體項目中對一些身體狀況欠佳的學生要多加注意,選擇合適的群體運動項目,充分培養(yǎng)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我們盡量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業(yè)務水平,實現(xiàn)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向航,詹應富,游信喜.論“寓教于樂”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現(xiàn)[J].大眾科技,2011(6):161-162.
[2]杜海鳳.淺析體育教學中的課堂提問[J].現(xiàn)代交際,2011(3).
[3]劉洋.淺談大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5).
[4]李祖健,劉贛軍.淺談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和課堂教學的改革[J].青春歲月,2015(1).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