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
(武漢大禹文化博物館,湖北武漢 430050)
隨著博物館的發(fā)展和壯大,可以看出博物館精神的保護和弘揚對一座博物館的意義之大。作為博物館工作者,有義務和責任對博物館精神進行科學地保護和有效地弘揚,博物館工作者應該從自身出發(f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足的自信開展博物館精神的保護和弘揚工作。唯有博物館內的每位成員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博物館精神的保護和傳承的工作實踐才有思想上的保障,博物館團隊的凝聚力是保護和弘揚博物館精神的基石,博物館內部成員的團隊凝聚力也是博物館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一種無形的保護和弘揚的客觀形式之一。
中華文明淵源流長,每位中國人都有傳播和保護中華文明的責任和義務。博物館內收藏著某種地域,某種類型的文化藏品,無論何種藏品都對文明的傳播具有獨特而深遠的價值。正因為中華文明蘊含的精神寄托在博物館內的一件件展物中,因此博物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巨大,博物館精神任重而道遠。為了使博物館精神得到更好地傳播,我們應該充分注重博物館內藏品的內在價值,博物館精神與博物館內藏品是一種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緊密關系。因此為了保護好,弘揚好博物館精神,首先應該弘揚和保護博物館藏品,為博物館精神的傳播和延續(xù)奠定物質基礎。然而,為了挖掘博物館展物的內在價值,應該做到因地制宜,深挖地方的內部深遠歷史,確立博物館主題,因地制宜地設置展品,從而形成博物館的當?shù)靥厣幕瘍群矠樗鶎俚貐^(qū)弘揚當?shù)匚幕鸬揭粋€方向標的作用。隨著博物館展品內涵的豐富和價值的增加,博物館精神的內在價值也將愈加凸顯。
博物館精神中,也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博物館的受眾主要是對博物館有興趣的群眾,博物館也是一個服務型組織,為人民的精神需求提供服務。正是因為博物館具有強烈的服務功能,作為第三產業(yè),博物館精神的弘揚與保護需要博物館內工作人員具備強烈的服務意識,充分關注參觀者的內心感受,為參觀者制造良好的參觀體驗,使參觀博物館的經歷對參觀者有所啟迪,對參觀者未來的人生方向有指導作用。關注參觀者的感受,主要的是工作人員與參觀者間的互動,應該是暖心的,熱情的,而不是機械化的,冷漠的。觀眾與博物館之間的關系合理把握,關系到博物館的正常運轉及博物館精神的人文關懷體現(xiàn)。因此,把握好觀眾與博物館的聯(lián)系,關注參觀者的感受,有助于博物館精神的保護與弘揚工作順利開展。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博物館精神,博物館應該從自身的內部體制著手,博物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館內員工的集體主義精神,而博物館員工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需要每位博物館員工的共同努力。博物館精神的保護與弘揚需要博物館內部管理機制的改善,應該從博物館內部員工的素質提高入手,包括員工的文化知識運用能力以及道德水平。博物館內的員工包括博物館專業(yè)研究人員、陳展、宣教、講解、安保等管理人員,這些職位都需要具備高尚的專業(yè)服務精神和服務意識。因此,提高博物館內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及服務水平的任務是緊迫而重要的。為了促進博物館工作的正常運轉以及博物館精神的弘揚與保護,博物館人員的主要工作是教化參觀者,引導參觀者了解博物館館內展品,同時引導參觀者感受博物館館內濃厚的文化內涵,所以,針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屬性,應該針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和專業(yè)文化水平進行培訓,從而使博物館內部的管理機制得到改善,并體現(xiàn)博物館精神中的集體主義精神。
博物館內的展品是博物館得以在當今社會的物質依據(jù),而博物館精神作為博物館的精神支柱,受展品的性質和內涵所影響。博物館精神作為一種抽象性事物,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因此,博物館人員對博物館內的展品要進行充分了解,充分研究,有利于達到博物館精神有效得以保護和弘揚的良好傳播效果。而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有責任將優(yōu)秀的展品展示給眾人,提高人們的精神素養(yǎng)。展物需要慎重保護,而展品所蘊含的內涵對于博物館精神的傳播更重要,展物所蘊含的內涵和內在價值,應該將融入所在的博物館精神之中,從而不斷補充博物館精神的內在涵義,使博物館精神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出其作用。展品的價值在于它寄托的歷史價值,它能反映一個朝代的興衰,它能代表某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等歷史價值,作為博物館工作人員,應該充分理解展品的內涵。
博物館館內藏品從物質價值來看,都是無價之寶,從文化價值而言,是我國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聯(lián)系過去和現(xiàn)在的紐帶,因此大部分的博物館都配置了安保系統(tǒng)。然而,許多安保系統(tǒng)存在漏洞,使歹徒有可乘之機。一旦損失,會對博物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延續(xù)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因此,注重更高級別安保系統(tǒng)地配置十分必要??赏ㄟ^增設監(jiān)控系統(tǒng),警報器,增加安保人員,鞏固防護設施等有效措施來實現(xiàn)博物館內安保系統(tǒng)地高級配置以排除博物館內展品的安全隱患,才能保證博物館館內藏品的完好無損,才能真正實現(xiàn)博物館精神的有效保護和傳承。人最重要的是安全,博物館應該把安全完好保護排在所有博物館工作的第一位,博物館內工作人員也應該提高防范意識,提前做好緊急措施的處理排練,能夠沉著應對突發(fā)情況,最終達到使館內藏品得到完整保存的主要目的。
博物館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的聯(lián)系緊密,社會需要博物館的教化和文化傳播功能,而博物館需要在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下才得以生存,同時博物館對社會還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促進社會中人民精神文明的進步。博物館作為儲存社會豐富文化資源的載體,為社會的發(fā)展注入智慧以及各種積極的因素。為了實現(xiàn)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對博物館精神的保護和弘揚的促進作用,應該做到優(yōu)化對外宣傳形式。當今社會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爆炸式發(fā)展的新階段,借助社會的發(fā)展勢頭,例如多媒體,新媒體,互動媒體等多樣化形式,利用互聯(lián)網的快速傳播渠道,在履行社會文化傳播責任的同時,也使博物館精神得到充分的傳播和弘揚,社會上越來越多群體感受到強大的博物館精神魅力,實現(xiàn)博物館精神作為當?shù)匚幕较驑说膹姶缶窳α克袚纳鐣熑巍?/p>
博物館作為一座近現(xiàn)代建筑,有的歷史較為悠久,有的十分嶄新,無論何種博物館類型,都應該注重館內設施的更新維護情況。因為博物館為人民提供精神上的服務,舒適寬敞的博物館環(huán)境有利于參觀者以愉悅的心情感受展物的內涵,感受博物館中濃厚的博物館精神氣息。針對較老舊的博物館參觀設備情況,博物館應該及時作出更新和維修。至于現(xiàn)代的博物館,為了更好地弘揚和保護博物館精神,博物館應該注重與現(xiàn)代化高科技技術接軌,與時俱進。博物館應該致力于打造一個全新的高質量的配套硬件設施,為更好地宣傳博物館精神提供硬件條件。例如引進3D歷史模擬場景,使參觀者仿佛身臨其境,富教于樂,從而優(yōu)化參觀者的體驗感受。以及對優(yōu)質歷史電影或紀錄片的引進,電影和紀錄片能夠使用藝術的手法為觀賞者帶來美的感受,為參觀者增加體驗感,不至于使參觀類似走馬觀花,過于枯燥和乏味。由此可見,對博物館館內設施進行及時的更新或維修,能夠幫助參觀者優(yōu)化體驗感受,使參觀者能夠享受博物館的濃厚文化氛圍,同時,更好地宣傳博物館精神,達到保護和弘揚博物館精神的目的,同時又能夠提高博物館的社會效益。
博物館具有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傳播文化,而學校的主要任務也是教育學生,二者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因此嘗試并不斷加強博物館與學校的密切合作,有利于博物館和學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博物館承擔著相當程度的社會教化責任。而未成年人的教育又在教化功能中占據(jù)大部分的比例。因此博物館通過接待學生對博物館進行參觀,幫助學校,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能夠更好實現(xiàn)博物館的教化功能,幫助培育出優(yōu)秀的社會科學人才。博物館不僅承擔了一部分的社會教化責任,同時博物館也能將博物館精神充分地弘揚到學校之中,進而逐漸擴大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而實現(xiàn)博物館精神的廣泛傳播和保護。
綜上所述,博物館精神是博物館維持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因此,博物館精神需要在博物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以維系博物館的生機和活力。然而,為了更好地使博物館精神得到保護和弘揚,博物館應該通過博物館內工作人員的共同不懈努力服務好參觀者,加強博物館專業(yè)研究,注重參觀者的心理感受,優(yōu)化參觀者的體驗感受,以及博物館館內展品的內涵融合和館內設施的更新維護的內部調整,還有注重與學校合作實現(xiàn)教化功能,以達到保護和弘揚博物館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