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貴州師范學院文學院,貴州貴陽 550018)
中小學語文教學是奠定青少年未來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基礎(chǔ)的活動。根據(jù)筆者的觀察,在大學期間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偏弱,比如口語表達不流暢,書面表達語病多等,常與其中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基礎(chǔ)不扎實有關(guān)??梢姡行W語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抓好學生語言文字應用的基本功,將有益于學生終身。面對當代傳媒語言的負面影響,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排除,也是扎實學生基本功的工作之一。
張超(2015)曾指出,當代傳媒語言對中小學生語文應用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積極影響體現(xiàn)在(一)快速擴展學生視野,擴大語言表達范圍;(二)提供良好語用范例,提升語言應用能力。消極影響包括(一)不規(guī)范的網(wǎng)絡(luò)用語誤導中小學生;(二)廣告修辭用語誤導中小學生;(三)成人化傳播內(nèi)容致中小學生用語過早成人化;(四)電腦的應用導致書寫能力下滑。于根元(2007)強調(diào),“學校和社會的關(guān)系是互相影響的,但是主要要學校的教育影響社會”,也即,學校語文教學對于當代傳媒語言的影響要占據(jù)主動地位,對于積極的影響,語文教師固然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而對于消極的影響,教師則應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排除,以免影響學生的基本功。那么,有哪些策略可以排除現(xiàn)代傳媒語言的負面影響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
現(xiàn)代傳媒廣告,包括電視立體廣告和戶外平面廣告,常見一些對正體語詞進行變異的修辭用法,如:
(1)《西海都市報》2003年某期廣告版標題:“碟碟不休”(諧音成語“喋喋不休”)
(2)《青海廣播電視報》2003年第26期B4版:“確保您100%下斑”、“女人下斑刻不容緩”、“輕松下斑100%”、“患者100%徹底下斑”和“下斑24小時熱線”(為一種祛斑美容膠囊所做的推廣銷售廣告,以“下斑”諧音“下班”)。
(3)《生活文摘》雜志欄目標題:“性福時光”(用“性福”諧音“幸?!保?/p>
(4)《西寧晚報》2003年6月9日:“尋`眼'啟`視'”(為某藥店的眼藥所做的廣告,基于“尋人啟事”文體名稱變異)。
(5)某戶外平面廣告:“給你點顏色看看”(宣傳油漆、涂料等)。
(6)某戶外平面廣告:“眾里尋他千百度,你要幾度就幾度”(冰箱廣告)。
例(1)(2)(3)均以諧音的手段,將正體詞中的某字換成了能體現(xiàn)廣告目的的字,可實現(xiàn)表達上的新穎簡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實現(xiàn)了修辭上的成功。例(4)對文體名稱“尋人啟事”進行諧音變異,也能實現(xiàn)新奇的修辭效果,讓人更有印象。這些廣告用語,在修辭上可以說都是成功的,但是,這種諧音變異用法,對于涉世不深的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卻可能造成不好的示范,導致學生理所當然地寫別字。例(5)中沒有出現(xiàn)換字的異化用法,但明顯將生活中的“給你點顏色看看”中的“顏色”意義由虛轉(zhuǎn)實,實現(xiàn)對油漆涂料的宣傳,修辭上也的確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某種程度上也可能影響中小學生對“給你點顏色看看”的正確理解。例(6)廣告詞是對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詞句的變異化用,也能在修辭上實現(xiàn)讓人記住的效果,但也會影響中小學生對原詞句的識記。
對于以上這些變異修辭用法,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其修辭的本質(zhì),要注意向?qū)W生呈現(xiàn)原形與異形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到:沒有原形和原義的基礎(chǔ),變異的詞形和意義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更不可能給人以新奇的修辭效果。通過正體和變異體的對比,著重學習和掌握正體,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異體用法帶來的負面影響。
語言應用實際中,有一種生造詞現(xiàn)象。所謂生造詞,就是現(xiàn)行語言詞詞中并不存在,使用者自己隨性生造出來的詞。這種詞一定程度上影響語義的傳統(tǒng),對語言交際造成一定的障礙。
平時生活中常見到一些廣告,所用之詞就純屬生造,如:
(1)奢寵你的胃
(2)奢享超大空間
(3)奢闊尺度,三代居的理想居所
以上三例中的,“奢寵、奢享、奢闊”都是生造詞,明顯是以生僻博眼球的廣告手段,但這種生造詞,讓人一時難以理解,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受眾接近廣告目的意義的隔閡,同時還會對中小學生造成很不好的示范。一些學生看過廣告,就可能在自己的語文應用中想當然地把這類生造詞當作漢語中既有的詞匯來使用。
對于這種生造詞,教師應當盡可能多搜集,特別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赡芙佑|到的廣告生造詞,要盡可能搜羅在一起,然后讓學生明白這些都是生造詞,是不規(guī)范的用法,要堅決抵制。
有一些廣告語言,本質(zhì)上是針對成人的,所以用語上往往有不適宜少兒的內(nèi)容。但廣告在大眾媒體或戶外廣告位置展示,在學生日常生活所接觸的范圍,學生難免就會受到影響。如:
(1)你有二房嗎?(房產(chǎn)廣告)。
(2)不要讓男人一手掌握(豐胸產(chǎn)品)。
例(1)中的“二房”,明顯在借用“二房太太”之意義來影響人們的認知,從而實現(xiàn)廣告效應。這種應用,對成人來說,或許沒有什么負面影響,但對少年兒童的三觀影響卻難免負面。調(diào)查中筆者就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紀,就已十分熟悉“二房”“二奶”等概念,不排除就是受到了這一類廣告詞的影響。
例(2)明顯有性暗示,完全成人化的表達,純粹少兒不宜的用語,但呈現(xiàn)的媒體是少兒也會接觸到的。對于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這種廣告詞的負面影響是十分明顯示。調(diào)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初中男生惡作劇地用手抓女生胸部,口念“一手掌握”,很明顯源于這種廣告詞的負面效應。
除了以上這種廣告,還有現(xiàn)在屢見不鮮總是不斷重復播放的電視購物廣告,其中一些針對成人的消費品的廣告,不斷出現(xiàn)挑逗的畫畫,撩人的廣告詞,對于心智不成熟的中小學生,負面影響不可小視。據(jù)江波、李閩(1998)和蘇懷、余非(1998),早在1998年,就有福州9名中學生投書《福建日報》,呼吁電視購物廣告不要用不健康的鏡頭刺激青少年感官,要給青少年一個干凈的熒屏。由此可見,很多中小學生對于成人化的傳媒廣告,特別是有性暗示的傳媒廣告,持有排斥態(tài)度。不過由于心理認知發(fā)展水平有限,中小學生能像福州這9名學生那樣主動排斥這種廣告的還不多。
由以上可見,對于這類成人廣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識別,并且明確告知里面?zhèn)鬟_的信息的不可模仿性,讓學生知曉如果模仿可能涉及到的法律紅線等,用增強學生防控意識的辦法來減少不可避免要接觸到的成人廣告。
對于現(xiàn)代傳媒的影響,作為信息時代的人類自然是無法避開。這種情況下,與其談避,不如引導面對。為此,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妨讓學生直接面對鋪天蓋地的當代傳媒廣告,戶外實景的,電視立體的,報紙平面的,網(wǎng)絡(luò)媒介的,無論哪一種媒介形式的廣告詞,都可以讓學生云搜集,然后教師引導整理和分析,看看這些廣告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差的。經(jīng)過客觀研究分析,學生得到了科學研究的奠基訓練,也從中可以學習到一些好的語文應用手段,當然也能增長識別廣告用語好壞的能力,增加自身的審美鑒賞力。
總之,面對當代傳媒語言的負面影響,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識別現(xiàn)代傳媒廣告中的修辭用法,識別廣告語中的生造詞和成人化內(nèi)容,并組織開展一定范圍的傳媒用語調(diào)研實踐,最大程度地減少學生受到一些不規(guī)范傳媒用語的負面影響。
[1] 江波,李閩.對不良電視直銷廣告說不!——福建中學生投書報紙呼吁凈化電視直銷廣告[J] .新聞記者,1998(12).
[2] 蘇懷,余非.電視廣告不得偏離文明軌道——從福州九名中學生的來信說開去[J] .黨建,1998(11).
[3] 于根元. 廣告語言概論[M] .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13.
[4] 張超.當代傳媒語言對中小學生語文應用的影響研究[J]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