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生
(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1)
情動而后有詩。詩言志、詩主性情是我國古典詩學的精神脈絡。所謂“詩者,志之所在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毛詩序》)在詩歌的黃金時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直接繼承了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進一步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響亮口號,影響至今。南京大學高國藩教授就是這樣一位深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一生都在學習古詩詞寫新詩”的詩人(《駱駝的蹄印》新版后記)。高國藩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民俗學者,其實他也是一位詩人。詩歌伴隨了他的人生。在二十歲出頭讀大學的時候,因為詩作《木偶》,他和許多有才能的高級知識分子一樣,被化成了右派。后來下放到農(nóng)村,做過中學老師、炊事員,養(yǎng)過豬等等。在萬念俱灰的苦難時期,他埋首學習、努力工作。直到七十年代末恢復名譽后,因為集學深厚,他被聘為南京大學教師。如今著作等身的他,依然精力充沛、思維敏銳,每天鍛煉身體、讀書寫作,數(shù)十年如一日,像詩一樣生活。
《駱駝的蹄印》是高國藩教授的處女詩集。初版為1996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發(fā)行的“陽光詩叢”一種。二十余年后,新版收入作家出版社“作家自選文叢”系列。《紅鬃馬》同為作家出版社出版,是“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系列。兩部詩集記錄了作為詩人的高國藩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像駱駝般踏實奮進的奉獻精神,又如同從苦難中走出,似駿馬飛騰的中國氣勢。品讀高國藩教授的詩作,不由得令人升起歷史厚重的使命感,催促著我們珍惜當下,奮發(fā)前進。為便于說明,茲節(jié)選兩書的部分篇目,管中窺豹,賞析如下。
作家綠風為《駱駝的蹄印》作序稱:“他以堅實的生活為基礎,以豪邁的激情為契機,詩歌風格質(zhì)樸、明朗、情愫的潑放渾然自如,給人以奮進向上、熱愛自然和現(xiàn)實生活的強大動力。”可謂“亦行亦歌出真情”。確實如此,他的詩總是能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靈感,形象地勾勒詩的意境,進而升華為抽象的哲理象征,揮灑情懷,直抒胸臆,令人回味無窮。
《抓住生活》(36頁)可以說是本詩集的詩眼,是最能展現(xiàn)詩人意旨和表現(xiàn)力的關(guān)鍵詩句。“一定要抓住 抓住生活,全神貫注著凝聚力 別讓它溜走。時間不懂得慢慢去品味,歲月在眨眼間就會消逝在荒涼的山后?!?第1聯(lián))“怎樣讓我再聽到啟程的汽笛聲,和那跋涉遠方的清越的鈴響。再造就我的一個個浪漫的幻境,使我再感受一次祖國的呼喚”(第7聯(lián))“我策劃的這個美麗的秘密,只有母親知道我心中的向往。當漫山遍野都是醉紅的樹葉時,我們終于犁開了起伏的春浪”(第8聯(lián))字里行間,飽含著抓住時間,抓住生活,響應祖國號召,去播種耕耘的希望。
《他輕輕地走著 走著……》(97頁)是歌頌社會主義建設者:經(jīng)濟警察的詩篇?!耙?只有星星眨著眼睛,四周一切已經(jīng)安眠。在那廠房的門口,有一個高大的身影”(第1聯(lián))“眼光 比星星還明亮。嗅覺 比獅子還靈敏。他緊緊地握著槍桿,向黑暗的四周巡禮”(第2聯(lián))“絕不讓特務匪徒的狗爪,玷污這神圣的機器。保衛(wèi)人民的血汗,像保護自己的眼睛”(第8聯(lián))“啊 英雄的經(jīng)濟警察,他輕輕滴走著 走著。當那東方燒起早霞的時候,他第一個迎接鮮紅的黎明”(第9聯(lián))本詩原刊于《旅大文藝》1954年第9期。詩人寫作此詩時,還是山東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的學生,當時我國正進入如火如荼大規(guī)模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詩作發(fā)表后,原雜志同年緊接著就刊發(fā)了讀者對詩作的評論與感謝,“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及思想感情的刻畫方面都是形象、深刻而真實的”,予以高度贊揚。
《我在天安門廣場散步》(25頁)是晚飯后他在天安門散步時的詩作?!拔以谔彀查T廣場散步,是晚餐以后必要下的功夫。從建國門大街一路走來,成了我個人的習慣和風俗”(第1聯(lián))“仰望五千年蒼天總是大喜大悲星光燦爛,莫要等到老年時再來開始老驥伏櫪。瀕臨湮滅的總是那些干涸流盡的眼淚,莫要壓抑浮想聯(lián)翩太陽光照的歲月”(第10聯(lián))“我在天安門廣場散步,就好像在未名湖畔讀書。中國正在逼近的是艱難困苦,中國有智慧終必會走向加速度”(第10聯(lián))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天安門廣場散步的俯仰之間,促發(fā)對宇宙蒼穹的思考,對青春奮斗歲月的記憶,充滿了對祖國走出艱難困苦的祈盼。
歲月如流,四季變幻總能給詩人創(chuàng)作的靈感。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引秋》(32頁)也是一篇悲秋之作,但又超越了舊題的格調(diào),激發(fā)出恬靜、淡然而不失進取的精神?!扒镲L起在我沉默的心里,那是秋引來了又一個秋。沿著林蔭道一片片落葉,滿天飛飄拂到我的身邊?!?第1聯(lián))“我的祖國是這大樹的根,唯有用忠誠孵出的山路,才能測量出感情的溫度,給這秋增加金色的守護”(第2聯(lián))“仰望著的天空藍色無際,年少 蹉跎過多少混沌。趕緊奮起在人群中發(fā)力,我的心里整天思索反問。”(第3聯(lián))“啊 誰復有淚水的真情?!誰復能擁抱誠摯的情義?!不過是揀你青春和美麗,供他們片刻賞鑒和留戀”(第4聯(lián))“而似水的年華往東流去,人哪 一年又老過了一年。春去秋來你可怎么面對!怎么不能再為社會奉獻?!”(第5聯(lián))無論是對青春不再或失意的人們,亦或失戀的青年,《秋引秋》引發(fā)的情思,酣暢淋漓,怎不令人感慨。
與詩集同名的《駱駝的蹄印》(7頁)是1983年暑假,詩人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兼職研究敦煌壁畫和敦煌文書期間所寫?!敖鹂兹赴愕纳澈@?,駱駝的蹄印,踏出了,大戈壁彎彎曲曲的沙河。它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踩過銀色苦澀的鹽堿灘,踏遍堅硬錐形的五彩石。不停地走啊,馱一座山,寄希望于飄拂縷縷炊煙的地方”(第1聯(lián))“它餓了,只垂下高昂的頭顱,吃幾口戈壁灘上粉綠的駱駝刺。嚼著咬著,讓尖刺在牙里磨碎,磨得酸苦的淚水滴落在沙窩里,磨得眼里充滿勞累的血絲。它絕不停止堅定不移的信念,它絕不泯滅永遠向前的意志。一盆駱駝刺,化作體內(nèi)的水和熱”(第4聯(lián))“駱駝那神奇突起的駝峰,緊緊嵌住人間的歡樂和希望,讓磐石般的重負壓在肩頭吧。只要一息尚存,雙蹄的使命感,永遠在西北大漠艱難的跋涉。啊 駱駝的蹄印刻在沙漠上,也永遠刻在人們赤紅的心上,引探求者默默耕耘時沉思和懷想?!?第5聯(lián))語言生動形象,如身臨其境,謳歌了大漠孤舟的駱駝,以及像駱駝一樣踏實默默耕耘的人們。
如果說《駱駝的蹄印》風格是質(zhì)樸、明快的,那么《紅鬃馬》更多的是吶喊與黯然傷神。正如韓國外國語大學柳晟俊教授為《紅鬃馬》作序云:“細觀高國藩教授之詩,內(nèi)含哀歡,外抱色彩,情景融合,言有盡而意不盡”。無論是歡喜,亦或悲傷,他的詩總能給人一種力量。慢慢品味,終能嚼出其中的滋味。
《紅鬃馬》(3頁)是詩集的開篇之作,在封面即是奔騰的紅鬃馬,引人矚目。“松開韁繩 任紅鬃馬翱翔,飛騰在那太陽升起的地方。讓東方紅霞變成馬的翅膀,讓火星濺起洗盡往昔憂傷?!?第1聯(lián))“在遙遠的星球與月球之間,奮蹄已經(jīng)繪出狂飆的圖案。天邊疊嶂正是命運的翠巒,在剎那間捧出終生的輝煌”(第2聯(lián))“任疾風喊著拼搏者的名字,任奔馳的云向戰(zhàn)斗者召喚。春雷是旗手的真正的性格,閃電是紅鬃馬親密的伙伴”(第3聯(lián))“莫辜負我們奮蹄的少年時,讓我們將旭日與落日追趕。用無數(shù)晨與夜譜寫新人生,縱身天涯立志去征服遠方”(第4聯(lián))“天高地闊像雄鷹一樣飛翔,地平線是騎手最亮的馬鞭。嘶鳴的后面是蒼茫的夕陽,我們將急馳向光輝的頂點”(第5聯(lián))詩中化用日月星辰、風云雷電等大自然氣象,塑造了不畏艱難險阻,立志征服遠方的飛騰情懷。
人生難免坎坷,“生命是那飄忽不定的白云,凡錯過的都成永恒的遺憾”(51頁)經(jīng)歷人生低估,詩人以《煤的自白》(7頁)告訴自己。“億萬年前的一場暴風雨,我被陷落的大地所吞沒。從此聽不到美麗的鳥鳴,受不到風的手掌的撫摸。沉浸在深深黑暗泥沙里,葉和花都化作黑色淚河,根鬚和樹干俱變成黑血,從此心中蘊藏滿腔紅火。我的生命屬于莽莽未來,我要使灼熱的靈感復活。但每時每刻都不能說話,整個宇宙理解我的沉默,我苦苦地等待了兩億年,永恒意志使我避開腐朽。我要將綠葉永留給世界,定要把冬天的寒夜趕走。我將每天生活在爐腔里,雖然氣悶狹小充滿饑餓,只求一?;鸱N一縷空氣,然后完全燃燒毀掉自我。情愿在微笑中化為灰燼,用灰把荒蕪的原野肥沃,讓人類沿著我黑色的肉,去唱更酣暢更靈慧的歌?!边@首詩與其說是煤的自白,不如說是詩人內(nèi)心的獨白。蒼茫大地,誰主沉??!那種“每時每刻都不能說話”的沉悶與壓抑,誰人不疑。難道就這樣完了嗎?并不是的。認識到這一點,即使苦苦等待兩億年,也要像煤那樣“只求一?;鸱N一縷空氣,然后完全燃燒毀掉自我,情愿在微笑中化為灰燼”,這難道不是踐行先賢“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精神嗎!
詩集中對祖國忠誠的獻身精神,在許多篇章中都有流露。如《鍍亮的人生》(119頁)“青年時一次不經(jīng)意的失足,便遺失了進家門的鑰匙,只有雪水在血管里忐忑流動,瀝青封鎖了我回家的路”(第1聯(lián))“高深莫測的母愛使我領(lǐng)略莊嚴,使我精神的天鵝又展翅飛升,不論命運的瀑布將我拋擲到哪里,修煉千年對祖國仍有無邊的忠誠”(第9聯(lián))“讓理性穿過情感在埋葬中出土,在屬于祖國的季節(jié)中走向春天。隨春風而去,隨春雨而回,祖國啊 您別忘掉我 我還活著”(第10聯(lián))可以說是時代洪流中,祖國兒女赤膽忠心的寫照。如果你有過夢想,也有過失意,有過想高歌一曲的豪邁心情,也有過無人可訴說的苦悶……不論歡喜,還是悲傷,那么就請讀這兩部詩集吧。
(高國藩.《駱駝的蹄印》,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152頁,¥18元。高國藩.《紅鬃馬》,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180頁,¥20元)
附:《木偶》(《紅鬃馬》第9頁)
我的名字是木偶,
我只會踩著別人的腳印走
創(chuàng)作 我從來不敢想
樹葉掉下來我也怕打破頭
領(lǐng)導上告訴我 四加五是九
我背得嘩嘩如水流
但我遇上了三加六
這難題卻使我抓頭
你們都愛開輪船
我就愛獨木舟
因為我是一塊爛木頭
可以毫不動腦筋地順水流
雖然有人說我落后
也有人罵我保守
嗯 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因為我的名字就叫木偶
原詩發(fā)表于韋君宜主編《文藝學習(北京)》1956年12月號。當時詩人為大二學生,班上同學制作木偶戲,邀請詩人參加,遂寫《木偶》做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