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龐
(甘肅省臨夏中學,甘肅臨夏 731100)
語文在我國是一門較為傳統(tǒng)的學科,許多學生在尚未入學時,就接觸到了較多的語文知識,它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學生對于語文的認識和了解還不是十分的全面,如有的學生認為該學科的學習只需要加強背誦,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即可。學生在學習中帶著這種觀念是很難學好語文知識的。在高中階段的語文知識學習,不僅需要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了解一些文化典故的由來,其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希望能夠通過該學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念、人生觀和價值觀。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實現(xiàn)該學科的教學價值。
高中階段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高中階段的學習關乎著學生能否進入到一所好的大學,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學生家長等都十分的重視學生的成績。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都比較傳統(tǒng),在教學語文知識的時候也不例外,比如說,在課堂上,教師并不是十分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學生分數(shù)的獲取上,幾乎所有的教學工作都是圍繞著考試開展的,在這樣的教學的環(huán)境之下,語文學科的魅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凸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不利于教學的長遠發(fā)展。
在課堂上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的事情,當前高中語文課程的開展之所以不理想,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存在問題以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升學壓力大,語文學科在考試中相較于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來說得分率更高,許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并花費太多的精力,但是考試成績卻與其他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差無幾。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更愿意將學習時間用在數(shù)學、英語等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的學科。而且由于受到了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并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該學科的學習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幫助。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盡管學生已經進入了高中,經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積累,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積累了許多語文知識。但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依然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的發(fā)揮學習上的潛能?;谶@樣的原因,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使他們多角度的認識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只是為了使學生獲取高分,其對于學生人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辦法幫助學生糾正他們的錯誤認知,比如說,有的學生認為語文知識的學習枯燥無趣,自己在平時的課堂上沒有認真學習語文知識,在考試中依然考取了高分,因此,認為語文知識學習不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學會進行正確的引導,可以通過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如在春節(jié)假期時可以給學生安排寫春聯(lián)的任務,讓學生們向身邊擅長寫春聯(lián)的長輩們學習,思考在春聯(lián)中蘊含有哪些語文知識,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認識到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教學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的發(fā)揮,許多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意義和作用等缺乏有效的認識。因此,要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還需要想辦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他們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趣味性所在,以便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時,教師要學會尊重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比如說,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在學習上的一些意見和看法。其次,教師還可以嘗試將課堂交給學生,應用一些有助于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模式和方法,如小組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教學法等。如,在學習《祝?!愤@篇課文時,教師可以以 “祥林嫂的悲劇性命運是落后的社會造成的,還是自身的愚昧無知造成的”為辯論點,將班上學生分成兩個辯論小組,結合課文知識,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進行辯論,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好的老師,它引領學生一路披荊斬棘,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時,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可以嘗試通過情境教學來實現(xiàn),在高中語文課文中,許多文章中都描寫了各式各樣的情境,這些情境中所蘊含的情感能夠引發(fā)讀者的共鳴,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說,在學習《雷雨》這篇課文時,課文通過幾次雷雨引發(fā)情感矛盾沖突,吸引了讀者的眼球。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如可以讓學生自編自導將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在課堂上演繹出來。這種許多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并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往往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閱讀語文課文時,可能許多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些課文中描寫的許多情境,自己都似曾相識,這是因為知識是實踐的產物,許多作者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是來自于生活。因此,在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時,教師還可以加強語文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多角度的感知語文知識學習的魅力。例如,教師在作文課上安排學生寫作時,可以先讓學生去生活中感知語文知識,進而再寫作。比如說,在描寫秋景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樣的,秋天的景色有哪些特點等等,再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描繪到作文中。此外,在平時,教師還可以多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豐富他們的語文認知。
總之,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其對于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都有著較大的幫助,在教學語文知識的時候,教師不能僅僅只是著眼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還需要從全局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其更加健康的成長。
[1]周永庚.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探討[J].赤子,2017(4):213.
[2]彭麗.談談歷史知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17(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