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東 劉 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人民檢察院,甘肅 蘭州 730030)
腐敗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機制的建成和完善是黨和國家走向新勝利的重要保障。隨著執(zhí)政時間的延長,執(zhí)政者的思想就會容易腐化墮落,這就需要全面加強從嚴治黨,在提高領導自身拒腐防變能力的同時,注重相關體制機制的建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至今已有60多年,中央高層領導一直以來十分注重反腐倡廉工作,特別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這項工作,堅定不移地加強反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根據之前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在對反腐敗案件特點進行總結提煉后,黨中央從國家層面,根據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提出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這也是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和轉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檢察系統(tǒng)作為當前和之前一段時期職務犯罪預防的主力軍,維護國家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大局始終是檢察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著力點。就檢察機關的工作實踐表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地方中心工作,充分運用檢察職能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為推進改革發(fā)展、早日實現全面小康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是檢察工作有作為、有地位、求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槍炮作響法無聲,法治興則國家昌盛。首先,預防職務犯罪是檢察機關必須履行的憲法和法律義務。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對國家工作人員進行遵守國家法律的法制教育和警示,以積極的態(tài)度協(xié)調相關部門從源頭上對職務犯罪進行綜合治理。其次,預防職務犯罪是促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重要舉措。行政執(zhí)法和司法活動中執(zhí)法不嚴、執(zhí)法不公和效率低下等現象是群眾反映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對其中存在的職務犯罪,檢察機關的打擊是事后之舉,畢竟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已成事實。同時,為追訴犯罪,國家要投入大量的人、物、財力,相對而言,事前預防不僅投入小,更可以避免或減少政治上的各種損失。由此可見,檢察機關在預防工作中努力強化對行政、司法人員職務活動的監(jiān)督,能夠有效防范各種腐敗現象的侵蝕。此外,重視對職務犯罪的預防也是刑事法律現代化理念的發(fā)展方向。早在18世紀時,一些權威法學家就提出:只有比懲罰犯罪更多地關心預防犯罪,才是最好的法律,這種觀念對于深化和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建設具有特別現實的意義。因此,檢察機關更要積極適應刑事法律現代化理念的要求,在理性、平和、文明、公正的執(zhí)法理念基礎上,切實轉變執(zhí)法觀念,在堅持嚴厲打擊職務犯罪的同時,投入更多的人、財、物力預防職務犯罪,積極推動構筑全方位、多層次的懲防腐敗體系。
從當前國際社會的復雜局勢、我國面臨的經濟發(fā)展艱難環(huán)境、新時期執(zhí)政黨面臨的嚴峻考驗程度和人們對反腐敗的急切期待等方面來說,反腐敗體制機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場非常艱巨而又緊迫的工作。這就是當前我們面臨的嚴峻形勢及之后時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對反腐敗的必然要求。腐敗思想的蔓延,“笑貧不笑貪”的觀念誘使部分領導干部違法犯罪,從“小官巨貪”到“省部級高官塌方式腐敗”事件令人觸目驚心,造成極惡劣的社會影響??梢哉f,腐敗事件發(fā)展到了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亟需我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堅定不移地健全和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
“居安思?!笔巧鐣斑M的一盞預警燈,社會制度就是在不斷實踐與修正的過程中向前發(fā)展的。當前階段,就全省乃至全國范圍而言,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仍存在著某些方面的不足,值得我們反思。
反腐敗體制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項綜合性的大工程,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而從當前的局勢來看,檢察機關開展職務犯罪預防的主力軍力量顯得單薄,無法顧及社會的全部領域范圍,也沒能上升到國家層面來把握這一浩大工程。進一步講,從黨和國家反腐敗事業(yè)全局來看,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相對于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只是整個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組成部分,發(fā)揮作用也只能是某一方面突出,通過其本身有限的檢察監(jiān)督職能面對整個社會的復雜局勢稍顯不足。因此,對于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來講,需要的是在不斷加大檢察機關工作開展力度的同時,力求整個社會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貝卡利亞指出:“預防犯罪比懲罰犯罪更高明,這乃是一切優(yōu)秀立法的主要目的?!盵1]菲利宣稱:“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歷史的法則,在人類處于最野蠻的狀態(tài)下,其刑法典都只有懲罰規(guī)定,而沒有關于矯正罪犯的規(guī)定;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出現了與此相反的只有矯正而沒有懲罰的觀念?!盵2]雖然菲利過分夸大了預防的作用,但很顯然,預防的思想代表著現代法制發(fā)展的方向。[3]現階段,我國法律體系中打擊犯罪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這兩部法律。但是這兩部法律不論是制定的目的、基本原則,還是具體的適用,都更多側重于事后懲治打擊犯罪,而對如何預防犯罪方面的規(guī)定論及的較少,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也是造成我國近年來職務犯罪頻發(fā),社會未能達到預防職務犯罪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故此,應該針對日益嚴重的職務犯罪活動,加強立法工作,在預防和制止職務犯罪發(fā)生方面,制定大量的規(guī)范性文件,以國家法律的形式,賦予其應有的法律地位,逐步構建職務犯罪預防的法律體系,為進一步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奠定法律基礎及實踐基礎。
縱觀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發(fā)展歷程,在形式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實際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同樣也不能否認另外一種社會現實,從前幾年職務犯罪發(fā)生的數量上看,每年檢察機關自偵部分查辦的犯罪不減而增,犯罪人數的數量沒有減少。從具體案件來看,同上文論及的一樣,從“小官巨貪”到“省部級高官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甚至不敢想象??梢?,檢察機關通過履行自身檢察監(jiān)督職能來預防整個社會職務犯罪的作用有限,實際作用也沒有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來。由此可以得出:檢察機關只是按部就班地開展日常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而不能創(chuàng)設性地突破自身職能局限,且不論作用發(fā)揮如何,都不能達到整個社會的預期目的,這也是亟需我們認真考慮的深層次問題。
提高、完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由當前的傳承提高階段向深化完善階段發(fā)展,需要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的主導性作用,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以優(yōu)化職權配置,推動司法體制、機制改革,最終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長期以來,在理論層面上我們堅持以預防職務犯罪為前提,但在具體操作上我們卻把如何懲治違法犯罪作為第一要素。當然,重點抓懲治犯罪是應當的,但還要考慮懲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預防,這需要真正貫徹此種思維。因此,需要在不斷加強懲防結合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認識和貫徹落實預防的重要性。
從全局角度講,檢察機關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應與其他國家反腐敗機構互通有無,共同構筑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體系。在這一格局下,檢察機關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只是整個國家預防腐敗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想真正有所作為,就應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檢察監(jiān)督職能,需要認清這一情形,將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融入、甚至融合到整個反腐敗工作大局中去,從而與其他相應的反腐敗機構一起,在黨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化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性地將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和行業(yè),有重點地全面開展工作,以根本地提高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效率,真正遏制違法犯罪的發(fā)生,減少犯罪存量,形成不想腐敗的良好社會風氣。
具有法律監(jiān)督性質的檢察機關,雖然只是國家反腐敗整體格局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其利用直接參與辦理相關案件的優(yōu)勢,在職務犯罪預防方面是能夠做出更大貢獻的。這就要求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的優(yōu)勢,狠下功夫落實預防方面的職能,最大程度地將職務犯罪的念頭扼殺在搖籃里,堵住犯罪發(fā)生的源頭,方為治本之策。比如,針對貪污類案件,可以分行業(yè)、分領域地集中多個案件,在辦理這些案件的過程中,仔細研究,深入思考,找準貪污的原因、現實存在的問題和解決事情的有效舉措及路徑,把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總結概括出來,再將這些經驗總結用于之后預防這一類貪污犯罪的發(fā)生,以達到從源頭上預防職務犯罪的最終目的。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制度要改革,理論必先行。檢察機關預防職能不能有效發(fā)揮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相關的立法及解釋,或者說相關制度規(guī)定不健全,即使有相關規(guī)定,也只是原則性的條條框框,也沒有相應的細化,進而影響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有效發(fā)揮。由此看來,預防職務犯罪的相關立法,作為開展工作的依據,應盡早地提上日程。
基于上文提到的需要加快預防職務犯罪立法進程,以使檢察機關等其他相關部門開展工作有依據可循,這就不得不提到通過立法賦予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權力職能。因為,“逐步走向職權化已成為了預防工作縱深發(fā)展的客觀需要”[4]。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在沒有相應權力作保障的情況下,檢察機關開展此類工作就難以具有威信力,因為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綱性執(zhí)法權做后盾,而靠非強制性的道德說教開展工作,不能不說是無稽之談。正因為如此,通過立法確立預防職務犯罪職權時不我待,檢察機關要開展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就需要被賦予強有力的、廣泛的權力,否則應另當別論?!斑@樣一來,權力被賦予了,才能真正落實預防處罰權,從而克服預防職務犯罪執(zhí)法行動中的“軟骨病”,排除各種干擾,公正執(zhí)法。才能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罰代刑,以及貪贓枉法的職務犯罪問題發(fā)生?!盵5]
責任倒追制度是有關預防職務犯罪責任落實的最有力舉措。在其位,謀其政,用其權,負其責。同時,十八大報告中提到要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這里的責任倒追制度是指某一部門、行業(yè)或領域在被采取了一定的預防措施后發(fā)生了職務犯罪問題,應對其部門、行業(yè)或領域相關責任人依法從嚴、從重處置,并針對其部門、行業(yè)或領域負責人的預防工作不到位制定相應處理的責任落實制度。即預防職務犯罪部門對某一部門、行業(yè)或領域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或建議,要求其部門、行業(yè)或領域責任人采納、整改或落實后,一旦再出現職務犯罪問題,應嚴格落實責任倒追制度,依法從嚴、從重追究其部門、行業(yè)或領域相關行為人的責任,并對其部門、行業(yè)或領域負責人預防不到位的責任作出相應的處理。嚴格落實責任倒追制度,能更有效地監(jiān)督和促進其部門、行業(yè)或領域負責人或行為人履行職責,以真正達到預防職務犯罪的目的。
[1]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104.
[2]菲利.實證派犯罪學[M].郭建安,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5.
[3]李浩.構建我國腐敗預防體系的思考——以《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為視角[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2.
[4]嚴桂新,唐元高.檢察預防權初探[J].人民檢察,2005,(6):45.
[5]王黎.解讀和諧社會前提下的檢察偵查權配置[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