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明
(臨夏市教育局,甘肅臨夏 731100)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受到人們的重視,并且其運動項目越來越多。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講,體育課程有著明顯的不同,其運動比較劇烈,并且具有開放性,在運動中出現(xiàn)損傷的概率比較高。在體育課程中,做好相關的課堂管理和設計,能夠減少運動風險的發(fā)生。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當樹立學生的防范意識,培養(yǎng)學生風險辨別和防范能力,保證學生體育教學中的安全。
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運動風險有著偶然性、不確定性和傷害性等特點。運動風險通常在教學過程和學習訓練中,無法準確地預測。如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因為興奮會跳起來使用右手抓籃筐,松開右手之后,左手支撐身體,很容易造成前臂骨折,此種類型的損傷具有不確定性。體育運動項目的增加,對于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進行相應的訓練,中學學生缺乏鍛煉,身體素質(zhì)較差,運動風險也就越來越多。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風險都是無法預測的,一些運動項目的損傷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通過相應的研究,根據(jù)其規(guī)律特點,可以控制和減少運動風險發(fā)生概率[1]。
(1)運動場地和器材方面的風險因素。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場地和器材是開展教學和訓練的基礎,因此,場地和器材方面因素造成風險的比例比較大。通常情況下,足球、籃球等競技運動,需要在專業(yè)的橡膠場地開展,由于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學校通常安排的是水泥場地,學生的粗心、大意,都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嚴重情況下給學生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2)體育風險認知不全面。中學體育項目中,不少的體育運動項目難度較大,學生即便掌握的基本的技巧,在運動中仍然存在運動風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風險控制意識和控制理念缺乏培養(yǎng),單純地要求學生掌握運動技巧,學生在運動和訓練的過程中,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體育教師責任心不足,造成學生出現(xiàn)一定的損傷。在運動器材檢查中,不夠仔細和認真,由于器材原因造成運動風險發(fā)生[2]。
(3)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對于自身缺乏正確的了解,在課堂中不遵守紀律,體育運動中沒有按照標準和要求進行,導致運動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如一些學生存在一些心臟方面的疾病,在入學時沒有告知學校和教師,在體育運動中,很容易由于劇烈運動造成疾病突發(fā)。
(4)運動項目自身的危險性。中學體育教學中,不少的運動項目其自身存在一定危險性,并且部分危險性不可避免。如足球運動中,相互之間的爭球,快速運動中的碰撞,很容易造成損傷的發(fā)生。
(1)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中學體育教學中,新課程要求注重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開展相應的安全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運動風險識別和規(guī)避的能力。在開展某項體育運動之前,教師需要向?qū)W生講解需要注意的事項,注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學校結合學生特點,針對安全意識和風險規(guī)避等知識,開展相應的講座活動,在講座中,講述中學階段學生開展的體育項目,讓學生了解不同體育項目中存在的風險,讓學生認識到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2)做好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消除安全隱患。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學設計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體育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重難點外,需要重點考慮風險因素,排查教學中的安全隱患。如跳遠練習的教學中,不少學校采取墊子代替沙坑的方式,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墊子的滑動問題,如何將墊子固定,減少由于滑動造成的損害。如使用膠帶固定或者學生輪流踩住等。教師設計中,做好各項體育活動的規(guī)劃,從安全方面入手保證其有序開展,排除安全隱患。如借助體操棒做操的過程中,考慮隊形的散開方式,盡可能拉近大學生之間的距離,避免體操棒的操作中誤傷。在中學體育教學設計中,應當充分考慮體育活動,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好相應的排除工作,有效減少風險事故的發(fā)生。
(3)加強課前檢查,保證體育器械的安全性能。中學體育教學中風險事故的發(fā)生,有一部分是由于場地器械的原因。在體育課前,在器材的核對和檢查中,忽略了器材的安全隱患,如器材的接口松動、老化等問題,部分器材存在質(zhì)量不合格等情況。如雙杠課程教學中,課前沒有對其穩(wěn)定性開展全面的檢查,如果螺絲松動,很容易造成單杠脫落,帶來風險故事。跳山羊課程中,山羊的質(zhì)量檢查工作,保證其穩(wěn)固,如果存在腿軟的情況,練習中很容易出現(xiàn)受傷事故[3]。在體育運動中,器材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器材的選擇,保證器材的性能和質(zhì)量。如啞鈴的選擇,主要有金屬和橡膠兩種質(zhì)地的啞鈴,由于學生風險規(guī)避意識較差,在訓練的過程中,很容易碰到啞鈴,造成骨骼和肌肉的損傷,因此,應當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橡膠啞鈴。加強體育器材的檢修工作,派遣專業(yè)的人員開展器材的管理工作,保證運動器材的安全。
(4)加強課堂教學引導,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向?qū)W生示范正確的體育動作,保證學生體育動作的規(guī)范和準確,能夠減少風險發(fā)生的概率。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的前十分鐘傳授學生體育動作,剩下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在十分鐘內(nèi)掌握體育運動的正確姿勢,并且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難以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增加體育運動的風險。因此,教師應當適當增加授課的時間,保證學生體育運動姿勢的準確,有效規(guī)避體育運動中的風險。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觀察,深入地分析,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消除安全隱患。通過觀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器材、學生活動方式等存在的問題,做出有效的調(diào)整。如學生在大籃筐前訓練投籃的過程中,如果投籃的時機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現(xiàn)踩踏籃球的情況,造成學生摔倒等事故。因此,教師需要及時調(diào)整學生訓練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運動風險,做好風險的規(guī)避措施。
中學階段的教學中,加強學生體育教學,符合學生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同時也是素質(zhì)教育開展的要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教學中項目不斷增加,同時給體育教學帶來較多的風險,給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一定的損傷。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當正確地識別運動風險,做好風險的規(guī)避,減少和避免體育運動風險的發(fā)生。在教學中,加強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yǎng),做好體育運動器材的檢查和選擇,加強課堂教學引導,保證體育運動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