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qū)天府路小學 申瑤瑤
我在執(zhí)教《魚游到了紙上》時,教學過程中的自主學習提示充分體現(xiàn)在自主閱讀積累語言過程中達成目標。課堂實錄:
師:是??!一位普通而又優(yōu)秀的聾啞青年就這樣隨著文字走進我們的心里。文章到底是什么打動了我們?不凡走進文本去一探究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我想積累的是第 8 自然段的這句話(這些詞),愿意讀的可以跟我一起讀: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我積累的理由是:作者運用一系列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還加以想象,傳神地刻畫了一位專心致志的青年形象。同學們,你們呢?大家稍作思考,待會我們來交流。
生:我想積累的是第4自然段的這句話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我積累的理由是:這句話的動作描寫非常細膩,寫出了青年專注看畫的品質,所以我非常喜歡。誰也喜歡這一句,可以與我交流?
生:謝謝你的分享,我要想積累這一句,但我的理由是:從這一句的“一看就是一整天”,我看出它還非常執(zhí)著,都顧不上吃飯和休息,這一點我看我是做不到的。(生笑)
生:我喜歡的是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tài),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在匯報時鼓勵其他同學與發(fā)言者交流。(誰與我交流,謝謝您的分享,我想補充---)師生合作板書(預設):自主積累
好詞佳句
外貌 神態(tài) 動作
想象
預設:感知想象能讓表達更加具體形象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tài),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師:很多同學都被這段話所吸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描寫人物的動作,不僅可以寫看到的,還可以寫想到的,這樣表達更加具體形象。
小結:看來真是好語言、重在積累,越積累越精彩。請大家把你想積累的部分朗讀或背誦給同桌聽聽。(生自主積累)
“核心問題的提出,能夠確定整堂課教與學的深度?!眻?zhí)教《魚游到紙上》,根據(jù)學段“新課標”要求,我把這次閱讀教學的落腳點,定位于通過細節(jié)描寫感悟青年的優(yōu)秀品質并體會寫法。核心為題聚焦于:文章中的這位青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么青年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對聾啞青年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并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妙。通過教師示范引導,抓住關鍵詞句使其知道作品中哪些語言好,好在哪里。再指導朗讀的時候會說“把你的理解送進你的朗讀里?!蓖ㄟ^朗讀,記誦下來,同桌互助積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要做積累語言的有心人。最后,讓學生情感升華體悟作者身殘志堅的品質,拓展課外讀物《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并用同樣的讀書兩步方法自學,學生的情感自然與海倫凱勒產生共鳴,目標達成度高。
人的認知過程要經過兩次轉化。第一次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第 二次是由理性認識到實踐運用的轉化。而第二次轉化,從課堂教學來看,往往是學生通過練習表達來完成的。在引導學生閱讀、不斷加深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布置恰當?shù)木毩?,是鞏固新的認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
“抓練”的形式很多,主要是有口頭的和書面的兩種 。例如,在講《魚游到了紙上》引發(fā)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這部分時,我說:拿到一篇文質兼美的好文章,我們都可以像這樣做一些有趣的積累,除此以外邊讀邊展開想象也是一種非常有效和有趣的讀書方法。我在讀到“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 時我就想象:青年在細致地勾勒著魚的眼睛,一筆、兩筆,魚兒的眼睛仿佛活起來了,他的嘴角也揚起了微笑。我還聯(lián)想到徐悲鴻善于畫馬,為了畫好馬他學習馬的解剖,熟習馬的性情脾氣,逼真地描繪出馬的颯爽英姿。你們呢?不妨也去文中找找能激發(fā)你想象的點并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一語激起千層浪,孩子們分分饒有興致地走入文本探尋想象點,既有想象青年細致繪畫地細節(jié)描寫也有大膽猜測圍觀群眾贊嘆議論地細節(jié)描寫;既有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展開的聯(lián)想也有打通與課外知識的鏈接談到祖逖聞雞起舞、羅丹忘我雕塑、達爾文研究入迷、居里夫人醉心科研的精彩故事。這一口頭表達練習的呈現(xiàn)讓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實現(xiàn)了知識的融會貫通,有效的達成了目標。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以生為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頻繁有效的。
執(zhí)教《魚游到了紙上》,我巧妙與學生進行讀書體會的課前談話。親切、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在合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己、展示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回答完問題,我沒有急著讓他坐下再請下一位,而是引導學生在匯報時鼓勵其他同學與發(fā)言者交流。用上“我的匯報結束,誰與我交流?”“謝謝您的分享,我想補充……”的句式展開生生對話。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
再如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老師真正走下去察看學情,特別關注小組內有效交流和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從學生的探究、展示,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不斷有新的有效的閱讀生成,完成“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思考、探究的過程。
總之,以閱讀方法指導為核心,抓住“方法”“任務”“練習”“交流”這幾個優(yōu)化小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過程,聚焦目標達成,就可以收到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