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圣凱(山東省泰安市高新區(qū)天寶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 山東 泰安 271211)
在當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每個孩子都有著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改變自己的機會,其中,小學時期學生年齡尚小,對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尚顯稚嫩,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沒有形成,而緊隨其后的初中則因為孩子的年齡逐步增大,對許多事情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也有了自己的處理方法,故而成為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另一方面,我國初中生的年齡區(qū)間大致為12-16歲,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身體各項機能迅速健全,男女生的差異也在這個時候一點一點地出現(xiàn),這就意味著在某些時候,不能再對男女生在教學中一視同仁,需要關注男生女生不同的心理,以實現(xiàn)新課標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宗旨,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需求。那么,初中男女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學習過程到底有何差異呢?這種差異又是怎么來的呢?筆者將在下文簡要介紹一些自己的淺薄經驗,以期對當前的體育教學有所啟示,如有不當之處,希望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在初中學生的課程體系中,體育課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不同于文化課,學生們同時需要在操場上與教室中完成自己的學習,這就對學生們與老師提出更大的挑戰(zhàn)。體育教學是旨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一門課程,而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都不盡相同,因其所見所聞以及其是否進行鍛煉而因人而異。我國初中生大多處于12-16歲這樣一年齡區(qū)間中,處于青春發(fā)育期,身體的各項機能迅速健全,身體上也出現(xiàn)明顯的差別,隨著性激素的分泌增多,男女生在身體機能和心理特點方面都存在著十分的差異。
第一,在身體發(fā)育方面男女生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初中階段,女生的身體發(fā)育速度明顯快于男生,由于其身體本身特征,女生往往表現(xiàn)出在身高上遠遠超過男生,甚至體能也比男生更強,與男生相比表現(xiàn)出全方位的優(yōu)勢;而且在青春早期性激素的刺激下,第二性征迅速出現(xiàn),身體上表現(xiàn)出不同于男生的特點,而很多女生還沒能及時接受自己身體上的變化,甚至對自己的身體變化感到害怕,這就會為教師的體育教學帶來困難。
第二,在心理特點方面男女生也表現(xiàn)出不同。身體的發(fā)育自然會帶來男女生不同的心理特點,這一階段的女生表現(xiàn)出遠超男生的成熟。雖然初中生普遍具有思維活躍、好奇心比較大、好勝心比較強的特點,但是就男女生而言,也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正如前文所言,女生在這一階段比男生要成熟的多,男生更多的表現(xiàn)出攻擊性、爆發(fā)性、好動不喜靜,喜歡扎堆進行一些具有冒險性與競爭性的活動,雖然這些活動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就男生來說,這些活動都是十分必須的,以期養(yǎng)成其敢于探索不怕失敗敢于行動的習慣;至于女生呢,比起男生來說,則相對文靜了很多,喜靜不喜動,對于那些合作的活動則更感興趣,而對那些具有冒險性的活動敬而遠之,很多女生甚至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這種差異是十分顯而易見的。
這一時期,男女生身上的這些差異都是不可忽視的,是初中體育的教學設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正視這些差異并設法解決這些差異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必備前提。
在當前我國初中學生的體育教學上,雖然已經有很多學校注意到了男女生身上的差異,但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能正視這一差異并且對其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這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很多學校在設置體育課程時,仍是傳統(tǒng)的十年二十年以前的教學模式,上課跑跑步,之后自由活動,于是男生開始亂跑亂鬧,女生則是兩人一組三人一組的坐在一起聊天或者是玩一些小游戲,并沒有專業(yè)的老師對學生們進行指點,也沒有針對男女生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設計,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而更有甚者,仍然不正視體育課對學生的重要性,依然占學生的體育課去上那些文化課。這種行為,對于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也難以起到體育課本身的作用。
在那些已經注意到男女生性別差異的學校中,學校已經開始采取了一些措施,且不論這些措施是否成功,單是其能夠注意到這一差異,就是一個不錯的進步。當然,對于其所采取的措施,我們還是要進行一些探究的。許多學校在這一問題上采取的對策是分班教學,這是一個十分不錯的方法,然而,他們的所謂“分班教學”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體育教學中的性別差異對待,在教學內涵上并沒有什么改變,具體體現(xiàn)如下:
第一,只是局限于男女分班,并沒有進行教學內容上的跟進。在表面上,針對不同的班級,選擇了不同的教師以及不同的場地,但是在實際上,所學的內容還是無什么差別的,課程設置也并無差異。這就給人一種并不是進行因材施教的感覺,而是好像認為男女生在一起學習這種行為不合理,故而才將其分開教學,這是對分班教學的歪曲,更是對性別差異的一種錯誤處理。
第二,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沒有差異性。由于這類學校并沒有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特點進行教材與課程的設計,故而在教學的評價中也難以體現(xiàn)出差異性,忽視了男女生的各方面的差異而采用同樣的標準,這種簡單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的心理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壓力。比如在測跑100米時,簡單地認定男生跑13秒為合格,女生跑17秒就是合格。這種簡單的教學評價并沒有什么分班教學的鮮明特點,這種評價就算是不分班教學也不過如此,完全沒有分班的必要,只要在評價時采用不同的標準就可以了。而事實上,上文也分析過,在初中階段,女生的體能實際上是優(yōu)于男生的,在身高上也是超過男生的,如果僅僅采用簡單的那樣的評價方式,可能就會對一部分男生心理上造成壓力,不利于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第三,甚至會對學生的性別認同造成影響。眾所周知,當前的學生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獨生子女,本來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形成孩子完整的性別認同,形成孩子完整的人格,而如果只是簡單的男女分班,就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的性別認同產生影響,表現(xiàn)為難以理解異性的行為,對異性表現(xiàn)出極度的好奇,討厭自身的性別標準,也不能夠對異性表現(xiàn)出足夠的尊重,難以與異性進行良好的相處,甚至是在極度好奇下會導致一些過激行為,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極為不利,這種簡單的分班教學就可能會使得這一問題更加的嚴重,這是我們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第一,根據(jù)男女生不同的身體條件,靈活地確定教學計劃,進行靈活的教學設計。根據(jù)以上的系統(tǒng)分析,我們很容易就知道,男女生的身體發(fā)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包括身高、體能等等各個方面,而在面對這些差異時,我們就需要靈活地利用這些差異,設置合理又不脫離教學目標的課程,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適合自己的最好的課程。在課前設置課程的時候,應該對學生進行調查,例如對其各項指標進行體測,可以調查得出,男生在爆發(fā)力上遠遠優(yōu)于女生,而在柔韌性上,女生天生優(yōu)于男生,在做一件事情時,大部分女生比男生更加能堅持,綜合所有這些,為教師設計教學提供一個參考基礎。如在足球教學中,結合教材中“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學會在運動中進行運動負荷的自我檢測”模塊知識,教師給男女生分派不同的訓練任務,比如在射門時,讓男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射門次數(shù)為女生的2倍為合格,女生只要男生的一半即可,這樣就能保證總時間一致的情況下,根據(jù)男女生的身體強度以及其不同負荷特點進行靈活的教學安排,平衡因性別不同而造成的影響。
第二,根據(jù)男女生不同的愛好,來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在課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調查,統(tǒng)計出其不同的愛好特點。比如說男生喜歡冒險,愛動,愛競爭,女生呢則喜歡安靜,愛合作,非常認真,這些特點對于教師來說,就要求其在設置課程時,有不同的側重點,挖掘出男女生對于不同體育項目的興趣點,統(tǒng)計其具體喜好的課程,從而在同一課程中,對男女生設置不同的期望目標,在其達成自身目標即為合格,而不需要為學生設置統(tǒng)一的目標,因為對某些學生來講屬于強人所難。在為男生設置課程時,結合其好動愛動的特性,可以為其組織一些比賽形式的課程項目,比如三對三、五對五的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或者是乒乓球比賽,以對抗來勾起男生們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樂,最終對勝者予以更高的分數(shù);在為女生設置課程時,就要充分結合女生喜靜的特點,為其設置一些對抗性不高的課程項目,比如運球跑、球拍托球跑、三人一組運球等。雖然男女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也不要在設置課程時過于突出男女性別特征,盡量為男女生安排同樣的體育項目,以免走向極端。但也要注意,需要在對抗性的項目中設置一些規(guī)則,防止惡性事情的發(fā)生,以沒有風險的達到既定目標。
第三,要設置男女生合作小組,促進男女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們對于性別意識的認識。在前文中,我已經提到過,在當前的社會中,學生們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這就代表其對于性別意識的認知只能來自與同學朋友的交流,學校就是實現(xiàn)這一過程的媒介,體育課程也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以使孩子充分認知到自己的性別標準以及對異性有一定的認識,從而認識到自己與異性是不同的,培養(yǎng)其對自己性別的認可。在設置合作小組時,要使得男女生都能在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發(fā)揮自身特點,使其為實現(xiàn)小組目標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增加其心理滿足感。比如設置丟沙包游戲,男女生合作分組,可以充分發(fā)揮男生好動的特點,發(fā)揮女生合作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男女生會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對于男女生建立起自身性別的認識以及對異性的認識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學生們的培養(yǎng)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對目前我國很多學校的現(xiàn)行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分析則體現(xiàn)出當前模式的不足,對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這不僅僅對于學生的學習大有裨益,而且對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發(fā)展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通過因材施教地設置合理的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特點,也能夠讓他們對性別意識有一個更好的認識,這些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都是有很多積極意義的,這將保證他們在日后的進一步成長中少走彎路,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且為他們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對于學生未來成長無疑是極為有用的。在其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都將體現(xiàn)出這一教學模式帶來的好處,以期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為國家建設更好地奉獻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李秀英.初中體育教學應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學”[J].學生之友中考月刊,2010.
[2]陳永亮.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