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 要:我國的建筑行業(yè)不斷發(fā)展,融入了更多科學和精確的因素,建業(yè)的發(fā)展勢頭良好,一座座工廠建筑不斷完成。這當中包含了各項同城的共同努力,(包含了土石方工程、砌體工程、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結構安裝工程、屋面工程、裝飾工程等)組成,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的特點、都能夠采用相應的辦法和工具來完成工作,本文重點分析了廠房樁基基礎和地基基礎的某些施工特點,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手段。
關鍵詞:工業(yè)廠房;地基基礎;樁基礎;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國的廠房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每一間工業(yè)廠房都是由許多分項工程(如模板工程、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工程、砼工程、土石方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電氣設備安裝工程、結構安裝工程、砌筑工程、裝飾工程等)組成,任何一個分項工程的特點、規(guī)模和實際情況都是存在差異的,施工技術人員應該結合實際,應用合理的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機具來完成。文章在此從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的定義、地基加固處理技術以及常見的兩種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重點研究工業(yè)廠房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
一、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定義
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載作用下基底下方產(chǎn)生的變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層,而基礎則是指將建筑物荷載傳遞給地基的下部結構。因為其是建筑物負重使用,一定要保證強度值的穩(wěn)定,并且,必須保證沉降時發(fā)生的變形能夠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將上述問題著重考慮之后,在條件允許時選用深埋較淺,施工方法簡單的辦法制造基礎,可以理解為在自然形成的地基上稍作加工形成的基礎,如果地基達不到應有的目的,必須注意加固,加固工作完成后再建立基礎,這是人工地基,而之前稱之為自然地基,如果這兩種形式的地基都無法滿足工程需要,就要考慮深基礎形式,這有助于承受更大的重量,更高的建筑,而建筑的整個重心也會下沉,達到穩(wěn)固建筑的目的。
二、工業(yè)廠房地基的加固與處理技術
(一)工業(yè)廠房地基的加固
(1)施工前應驗槽,將積水、淤泥清除干凈,待干燥后再鋪灰土。
(2)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其含水量,以用手緊握土料成團,兩指輕捏能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可以晾干或灑水潤濕。灰土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拌好后應及時鋪好夯實。鋪土應分層進行。厚度由槽(坑)壁預設標釬控制。
(3)每層灰土的夯打遍數(shù),應根據(jù)設計要求的干密度在現(xiàn)場試驗確定。
(4)灰土分段施工時,不得在墻角、柱墩及承重宙間墻下接縫,上下相鄰兩層灰土的接縫間距不得小于 0.5m,接縫處的灰土應充分夯實。當灰土墊層地基高度不同時,應做成階梯形,每階寬度不少于 0.5m。
(5)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槽、坑內(nèi)施工時,應采取排水措施,使在無水狀態(tài)下施工。入槽的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實后的灰土 3日內(nèi)不得受水浸泡。
(6)灰土打完后,應及時進行基礎施工,并及時回填土,否則要做臨時巡蓋,防止日曬雨淋。剛打完畢或尚未夯實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則應將積水及松軟灰土除去并補填夯實,受浸濕的灰土,應在晾干后再使用。
(7)冬季施工時,不得采用凍土或夾有凍土的土料,井應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
(二)工業(yè)廠房地基的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地基土質(zhì)過硬或過軟不符合設計要求,或發(fā)現(xiàn)空洞、暗溝等存在,應本著使建筑物各部位沉降盡量趨于一致,以減小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則進行地基處理。我們以磚井或土井的處理為例說明。磚井在溝槽中間,井內(nèi)填土已較密實,則應將井的磚圈拆除至溝槽底以下 1m(或更多),在此拆除范圍內(nèi)用 2:8 或 3:7 灰土分層夯實至溝槽底:如井的直徑大于1.5m 時,則應適當考慮加強上部結構的強度,如在墻內(nèi)配筋或做地基梁跨越磚井。若井在基礎的轉(zhuǎn)角處,除采用上述拆除回填辦法處理外,還應對基礎加強處理。
(1)當井位于房屋轉(zhuǎn)角處,而基礎壓在井上部分,并且在井上部分所損失的承壓面積,可由其余基槽承擔而不引起過多的沉降時,則可采用從基礎中挑梁的辦法解決。
(2)當井位于墻的轉(zhuǎn)角處,而基礎壓在井上的面積較大,且采用挑梁辦法較困難或不經(jīng)濟時,則可將基礎沿墻長方向向外延長出去,使延長部分落在老土上。落在老土上的基礎總面積,應等于井圈范圍內(nèi)原有基礎的面積(即 A1+A2=A),然后在基礎墻內(nèi)再采用配筋或鋼筋混凝土梁來加強。如井已回填但不密實,甚至還是軟土時,可用大塊石將下面軟土擠緊,再選用上述辦法回填處理。若井內(nèi)不能夯填密實時,則可在井的磚圈上加鋼筋混凝土蓋封口,上部再回填處理。
三、工業(yè)廠房常見的兩種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
樁基礎是一種既古老又現(xiàn)代的高層建筑物和重要建筑物工程中被廣泛采用的基礎形式。樁基礎的作用是將上部結構較大的荷載通過樁穿過軟弱土層傳送到較深的堅硬土層上,以解決淺基礎承載力不足和變形較大的地基問題。樁基礎具有承載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勻,沉降速率緩慢等特點。它能承受垂直荷載、水平荷載、上拔力以及機器的振動或動力作用,已廣泛用于工業(yè)廠房、橋梁、水利等工程中。
(一)靜力壓樁施工技術
打樁機打樁施工噪聲大,特別是當工業(yè)廠房建在離居民點不遠處,打樁會影響居民休息,為了減少噪聲,可采用靜力壓樁。靜力壓樁是在軟弱土層中,利用靜壓力將預制樁逐節(jié)壓入土中的一種沉樁法。這種方法節(jié)約鋼筋和混凝土,降低工程造價,而且施工時無噪聲、無振動、無污染,對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小,適用于軟土地區(qū)、居民點附近或建筑物密集處的工業(yè)廠房樁基礎工程,以及精密工廠的擴建工程。靜力壓樁在一般情況下是分段預制、分段壓入、逐段接長。 每節(jié)樁長度取決于樁架高度,通常 6m 左右。接樁方法可采用焊接法、硫磺膠泥錨接法等。
(二)振動沉樁施工
振動沉樁是利用固定在樁頂部的振動器所產(chǎn)生的激振力,通過樁身使土顆粒受迫振動,使其改變排列組織,產(chǎn)生收縮和位移,這樣樁表面與土層間的摩擦力就減少,樁在自重和振動力共同作用下沉入土中。振動沉樁設備簡單,不需要其他輔助設備,重量輕、體積小、搬運方便、費用低、工效高,適用于在粘土、松散砂土及黃土和軟土中沉樁,更適合于打鋼板樁,同時借助起重設備可以損樁。打樁開始時,應先采用小的落距 (0.5- 0.8m) 作輕的錘擊,使樁正常沉入土中約1- 2m 后,經(jīng)檢查樁尖不發(fā)生偏移,再逐漸增大落距至規(guī)定高度,繼續(xù)錘擊,直至把樁訂到設計要求的深度。打樁宜采用“重錘低擊”。
小結
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對于工業(yè)廠房土建施工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對其進行探討,這是一個很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同時也是一個研究的新趨勢,具有較大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廷虎.淺析工業(yè)廠房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6(11).
[2]汪昳.關于工業(yè)廠房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知識,2016(09).
[3]孟憲強.探討工業(yè)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