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qū)第一高級中學 劉金爽
根據(jù)《音樂課程標準》,音樂課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而唱歌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是獲得良好音樂素質的最佳途徑。
音樂課作為一門學生的啟蒙課程,大多在幼兒園就有開設,在中小學階段,每個班平均每周都有1、2節(jié)音樂課。現(xiàn)代化的音樂教學應有專門的音樂教室,供每位老師及學生使用,學校應對這些教室進行特別的裝扮,使校園更具音樂氣氛。同時學校應在專用教室安裝多媒體,進行現(xiàn)代移動媒體進行教學。 學校的音樂教室里還應配備鋼琴、手風琴、大鼓、小鼓及一些奧爾夫樂器等[],在音樂課的時候不僅能對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認識這些常見音樂器材,還能親手摸到一些音樂器材、學習使用音樂器材。學校還應先后組建不同的音樂興趣班,如合唱團、管弦樂團等等。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習動力之一。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來自于教師的講授、有的來自于自己對唱歌的興趣、愛好、感悟、理解、以及他們的基礎狀況?,F(xiàn)在的中小學生普遍喜歡流行歌曲,特別喜歡活潑、歡快的歌曲形式和內(nèi)容。他們希望自己擁有美妙的歌喉,會唱當下所有流行歌曲。唱歌是表達自已情感的最好途徑,但對教材上的歌曲他們不太感興趣。非考試科目的原因也影響學生的積極性,由于音樂是非考試科目,很多學生和家長抱著無所謂或是應付的態(tài)度學習,這個比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為了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融入音樂課,在教授音樂課時,教師的形象、整體教態(tài)、語言是與學生參與度和課堂效率有很大關系的。根據(jù)新課程的改革要求,音樂唱歌課在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教育及音樂課中占有很大比重,這也是教師面臨新常態(tài)下的時代教學意義,教師不僅要把握素質教育內(nèi)涵,而且在新的困難挑戰(zhàn)下要憑借自己能力、依托學校環(huán)境,不斷地進行挑戰(zhàn)、創(chuàng)新,特別是針對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讓學生不僅在課上進行教學鍛煉學習,在課下也能充分學習到知識,了解、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利用、鍛煉并提升自己的技能。
但總體而言,在音樂教學課堂中,發(fā)生主導作用、擁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人仍然是音樂老師,他與學生素質教育是分不開的。因此,在教授音樂中,要把握班級的整體氛圍、學習能力,在不同學生和不同心理狀況下,教師要掌握好細節(jié),從細節(jié)入手,掌握學生的習慣,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的行為認知得到提升,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得到發(fā)展與校驗。
唱歌練習中,學生不是簡單的學唱,而是把全身的情感投入到準確的吐字、呼氣、吸氣、發(fā)音和姿勢中去,漸漸要求學生做到自然,提高唱歌技巧,在此基礎上提高對音樂的整體認知與理解力,造就學生一雙音樂的“耳朵”;在學習一首新歌時,先讓學生聆聽一遍,節(jié)奏比較快的聽兩到三遍,或者加入一些肢體動作幫助學生記憶旋律,然后再慢慢地一句、一段地學。先整體感知,理解歌詞含義感受歌詞韻律,最后完整歌唱完整首歌曲,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程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
對于學生而言,老師的肯定能極大程度地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鼓舞學生的學習信心,老師的激勵給學生帶來的點滴進步,最能使學生的行為學習習慣得到鞏固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所帶動的氛圍甚至影響到了下一堂課的氛圍。同時,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程度如主動上臺表演、欣賞歌曲辨別歌曲情緒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課堂的能力、自我能力的施展、主動維護課堂秩序、主動參與唱歌合唱、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都也能夠得到檢驗和提高。
音樂唱歌課的教學理所應當?shù)貞撚脮咀鳛楣ぞ吆蛥⒄瘴?,現(xiàn)代媒體的聲音是對學生大腦聲音區(qū)域的刺激,而書本則是視覺語言、整體認知的刺激,作為輔助手段,幫助老師方便、快捷、鮮明地講解音樂知識?,F(xiàn)代化教學,書本知識應當結合音樂、音頻播放,使學生從漫無目無意識的聽覺狀態(tài)中進入音樂的內(nèi)在世界,擁有整體的視覺與聽覺感知。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感知音樂世界的能力,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興趣,使學生從興趣里擴大興趣,從視野里擴大視野,從精神世界里得到滿足,使智力與身心健康得到發(fā)展鍛煉。
(一)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不夠
(二)音樂教學環(huán)境差
這一問題在發(fā)達地區(qū)大多已經(jīng)得到妥善解決,但在中西部地區(qū)仍需得到改善,音樂教學的最根本問題也就是師資力量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以下兩個辦法:一是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yōu)秀教師人才;二是引進教學音樂器材,使教師授課時不會缺少相應工具。
素質教育絕對不是一句口號,它是中國現(xiàn)代化教育價值觀的重要依托,非考試科目的意義就在于此,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在一件事情的決策上絕不會有所偏差。完成音樂課教學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任務,是中國當代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步驟。音樂課程應按照教學任務及目標,完完整整地上好每一堂課,不占課、不落課,嚴格按照規(guī)范去做。
前文中提到音樂教學器材對于學生學習音樂是非常重要的,在這里就不多所,然而有些學校寧可花錢買更多的音樂器材來打造學校樂隊的影響力,也不愿花些小錢買些書本來普及學生的音樂基本知識,這是與音樂教學的實質背道而馳的。音樂教師在這個問題上,要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做出努力,為音樂教育事業(yè)能夠獲得迅速發(fā)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