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撒營盤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王 琴
獎勵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有促進作用,但是教師怎么樣來運用獎勵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和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獎勵策略運用的能力,這是一個很復雜很困難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還需要從事幼兒教育的廣大教師來共同探討、共同鉆研,得出一個比較完善的,正確的關于幼兒園教師如何正確的運用獎勵策略來發(fā)揮獎勵效果最大化的指導建議。 還有對于即將成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更應該努力,探索出一條能正確運用獎勵策略來發(fā)揮獎勵效果最大化的路子,讓幼兒教育更加成功?,F(xiàn)在,就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有關獎勵策略運用的問題提出一些我自己的建議,希望得到正身處于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和即將成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一些思考,從而從一定程度上來提高自己運用獎勵策略的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不應該為了獎勵而獎勵,而應該把獎勵與塑造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發(fā)展、保持幼兒某種良好行為等教育的目的聯(lián)系起來,把獎勵作為實現(xiàn)某一教育目標的手段,通過獎勵來引導幼兒不斷的靠近教學目標。
獎勵可以引導或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的發(fā)生或鞏固,可以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贊許的行為,還能增進幼兒符合社會規(guī)范、受到社會贊揚行為的出現(xiàn),也會引起幼兒愉悅的情感體驗,因為這種情感的出現(xiàn),幼兒就會重復那些受到獎勵或可能受到獎勵的行為,并且還會逐漸轉化為自己的良好品質。但是獎勵不應該是教師用來控制幼兒的一種手段,它要符合一定的教育目的,也要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用獎勵時,要以能否促進幼兒在其原有程度上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標準,這才是運用獎勵的最終目的、最大功能。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獎勵的內容要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例如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品德和社會性發(fā)展方面的內容。教師要及時的關注到幼兒這些方面值得獎勵的行為,相應的給予獎勵。但是由于當今社會的競爭,教師和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一現(xiàn)象在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也存在,家長和教師一味的重視幼兒知識的積累,而忽視了幼兒品德和社會性發(fā)展方面的培養(yǎng)。由于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對幼兒的成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不僅要身體健康、知識豐富,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人格。個性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在激勵的社會競爭中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然而幼兒園教育又是人生發(fā)展中的基礎階段,更要重視幼兒的各種良好的品德和社會性的發(fā)展。
在對幼兒實施獎勵時,要注意符合幼兒的具體需求,在進行獎勵時,如果獎勵符合幼兒的需要以及滿足幼兒的需要,這樣發(fā)揮獎勵的效果。不同的幼兒,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家庭,處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還有每個幼兒的經(jīng)歷和性別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就連同一個幼兒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他的需要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師進行獎勵時要充分符合幼兒需要是很難的。教師在實施獎勵時必須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當前的思想狀況、情緒情感、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等,并且還要對其具體需求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使獎勵做到因人而異,讓獎勵真正獎到點子上,發(fā)揮其最大效果。
獎勵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效果。如果獎勵沒有效果,那么獎勵就沒有意義,而沒有意義的獎勵還不如不獎勵。獎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獎勵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大化,充分調動被獎勵者的積極性,讓他們發(fā)展得更好。所以,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想獎勵的效果得到最大的發(fā)揮,那么教師應重視獎勵的質量,要隨時關注和檢查獎勵效果的發(fā)揮,而且對那些沒有發(fā)揮相應效果的獎勵要分析其原因,深入思考,得出相應的獎勵策略。
獎勵的形式應該靈活,而且還應該多樣化,這樣才能讓幼兒產(chǎn)生新鮮感。如果教師長期使用一種單調的獎勵形式,單一的獎勵方法,那么獎勵的有效性會慢慢降低。處在幼兒期的幼兒,生長發(fā)育特別快,而且對新鮮的事物很感興趣,所以教師的獎勵形式也應該跟隨幼兒的發(fā)展,形式要靈活多樣化。
獎勵是一種教育手段,它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對受獎勵幼兒的良好行為進行肯定,喚起幼兒的自我認識,實現(xiàn)對其他幼兒的鼓舞,以調動全體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促進全體幼兒體、智、德、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但是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獎勵大部分只是針對少數(shù)的典型,一部分是各方面表現(xiàn)良好的幼兒,一部分是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好幼兒,而處于集體中間的那一部分容易被老師忽略。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獎勵要面對全體幼兒,關注處于集體中間的那部分幼兒,對處在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有不同的獎勵方案。擴大獎勵的面,以帶動全體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獎勵要公平公正就是獎勵要面對全體幼兒,每個幼兒都有受到獎勵的權利,教師要公平的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幼兒,避免因為個人偏愛而錯誤使用獎勵策略。如案例中的娜娜因為討老師喜歡,所以頻繁得到獎勵。獎勵的公平公正還表現(xiàn)在獎勵要民主化,例如進行小紅花評比的時候要有全體幼兒的參與,讓幼兒自己來評,而不是老師說了算。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缺乏專門針對幼兒、比較科學的、完善和系統(tǒng)的獎勵體系來引導。因為沒有完善的,系統(tǒng)的獎勵體系,所以教師的獎勵都是隨意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盲目的運用獎勵策略,不能很好的發(fā)揮獎勵的積極做作用。所以,幼兒園的教師、即將成為幼兒教師的我們,還有從事幼兒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們,應該共同努力,根據(jù)獎勵的理論知識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建立一個符合幼兒教育目的,符合幼兒實際情況的獎勵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