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化魚小學 包從華
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理論認為: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智力達到最佳激活狀態(tài),溝通生活實際與語文學習。新課程背景下的素質教育觀也要求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情景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充滿智慧和情趣的空間,并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體驗,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使學生產(chǎn)生移情效應,獲得在其它情況下無法得到的情感。
互動教學模式是以師生在教學過程中交互作用和影響為主線,同時力求反映學生的認知過程、情緒過程對應關系的教學結構框架。這一模式通過優(yōu)化“教學互動”的方式,調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調和學生學習主觀性和主體性,提高教學效果,塑造學生良好個性。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币虼?,教師應通過教材教會學生正確習作的方法,激勵他們廣泛體驗生活,以豐富習作內容,積累語言知識的目的。
本模式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契機,以師生互動為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努力使學生在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境互動活動中,師生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識、情感、人生觀等方面的感受,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歷程,共享的一段人生體驗,真正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本質,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力,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性和人文性。通過以寫為本,情境演繹,互動參與,以說促情,以情促寫,在情景中升華感情,再引導學生把自己對習作內容的生活經(jīng)歷、人物情感的體驗、好詞佳句的積累以及寫作方法的掌握與習作要求有機結合,達到習作目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使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本模式適用于小學中高段作文教學。
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我們?yōu)閷W生營造自由、開放的習作教學氛圍,靈活巧妙地把習作教學延伸到課前體驗,課堂指導和課后賞析三步進行。
我們通常的作文教學往往是作文課才開始告訴學生要寫什么,面對突然而至的習作任務,學生往往會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因為他們沒有充分的材料準備和思想準備。每次作文課,我都會提前一周告訴同學們下次作文課的題目,并給他們提出詳細的要求,讓孩子們提前預知習作任務和習作的基本要求.正是因為有了課前的充分準備,孩子們的作文就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不再是胡編亂造,而是根據(jù)自己的切身體驗,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習作二“父母的愛”,我提前布置學生為父母洗一次腳,倒一杯熱茶,唱一首歌,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如果不好意思說的可以寫一封信或做一張卡片寫上“我愛你”送給父母。注意觀察媽媽或爸爸會有什么反應?尤其是神態(tài)和動作,還有自己的內心感受,為習作準備。
1.暢談交流,相互啟發(fā)
要寫好作文,首先要學會表達。因此在寫作前我們都是根據(jù)每次的寫作要求,讓學生之間相互暢談寫作意向,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然后在師生共同參與討論下,梳理習作素材,整理習作思路。
2.情景再現(xiàn),片段賞析《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學生習作的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崩缭趯W習《父母的愛》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媽媽或爸爸的反應,尤其是神態(tài)和動作,還有自己的內心感受。寫作貴引,依引寫文,文思如泉。
3.尊重個性,完成片斷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必須還給學生寫作自主權。 “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弊鳛檎Z文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還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的不同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空間和自由。
“教師批,學生改”是我們日常教學中最常用的作文批改方式。但是限于班級學生人數(shù)多,教師批改作文慢,導致批改周期長。這周的作文往往到下周才能夠反饋,使得學生修改作文的熱情降低,只是看看批語,改改錯別字了事。教師費了大量的時間批改出來的作文最終這樣的結局收場,真正是高耗低效。鑒于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一種快速有效的批改形式。所以,引導學生學會修改作文,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因此,作文講評課上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評議,把寫得好的習作掛在“學習園地”中展示,讓學生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自改作文。在作文評價時注意采取各種形式來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不斷鼓勵學生的自信心。
1.本模式實施的過程要求突出情境創(chuàng)設,和諧互動。因此運用本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課文的重點、難點,把習作要求作為作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2.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及時地調控師生的作用。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充分調動各種評價手段并使之有機結合,使課堂教學煥發(fā)互動、自主、探索的活力。
3.本模式實施的關鍵仍在于以情為本,以寫為主。
1.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爭做學習的小主人,讓學生勇于實踐,自主學習。
2.要勤思多問,主動參與,提倡學生合作學習,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