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毓新(臺灣)
畫 家謝淑慧
謝淑慧,臺灣省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曾任工藝研究所進駐工藝家、The One南園駐園工藝家、臺中教育大學“花漾柳川創(chuàng)藝屯”駐校工藝家。作品參加香港”荃灣藝術節(jié)”紙藝術展覽邀請展、天津科技館“紙藝術展覽”邀請展、臺灣紙藝特展、上海民族民俗民間博覽會“臺灣女性工藝文創(chuàng)展”、上海世博會、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博覽會。在多地舉辦“與紙的對話”個展、“紙感無限”個展、“紙漾風情”撕畫個展、“山的靈動”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yè)個展、“幾許詩意”道禾藝術館個展、“山戀南園”謝淑慧駐園周年個展、“紙可意會”謝淑慧紙藝個展、“自然之聲”謝淑慧個展、“靜觀”謝淑慧復合媒材創(chuàng)作展、“聽見畫中的聲音”謝淑慧個展、“睦森林”謝淑慧個展、“有晴天”謝淑慧個展、“自然、觀紙”謝淑慧復合媒材創(chuàng)作展、“花若盛開”謝淑慧復合媒材創(chuàng)作個展。出版有《謝淑慧與紙的對畫》《山的靈動——謝淑慧創(chuàng)作論述》《山戀——謝淑慧作品集》。
在藝壇,謝淑慧就是一位御風而來的行者。她既掌握美的本質,又嫻熟各種材料的特性,用作品澆灌眾生的對美渴望的心靈。
初見淑慧的畫,心中一陣熟悉。這不就是王維的山居、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嗎?天光云影,蒼茫浩瀚,長風千里,一碧萬頃,群禽至樂矣。任誰看無不想從而游之,這就是她的風格。日復一日的淬煉,成就她的詩心,魔法般的功夫,即便是斗方,都能溢出萬千氣象。不論世間如何喧囂,站在畫前都只會聽見曠野的聲音。
一花一葉一世界,蒲公英是淑慧另一層面智能的展現(xiàn),一朵小小的蒲公英照亮大千世界,是自然與人文的內(nèi)化,觀者皆可感受到萬千迎面而來的花絮在畫中飄動,她畫的是佛陀拈的花,畫中處處映現(xiàn)禪思與禪趣。以技法來探索淑慧的畫是俗氣的,她的每一幅畫在觀者看來都是相識已久的老友,存在于我們的意識當中。
既然要談淑慧,當然要寫些別人不知道的。在展場中似乎沒人見過她的書法作品,而我是少數(shù)有幸見到的其中之一。她的書法創(chuàng)作沒有目的性,就像小孩騎箒,寫的人快樂,看的人高興。不見成規(guī)因而格外靈秀。這種品味是練不出來的,就如同藝術的起源來自于游戲,淑慧始終保有赤子之心。作品本身就已經(jīng)說明我對她的看法。
陽春白雪的芳梅、隆冬綻放的臘梅,淑慧自能寒其心,落英繽紛她畫來都不減半分顏色。形象和色彩傳達了淑慧堅毅的性格,人如其名,聰慧的她善用金箔、銀箔貼背,更表現(xiàn)出梅花高貴與冰清玉潔的特質。她的氣質是融入環(huán)境的,在任何地方看到她的梅花,心中都會傳來陣陣淡雅的幽香;她的畫和人是合一的,能欣賞畫,就能了解淑慧,在美的國度能與之相識,人生是幸福的。
油畫創(chuàng)作讓我們看見淑慧對藝術的熱情與激情,恣意盡情的潑灑、力與美的結合,這是生命力的呈現(xiàn),大塊的色域傳達她的氣魄;致精微的處理,是她內(nèi)心深刻思慮的呈現(xiàn)。她的風景花卉靜如處子,是心學與佛學的相互輝映。她的油畫動如脫兔,是西方絕對浪漫的精神,如前所述,淑慧充分掌握材料特性可說是不證自明。
擁有超人能力的淑慧是我敬佩的,雖然她的身體略有不便,卻不影響她精彩創(chuàng)作的質與量。更了不起的是,在創(chuàng)作投入大量的時間,亦不曾影響她的家庭生活。她總是笑臉迎人,充滿朝氣,這自信就是來自于幸福的家庭。先生是手工紙制作的專家,淑慧在藝術上的成就更不需贅述,神仙夫妻藝壇無不稱羨,二位公子皆大學畢業(yè)。如此圓滿的人生,未來她肯定能在藝術上取得更大的成果。不論是后現(xiàn)代還是當代,時代如何的變遷,只要哪里需要美,哪里就會有謝淑慧。
微風 染色棉紙 謝淑慧
旭日東升 染色棉紙 謝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