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菡
時光似水,潺潺流去,回頭凝眸,無論多么美好的時光,總會悄然逝去,無論多么不舍的朋友,總有離開的時候。
那一年盛夏,我們無可奈何地走到了分別的路口。有的人哭了,有的人笑了,但更多的人沉默無言,畢業(yè)——這一場盛大的場景悄然而至。如同一晃神,便看見同學(xué)們的笑臉,同學(xué)們在校園的走廊中瘋跑嬉鬧;如同一晃神,便聽見老師的諄諄教誨,老師站在講臺上傳授知識;如同一晃神,便又走在人潮的校園里,回響在耳畔的是那悠揚(yáng)的上課鈴聲,還有眼前我們揮灑淚水的操場。
恍惚間的記憶是如此清晰而又虛幻,唾手可得,便又化作泡沫,在燦爛的陽光下虛幻飄散。
無論多么不舍,總有離開的時候。
漫步在校園里,陽光被樹葉切割得零零碎碎,投射在林蔭小道上,離別時刻的來臨,猶如一場虛幻的夢。
總以為還會在假期后回歸,再次走在熟悉的校園中,再次在籃球場上與熟悉的身影揮汗如雨;總以為還會再次踏進(jìn)熟悉的教室,跟同學(xué)們歡聲笑語,坐在熟悉的位置上聆聽老師的教誨。還曾記得那一千米后的一杯溫水,還曾記得考試失利后那鼓勵的微笑,還曾記得那日日夜夜陪伴的身影……
剎那夢醒。那殘酷又不得不接受的現(xiàn)實(shí)終會到來,我們畢業(yè)了,暑假后,再也不會像以往一樣,在歡樂中再次踏入熟悉的校園,我們將各奔東西,踏上新的征程。
無論多么不舍,總有離開的時候。
日月星辰仍會在東升西落中輪轉(zhuǎn),春夏秋冬依然在時光中循環(huán)往復(fù),雨雪仍從四季蒼穹旋轉(zhuǎn)落下,我們美好的時光,卻一去不復(fù)返。
最后一次聆聽老師的教誨,看著老師那欣慰的面容,似乎有期望,也有惋惜。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會冰釋前嫌,盡管他過去對我們是那么的嚴(yán)厲,求全責(zé)備,我還給他起了外號“老尉頭”,可他依然是我最敬愛的老師。
驀然回首,校園的跑道上有我流下的汗水,可愛的小樹林里有我晨讀的痕跡,美麗的大理石桌椅旁也有我遐想的空間……一切都還是那么熟悉。耳邊傳來了熟悉的張學(xué)友的歌聲,“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yuǎn)。若有緣,有緣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燦爛的季節(jié)……”
無論多么不舍,總有離開的時候。
今后我身處四海,心在原地。今夕何夕,不訴離殤,不必執(zhí)著過去,心存往夕祝福,向著新征程,揚(yáng)帆起航……
點(diǎn)評
“離別”本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主題?!镑鋈换赇N者,唯別而已矣?!边@篇文章,沒有傷感,沒有眼淚;相反,文章中的主人公們在憧憬未來,互相勸勉和祝福,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和時代的精神,讀完之后有一種催人向上、努力奮進(jìn)的力量。文章立意準(zhǔn)確,語言凝練,全文情感熾熱,有感染力。文章有如下亮點(diǎn):一是主題鮮明,層次清晰。文章由自然之美寫到人生之美,處處凸顯出“離別之情”這個主題,且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完整;二是情景交融,動靜結(jié)合。文中描寫的校園里的景色,有動有靜,作者能融靜態(tài)與動態(tài)為一體,展現(xiàn)了大自然獨(dú)特而醉人之美,可謂匠心獨(dú)運(yùn),恰到好處;三是借用修辭,妙筆生花。文章多處使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形象。
【蔣玉軍 趙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