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 劉婷 陳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85
摘要 本文對1例疼痛致無法入睡的患者進行原因分析,并進行焦慮評估。對其采用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護理后患者睡眠質(zhì)量明顯改善。對本例患者的護理體會進行總結。
關鍵詞 疼痛;焦慮;辨析;心理護理
慢性疼痛所導致的負性情緒,如恐懼、焦慮、抑郁、煩躁等給患者造成的傷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通過研究疼痛致無法入睡的患者1例,辨析原因后對其進行焦慮評估,發(fā)現(xiàn)患者處于焦慮狀態(tài),針對性行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后大大改善了其睡眠質(zhì)量。
病例介紹
患者,女,72歲,因“下肢疼痛乏力3個月,加重5 d”入院。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言語清晰,四肢肌張力正常,雙上肢肌力V級,左下肢肌力4+級,右下肢肌力4-級,右下肢淺感覺減退。入院診斷:①周圍神經(jīng)病變待查:考慮慢性格林巴利綜合征,癌性周圍神經(jīng)??;②高血壓?。虎?型糖尿??;④腎功能不全;⑤痛風;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⑦宮頸積液待診:考慮宮腔積膿,子宮內(nèi)膜病變伴感染,子宮病變;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并進行了全科及全院病例討論,考慮周圍神經(jīng)病變待診,予以營養(yǎng)神經(jīng)、糾正低蛋白血癥、糾正甲減、抗感染、止痛(曲馬朵,后改用生理鹽水)等治療2個月余后出院,治療效果滿意。
因患者病情復雜,住院期間并發(fā)肺部感染、焦慮,后期主要進行抗感染、抗焦慮及止痛治療,因此本文主要討論對該患者疼痛的相關護理。
疼痛護理
疼痛評估:患者是形容痛苦的唯一權威存在,護士觀察的疼痛有時與患者所描述的疼痛具有差異,此時,醫(yī)護人員應該認真分析其原因并與患者討論,達成共識。①疼痛的級別:我們用目測類比定級法(VAS)對該患者在住院后期的疼痛進行評分,評分結果Ⅰ度達到8分。疼痛使患者睡眠受到干擾,該患者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分結果17分。此情況下,我們給予了患者曲馬朵止痛治療,夜間再配合安眠藥促使患者入睡。這套方案使患者睡眠質(zhì)量大幅度提升。之后持續(xù)1個月余,患者均要求睡前使用曲馬朵止痛。隨著對患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治療,患者的疼痛已經(jīng)逐漸減輕,但是患者心理上對止痛藥物產(chǎn)生了依賴性,因此夜間仍要求使用曲馬朵。②分析疼痛的因素:患者多次疼痛評估,均7~8分;但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評估卻是3分左右。我們分析為疾病、疼痛等因素引起患者焦慮,夜間的孤獨感進一步加重患者焦慮,焦慮又反過來減弱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因而在夜間患者的疼痛感覺更加明顯。我們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進行評估,得25分,即為明顯焦慮。因此我們對其進行個性化疼痛護理。
疼痛的護理:①環(huán)境因素:保持病房安靜、清潔,溫度和濕度適宜,光線柔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在護理過程中,做到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盡量不打擾患者休息。②藥物暗示治療:使用安慰劑滅菌注射用水代替鎮(zhèn)痛藥曲馬朵對患者進行暗示治療,另加抗焦慮藥、安眠藥促使患者盡快入睡。③個體化的心理護理: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樹立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夜間適當陪患者聊天,了解患者需求,緩解患者夜間焦慮、孤獨的感覺。幫助患者減少痛苦和恐懼,使患者接受類似家庭般的護理,體會到人性的溫暖,在生理、心理上給予患者最大的滿足,降低其不適感。同時讓患者參與護理計劃,學習一些技術來防止和減輕疼痛。
效果的評價:進行疼痛護理前,患者的VAS評分8分,PSQI評17分,HAMA評分25分;進行疼痛護理后,患者的VAS評分3分,PSQI評7分,HAMA評分11分。疼痛護理在減輕疼痛、焦慮和改善睡眠質(zhì)量這3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體會
當患者病情較復雜又伴有身體疼痛時,要重視患者的疼痛感覺,認真辨析患者僅是因為難以忍受的疼痛而無法入睡,還是已經(jīng)伴有焦慮而加重疼痛的感覺導致無法入睡。若是患者焦慮,在排除異常后,不僅要進行生理上的止痛,還需要配合心理護理來減輕患者的焦慮。切斷疼痛—消極反應—疼痛加重的惡性循環(huán),達到消除或減輕疼痛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