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75
摘要 目的:探討靜脈血與末梢血在血常規(guī)檢測上的差異。方法:選擇260例受檢者的末梢血和靜脈血進行檢測,比較RBC、WBC、HGB、PLT檢測結果差異性。結果:靜脈血的4項指標檢測結果均顯著高于末梢血(P<0.05);同一樣品的重復性檢測結果靜脈血穩(wěn)定性顯著高于末梢血(P<0.05);在抗凝后0~30min內,靜脈血的PLT和WBC檢測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梢血的PLT和WBC檢測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血常規(guī)檢測時,末梢血和靜脈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靜脈血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顯著高于末梢血。
關鍵詞 靜脈血;末梢血;血常規(guī)檢測
在臨床上,血常規(guī)檢查是一項普遍而又重要的輔助手段,常用的取血方法包括靜脈血和末梢血。為了比較靜脈血和末梢血在臨床檢測上的優(yōu)劣,分析、比較兩種取樣方法的檢測結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患者260例,男141例,女119例,年齡12~62周歲,平均(35.8±17.3)歲;260例受檢者不存在血液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礙,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檢驗方法:所有受檢者于清晨空腹時分別進行靜脈采血和末梢采血。靜脈血采集: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受檢者2 mL靜脈血;末梢血采集:在受檢者的無名指末梢采集20~30μL血液,加入含有稀釋液的離心管中然后充分混勻;將采集到的血液樣本按比例進行稀釋然后充分混合搖勻,再分到等量的相同的兩管,標記為①號和②號;使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對260例受檢者的所有血液樣本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包括以下項目:紅細胞計數(RBC)、白細胞計數(WBC)、血紅蛋白濃度(HGB)、血小板計數(PTJT),比較兩者的檢測結果。
參考標準: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WBC:成人:(4.0~10.0)×109/L;HGB:男性:135~175g)/L,女性:110~150 g/L;PLT:成人:(100~3001×109/L。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靜脈血和末梢血在RBC、WBC、HGB、PLT 4項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靜脈血檢測的結果均高于末梢血,見表1。
重復性檢測結果表明,在4項指標上,靜脈血的檢測結果更為穩(wěn)定,兩管的檢測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梢血的穩(wěn)定性不如靜脈血,其①和②號兩管樣品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在抗凝后0~30 min內,靜脈血的PLT和WBC檢測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梢血的PLT和WBC檢測結果隨著時間變化發(fā)生波動,與0 min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在臨床上,血常規(guī)檢測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又簡單的輔助手段,包括RBC、RBG、WBC、PLT以及各種細胞的基本狀態(tài)和分布等。臨床上血常規(guī)檢測的手段一般為末梢采血和靜脈采血。
末梢血一般采自患者的手指或耳垂,采集量小,通常為20~30μL,采取方便,操作簡單,可以應用于快速化驗檢測。但是末梢血的成分較復雜,取血的時候會混雜有組織液和細胞內液,細胞液能加快血小板凝集,容易對儀器產生干擾。而且因為末梢一般處于血液循環(huán)的末端,且毛細血管的出血量較小,難以滿足反復檢測的要求。此外,因為取血過程易受一些人為因素和體外環(huán)境的影響,采取的血液樣本不穩(wěn)定。綜上,末梢血在檢測上誤差相對較大,但是末梢取血更加方便簡單,不容易對受檢者產生心理壓力?,F(xiàn)代科技發(fā)展迅猛,全自動檢測儀能夠滿足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快捷性,靜脈血的優(yōu)點是血液的循環(huán)情況顯著優(yōu)于末梢血,在相同的存放條件下,更不容易發(fā)生溶血,更能反映受檢者最真實的血液狀況。靜脈采血采用的是封閉式采集方法,能有效地避免血液被污染或者是發(fā)生交叉感染,也能避免對儀器檢測的影響。同時靜脈血的取血量通常為1~2 mL,能滿足多次反復測試的需要,特別是當需要檢驗受檢者的相關酶的指標時,如檢測肝功能、腎功能時需要檢測、各種酶和微量元素等,都需要靜脈血檢測,靜脈血檢測的結果更加可靠,更能真實、準確地反映出受檢者的生理狀態(tài),有助于醫(yī)生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
260例受檢者的檢測結果顯示靜脈血在血常規(guī)的RBC、WBC、HGB、PLT4項指標顯著高于末梢血(P<0.05),靜脈血觀察的指標的敏感性更高;同一樣品的重復性檢測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應用于多次地重復檢測;抗凝后的靜脈血在30 min內檢測的結果穩(wěn)定,與0min檢測結果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末梢血的波動變換較大,與初始0 min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靜脈血的檢測結果更加準確、穩(wěn)定、可重復,結合全自動細胞分析儀,能夠迅速、有效地對受檢查血液進行全檢,建議臨床上的血常規(guī)檢測可以優(yōu)先使用靜脈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