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俏,周 穎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茂名 525000)
腦卒中又稱腦中風,其發(fā)病因素眾多,常見于老年患者,該類疾病容易出現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墜積性肺炎為常見的一種,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而綜合護理干預對于治療腦卒中患者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因此,本文選取300例腦卒中急性期墜積性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腦卒中急性期進行綜合護理對預防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0例腦卒中患者為觀察組,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60例,女90例;年齡48~74歲,平均年齡(63.02±4.23)歲。所有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文化程度、病例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對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采取預見性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健康教育貫穿整個康復階段,在利用多媒體實行集體宣教的基礎上,根據個體患者或家屬的文化程度,知識接受能力實行個體化的健康宣教,讓患者充分了解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過程,了解疾病的相關影響因素;出院指導: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回訪,1個月內每周回訪1次,之后每個月回訪,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及信息宣教;認知干預:幫助患者和家屬正確認識腦卒中治療進展的相關知識,結合患者個體情況,通過系統(tǒng)的認知干預,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建立正確的應對方式,增強自我護理能力;社會心理支持:大部分患者腦卒中后會并發(fā)抑郁焦慮心理,責任護士每天定時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聽取患者家屬的內心感受,仔細觀察患者情緒變化情況,讓患者及家屬認識和找出不良想法,輔導他們進行自我身心修養(yǎng),鼓勵家庭成員支持治療,提高患者心理應對水平;詳細講解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預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重點關注患者心理、睡眠、血壓的影響疾病進展的相關因素;督促指導患者定時行患側肢體功能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平均住院時間及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和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和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都會引發(fā)腦卒中,會使患者的推動脈或者頸動脈發(fā)生堵塞,從而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其中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就是墜積性肺炎,它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經濟負擔[2]。因此,采用綜合護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能夠降低腦卒中所造成的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良肢位擺放,翻身扣背,主動、被動運動,進食指導及吞咽功能訓練等方法進行預防和護理,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有關醫(yī)學和護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調動了患者和家屬參與治療、康復的積極性,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達到提高生活質量,恢復健康的目的。
目前,國內外一些學者對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研究,但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患者預后的效果研究報道較少,在茂名地區(qū),在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栓塞患者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護理方面,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未能得到重視,因此,本項目旨在通過探討腦卒中急性期進行綜合護理對預防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的療效,希望通過本項研究,為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提供相關信息,同時,為今后研究護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提供臨床資料和依據[3]。
綜上所述,通過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腦卒中急性期墜積性肺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大大減少了住院日數,降低
了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適于在臨床領域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