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Fern
很多時候,父母以為說多了,孩子才能記住。卻不知,嘮叨正是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好的父母,話都不多。
有個小孩上學總遲到,老師打電話給他媽媽,媽媽問孩子:“為何你那么早去上學,卻總是遲到?”
孩子說:“我去給賣早餐的老奶奶幫忙,忙著忙著就忘記了時間……”
媽媽聽后,只是抱了抱兒子。那天,孩子放學回家后收到一張紙條和一塊手表,紙條上寫著:“幫助他人是好事,但總以耽誤學習為代價,你幫助他人的力量會一直微不足道?!?/p>
從此,孩子再也沒有遲到過。
蘇格拉底說:“上天賜給每個人兩只耳朵,而只有一張嘴巴,就是要求人們多聽,少說話?!倍涫峭ㄏ蛐撵`的路,善于傾聽是父母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最佳方式。好的父母,不多說,會傾聽,讓孩子有解釋、證明自己的機會。
有一天我去餐館吃飯,一位媽媽的教育方式讓我印象深刻。
這位媽媽按照孩子的意愿點了牛排,但孩子不會用刀叉,所以拿著刀叉亂打亂敲。媽媽趕緊制止,但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貼著孩子坐下,握住孩子的手,手把手教孩子怎么使用。
接下來,孩子認真地學著媽媽切牛排,開心地把牛排送到媽媽嘴邊。吃著孩子切好的牛排,媽媽會心地笑著。
媽媽對于孩子的行為,不是急于說教,而是讓女兒效仿自己的行為。身教重于言傳,好的父母,不多說,多做,讓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周末我去姐姐家蹭飯,飯后一起看電視,看著看著小外甥就把腳放在了茶幾上。姐姐讓小外甥放下來??蓻]過多久,小外甥又放了上去。
姐姐準備發(fā)火,姐夫示意姐姐不要理會??戳艘粫蠹覝蕚潢P(guān)電視睡覺,小外甥一起身,就叫道:“哦,我的腳動不了了?!?/p>
姐夫偷笑著問:“寶貝,怎么了?”小外甥說:“我的腳麻了。”姐姐這才恍然大悟,知道姐夫剛才為何阻止自己了。
馬克思說,人類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jīng)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好的父母,話都不多,等結(jié)果,用事實告訴孩子犯錯的成本。或許,這比喋喋不休更有效。
(摘自慈懷讀書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