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睿哲
學校:長沙市南雅中學
若我是翱翔藍天的鷹,你便是助我滑翔的風。
若我是暢游溪底的魚,你便是順流而下的水。
詩歌里寫到的愛情,或溫柔纏綿,或生死相離。
讀詩而深莫過于解詩,我曾細讀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不僅僅是了解了古代詩歌的韻味,更是在細品此書時細品人生,好像一切都不同了,從頭開始,初見歷史長河里的雅士文人,初見他們的興衰一世,初見這漫漫時光積淀下來的愛情觀與人生觀,初見我將度過的一生。
為何說讀一本詩解,能體味到自己的人生,讀此書,感受魚玄機剛烈堅定的真心,與李清照一同歷經(jīng)無數(shù)的坎坷磨難,驚訝于戚姬無數(shù)次被逼迂回徘徊的情感。我如同坐在歷史長河里的一葉小舟上,隨那些悲悲喜喜的故事顛簸起伏,時而仰天狂笑,時而悲傷淚流,回過頭來再溫習,人生的許多道理都已蘊含其中。
整本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魚玄機,長安城不見了出口成章的才女——魚幼薇,如今只剩道觀里大張艷幟的魚玄機,她曾留情溫庭筠,也曾追隨李億,最終卻落得被自己最信任的侍女背叛,遠離所有所愛之人的下場,若說她風流也不錯,可誰又明白她的風流,由多么狠心的拋棄而來。安意如寫到:
“我要!這全長安的人為我癲狂……看你們,為我瘋!癲!癡!傻!貪!嗔!怨!怒!五毒不清,六根不凈,七情一生,八風凜冽?!?/p>
看那魚玄機嘗盡悲涼滋味,終可不顧世人眼光跟隨本心,雖說她浪蕩游戲,可她身上的剛烈又有幾人能擁有?對不堪回憶的堅定拋棄,在這愈發(fā)復雜的社會與人性里,還有誰人自問能夠做到?
《人生若只如初見》可以說是一本詩解,更可以說是一本人生的解集。我們并不能親身體會古代的人際關(guān)系和社會風俗,但我們能從代代流傳下來的詩歌中感受到詩人們的情感,能從現(xiàn)代作家們的筆下把其中的一字一句細細賞析,詩解中的人生,取決于作者解析的側(cè)重和讀者的現(xiàn)實情感需要。比如說安意如對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解釋,不同于多數(shù)人理解的對賢才的渴望,而是尋到曹操省略的兩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體會到《短歌行》的另一種深意:我求賢若渴,但天下之大,我不會一一尋找,既然如此,為何不主動投奔我呢?所以讀安意如的書,我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聽膩了流傳甚廣的陳詞濫調(diào),習慣了被設(shè)定好的寓意道理,卻在這本書中的清麗文字里找到了新的歸屬。
我們被現(xiàn)實的各種事物束縛了太多,每個人都小心翼翼隱藏著面具下的另一張臉,被動地接受從四面八方奔涌而來的信息,常常不能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被金錢和欲望充斥,到頭來,還能找到那個最初的自己嗎?何不在紛擾中靜坐下來,讀一本如此的書,在文人詩詞里體會雅趣,在詩解中品讀人生。
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p>
我以為,詩解,可以明其深意,觀其內(nèi)心,通其品性,引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