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雙陽區(qū)雙營子回族鄉(xiāng)中心小學 吉林長春 130600)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天生愛玩的小學生來說,趣味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變,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完成體育課程,在興趣的心理暗示下充分集中原本分散的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孩子們心靈得到愉悅,身體得以健康發(fā)展,有助于改變以往“學生上課愛打鬧,老師上課靠吆喝”的不良現(xiàn)象,使枯燥、雜亂的體育課變得輕松、有序,學生消極懶散的上課狀態(tài)變得積極主動,從而幫助體育老師更加高效的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趣味體育教學寓教于樂,在游戲中不僅教導學生專業(yè)體育知識,同時還鍛煉了孩子們獨立處理苦難的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思想,有時在體育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甚至還能通過靈活多變的課程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凡事有了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暗示,在感情上樂于做此事,在需要上優(yōu)先考慮到此事,趣味體育課程激發(fā)起學習興趣,通過將體育運動知識、日常保健方法、體育名人賽事、基本常識與趣味游戲有機結合,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面,也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體能、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開發(fā)。
單調的模式化教學常常讓孩子們提不起學習的興致,從而難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游戲中完成學習任務,激發(fā)起他們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體育老師要綜合性考慮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領悟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言傳身教形式,采取“教”與“玩”相結合的方式,寓教于樂,將教學要點融入到集體游戲之中,變傳統(tǒng)的廣播體操為新文化的歌舞,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團結友善集體責任感的目的。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素質都還在成長過程中,不能承受太過勞累或復雜的學習任務,勞逸結合顯得十分必要,體育教學者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傳統(tǒng)觀念認為,體育課是輔助科目,與文化課相比微不足道,甚至常常發(fā)生主課教師隨意借用體育課來進行文化課講解、體育教學任務難以完成的案例。這與國家現(xiàn)在提倡的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實現(xiàn)全民健身的理念大相徑庭。我們應該轉變理念,加強對身體健康和體育教學的重視。
以往的體育教學方式單一,以目標為核心,跑就是跑,跳就是跳,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和教師往往疲憊不堪,缺乏主動加強體育鍛煉的興致。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學方式亟待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角色轉換,將以教師為中心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勢在必行。眾人拾柴火焰高,體育老師可以發(fā)揮集體的創(chuàng)新思想,讓同學們在討論中得出一個適合體育教學的游戲,比如通過“警察抓小偷”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跑步速度,改變傳統(tǒng)的直線跑教學方式為多樣化教學常常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學生對世界好奇心比較強,多種多樣的體育器材能夠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且能夠將單一的體育項目變得多樣化。學校應該加大對體育教學事業(yè)的投入,根據需求定期采購和維護相應的體育器材,并派送體育老師赴先進學校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熟練掌握各種體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通過自我吸收后結合實踐經驗轉化成適應學校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多以競技體育為主,枯燥乏味,不易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進體育器材后,學生和老師通過共同探索新的課程方式加強了溝通交流,豐富了教學內容,在增加樂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師生的參與度。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體育器材的推廣使用勢在必行,小學生在學校和老師的帶領下在課堂中感受科技的進步也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
適當?shù)母傎惢顒樱环矫婺軌蚧钴S體育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小學體育老師應該深入了解每個孩子好動貪玩的天性,充分利用他們爭強好勝的小心思,教育學生領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賽事精神,多多組織各種比賽,如一對一的個人賽、幾人一組的小組賽、班級對班級的集體賽等等。比賽時,既有學生作為參賽選手,又有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計時、維護賽場秩序等后續(xù)工作,其他人作為拉拉隊有序的加油鼓勁,下一場比賽再進行相應的角色轉換,使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完成比賽的同時,又全方面得到了鍛煉。通過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鍛煉,使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乃至以后參加工作之后,都能坦然面對困難,迎難而上,樹立自信,更好的立足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