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仙人渡鎮(zhèn)白鶴崗小學 湖北襄陽 441803)
縮寫句子就是將“繁茂多葉”的長句縮短為只有“樹干”的短句,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要意思。對小學生而言,縮句教學有助于他們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檢查句子是否完整,通順。這也是在為中學階段劃分句子成分奠定基礎。然而,在沒有學過詞性與句子成分之前教學生縮句子,似乎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對照。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為了讓學生明確縮句的要求,我給學生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把一個意思準確、具體的句子縮成了一個意思簡潔的句子。就像砍掉一棵綠樹成蔭的樹枝,只保留它的主干??s寫句子從形式上看是句子變短了,但主干是樹木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內容上應保留句子的主要意思。這一生動形象的比方使學生很容易就弄清了要求,縮句時就會有的放矢。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三種不太成熟的方法。
一般來說,在需要縮寫的句子中,通常有一些標志性的詞,例如:的、地、得、在、像、從等等。遇到這些標志詞,我們先找出來做上記號,再看跟他們緊密相連的詞是什么。具體的來說,“的”和“地”從它的前面找相聯(lián)的詞,其它幾個標志在它的后面找,最后把標志詞及與之緊密相連的詞一塊兒去掉,就得到了句子的主干。如:
(1)她的眼睛出神地盯著打開的書。先找到三個標志詞“的”、“地”、“的”作上記號,再找到與之緊密相連的詞,“她”、“出神”、“打開”,最后去掉“她的”、“出神地”、“打開的”,句子縮成:眼睛盯著書。
(2)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地 從我們家門前走過。先找的標志詞“的”、“地”、“從”,再分別在標志詞“的”、“地”的前面和標志詞“從”的后面找到與之緊密相連的詞“取水”、“絡繹不絕”、“我們家門前”,最后將這些詞一起去掉,就得到句子的主干。
縮為:人走過。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巧妙地繞過詞性與記者成分的障礙達到縮句的目的。
運用這種方法縮句簡單、容易掌握,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見到這些詞就絕對地當作標志。如“的”、“地”和“得”是多音字,只有在它們讀輕聲(作助詞時)才可以視作標志否則不能視為標志。
找標志法雖然簡單,容易掌握,但只能用于那些有標志詞的句子,在那些沒有標志詞的句子面前則顯得無能為力。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語感抽筋法。所謂語感抽筋法,就是通過反復讀需要縮寫的句子,借助語感直接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從而達到縮寫句子的目的。下面舉例說明:
(1)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奧地利作家茨威格。
我們通過反復讀,可以領會到這個句子是說一個人邀請另一個人,參考原句,我們可以縮為:羅丹邀請收茨威格。很自然地去掉了“法國”、“大雕塑家”、“奧地利”、“作家”四個詞。
(2)淘氣鬼小剛一口氣喝了三瓶哇哈哈。
我們通過反復讀,領會到這個句子是說誰喝了什么東西,參照原句,這里的“誰”是小剛,喝了什么東西,喝了娃哈哈,最后我們用語感抽筋法,可縮為“小剛喝了娃哈哈”。
在實際的縮句練習中學生很容易犯沒把句子縮到最簡潔的毛病。而且在需要縮寫的句子中,很少有只用標志法就可以縮到最簡潔的情況,對意思非常具體的長句子,學生憑借語感抽筋法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對剛才的兩種方法綜合運用,既標志語感綜合法這可以說是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方法,就是先用標志法去掉“大樹”部分枝葉,然后用語感抽筋法“清掃”“砍漏”的枝葉,最終達到保留主干的目的。下面舉例說明:
(1)性格古怪的大花貓有時候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先用標志法去掉“性格古怪的”和“在稿紙上”,句子縮成:大花貓有時候踩印幾朵小梅花,再用語感抽筋法去掉“有時候”和“幾朵”,最后縮寫為:大花貓踩印小梅花。
(2)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先用找標志法去掉“了不起的”、“無比幸福的”、“在一起”,句子縮為“這對父與子緊緊擁抱”,再用語感抽筋法進一步縮為“父與子擁抱”。
在學生掌握了縮句方法縮寫句子以后,提示他們讀一讀縮寫的句子是否通順,是否符合我們說話的習慣,以便檢驗縮寫是否正確合理。具體方法是用最簡單的句式來檢驗。比如:誰在干什么,什么怎么樣,什么是什么、誰怎么樣等。
1.縮句時要不要保留補語。
2.去掉狀語。
3.“著了過”充當時態(tài)助詞時能不能刪的。
4.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語。
5.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謂語。
6.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結構。
7.連句中的謂語動詞在縮略時必須保留在后備箱中。
8.當復合短語用作主語或賓語時,表示這種人或事物的主詞可保留在簡短的句子中;如果復指短語本身很短,也可以將整個兒復指短語保留在主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