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城南幼兒園 江西上饒 334600)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做一個聰明的音樂教師,課堂上揚長避短,使學生能夠愛上音樂課??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可以激發(fā)人對生活的向往與渴望,激發(fā)對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音樂教師從第一節(jié)課起,言行舉止就要散發(fā)著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深沉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在上課時,教師要做到精神飽滿,尤其是上課的前十分鐘,教師一定要用語言或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識上的平等,而不應居高臨下,整天牽著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師情緒化的傾瀉對象,他們也有尊嚴,他們不喜歡老師經(jīng)常用命令式的口氣跟他們說話。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就應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說怎么辦?”一類的話語,這樣,既尊重了孩子們的意見,又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和思考的興趣。在練習演唱歌曲的時候,老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級教學時老師應多給孩子一些親密的語言與動作。當他們表現(xiàn)出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摸摸他們的頭,貼貼他們的臉,說一聲“你真棒!”;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拍拍他們的肩,說一聲“要加油!”。我們要讓低年級的孩子感覺我們像媽媽,讓高年級的學生感覺我們像朋友。總之,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課堂氣氛,把關愛和笑容留給學生,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給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奮斗,催人進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及時肯定、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積極的評價是一方對癥的好藥,幾乎所有人都喜歡被人夸獎的,而且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或維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評價。特別是在學生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們做教師的就應該適時的鼓勵并給予最大的幫助,只要學生有一丁點的進步便給以肯定,而這種鼓勵不僅僅是在課堂之上,也體現(xiàn)在學生的課外興趣活動上。
學校音樂教育,要把社會音樂教育納入自己的視野,把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音樂生活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我們應該盡一切可能給學生提供各種類型、風格多樣的音樂體驗,盡力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具有音樂審美鑒別能力的音樂聽眾。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讓學生真正領悟音樂的美,創(chuàng)造美的音樂,民族音樂是必上的一課。然而,對于現(xiàn)今中學生,似乎流行音樂或者具體說是流行歌曲離他們更近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并熟悉他們喜歡的音樂,哪怕是那些不良的。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朋友,進而更準更快地替他們去除糟粕,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若自恃清高,和學生們來個楚河漢界,互不相干,只能讓學生敬而遠之。
音樂課有不同與其他學科課的特點。學生往往不滿足于安安靜靜地聽音樂或是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而是更喜歡用動作來補充。邊唱邊跳邊表演,動靜結合,相輔相成。在教學《共同擁有一個家》時,學生會唱后,我安排同桌合作創(chuàng)編,一個演布娃娃,一個演小朋友,進行表演唱。學生邊演邊唱,將歌曲的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創(chuàng)編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拓展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滿足了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并使情感體驗變得更加強烈深刻,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審美體驗。
總之,不管我們老師在給學生上哪一種形式的音樂課,都不能忽略學生的感受,不能小看了學生,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如果我們也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又怎么會不主動去探索音樂的知識與欣賞音樂的美感呢?最后我想說,作為音樂老師的我們應克服一切困難,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用自己的熱情去給學生上好每一節(jié)音樂課,用心靈唱出最美的音符。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就會做得更好,學生就會更加的愛上我們的音樂課,當然還要聽取廣大教育者的意見和指導,才能讓我們的音樂課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