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廣播電視大學 黑龍江雙鴨山 155100)
“語文味兒”是語文課程本質(zhì)屬性的自然外顯和形象演繹,那么“語文味兒”就是與語文課互生共存的整體,一堂語文課就必然應當有“語文味兒”。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可采用以下做法:
即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誦讀,教出對語言的敏感,包括對文體、語體和字、詞、句的敏感。葉老講:“至于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薄岸嘧x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薄靶抡n標”也特別重視朗讀,強調(diào)“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傊?,“語文教學,以讀為本。”“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只是課,不是美的語文課,語文課,老師必須與學生一起美美地聽,美美地讀”(余映潮語)。朗讀可以把文本無聲的文字變?yōu)橛新暤恼Z言,把文中靜止的感情變?yōu)檎媲閷嵏?,把人帶進文本情境中,毫無障礙地接受課文內(nèi)容的熏陶感染。因此,語文課上要書聲瑯瑯,書聲瑯瑯本身就是“語文味兒”的重要體現(xiàn)。
我們的課堂教學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而教材(文本)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罢Z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 因此,我們要善于鉆研教材,從內(nèi)容中挖掘教學資源,尋找聽、說、讀、寫綜合實踐的契合點,對此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比如要善于抓課文中的“空白”以深入品味。課文中的“空白”是指課文中某些內(nèi)容概括寫或有意不寫,留給讀者聯(lián)想、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在新教材中留有許多這樣的空間,為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發(fā)散學生的想象,讀“厚”文本,讀“出”語文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這種“空白”往往存在于詞、句、段,甚至標點中。如《故鄉(xiāng)》一文閏土語言描寫中的多處省略號就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可以品味出閏土前后言語及性格的巨大變化。
“一個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絕不是靠掌握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而主要靠感受、領悟、體驗。” (1)巧用語言手段。也就是教師的語言感染力、激發(fā)力與其他方面的表達技巧,如教師的朗讀、講析,過渡語及課堂評價語言的生動運用,多采用規(guī)范生動的書面語,常引用詩詞名句,時不時發(fā)點精辟的人生哲理,穿插一些機智的幽默風趣。(2)巧用組織手段。即教師的調(diào)動手段,或者說是課中活動形式的組織與安排,如獨立閱讀、小組交流、分組辯論、師生共議、集體朗誦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參與其中,學在其中。(3)巧用資料手段。就是用擴展的方式、引入的方式、穿插的方式,適時適當引進課外文字、掛圖資料及文學、藝術、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資料,以開發(fā)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展延伸知識面,達到觸類旁通之效。(4)巧用活動手段。即多開展諸如征文、演講、朗誦、辯論、講故事,甚至是辦墻報、校刊,手抄報等語文性活動。這些活動本就是一種或幾種語文能力的實踐運用,實踐性強,形式又生動活潑,能夠切實訓練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能力。四種手段的巧妙運用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其感受到濃濃“語文味兒”。
語文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魅力主要來源于其蘊含的豐富情趣和意味。充當交際工具的語言符號只有內(nèi)含著情感才會耐人尋味;人類文化古今中外,時空距離不謂不大,但正是因為內(nèi)含著情感,才會有超越時空的共鳴。而語文教學只有以情動人,教師才會教得生動,學生學得有勁,否則教師“言之無物”,學生只能“味同嚼蠟”。(1)課前激趣,鋪墊氛圍。精心設計課前導入,或以作者不尋常的經(jīng)歷感動人,或以主人公不平凡的事跡激勵人,或以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啟發(fā)人,或以社會上不一般的案例打動人。(2)深情范讀,帶進氛圍。喜則聲高氣昂,怒則聲疾氣足,憂則聲低氣緩,愛則聲柔氣徐。文章的情感,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深情的朗讀中飛入學生的心靈。(3)調(diào)動積累,融入氛圍。《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不過,學生積極的情感活動并不是可以自發(fā)而深刻地進行的,必須經(jīng)過有效的強化才能得以充分開啟??梢砸龑W生追憶往事,回憶看過的相關的書籍或影視,調(diào)動學生以往積累的情感體驗。再引導學生談談感受,說說想法,在推波助瀾中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學生形成最佳情緒狀態(tài),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進行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進而促進理解與感悟,提升語文素養(yǎng)。(4)精彩品析,升華情感。勾畫優(yōu)美詞句,反復誦讀,品味其中的美。還可將讀、畫、思、品、寫相結合,教師相機誘導,充分體會用詞的美妙之處,盡情分享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相信觸及心靈的情感激發(fā)必能讓師生共同品味到“語文味兒”之美。
總之,“語文味兒”應該是語文課程本質(zhì)屬性的自然外顯和形象演繹,是貫徹“新課標”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一堂語文課就必然應當有“語文味兒”。雖然語文課上出“語文味兒”的課堂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但它應當成為我們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自覺追求,并且是最高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