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峰
(吉林省白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吉林 白城)
特殊兒童是社會上的一類特殊群體,需要受到來自于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這些兒童在生理、智力、心理等方面和正常的兒童有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的表現(xiàn)極為廣泛,比如智力低下、感官失調、情緒失控、肢體殘缺或殘疾,行為或語言不可控、不協(xié)調等,包括在發(fā)展程度上低于正常水平的兒童,也包括在發(fā)展程度上高于正常發(fā)展水平的兒童,還包括具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兒童。特殊兒童也是兒童,正因為其在發(fā)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更應當受到我們的重視,受到我們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保證特殊兒童能夠像正常兒童一樣接受到比較完善的教育,是體現(xiàn)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體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建立健全特殊兒童教育保障體系,就顯得有更大的必要性了。
想要保證特殊兒童教育保障體系建設的切實、有效進行,首先必須保證國家的支持、社會的關注,這就要求國家必須以行政手段介入特殊兒童教育保障體系的建設工作,對整個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首先,需要建章立制,以法律的形式對特殊兒童教育保障體系的構建提供堅實的保障,比如可以擬定并出臺專門針對特教事業(yè)的特殊教育法律,保證特殊兒童可以接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還要保證特殊兒童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供應,增設特殊兒童教育學校,為這些特教學校配備足夠的教育教學設備,選拔優(yōu)秀的、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具有較強的榮譽感和愛心的教師充實到特殊兒童教師隊伍中來,保證特殊兒童教育體系的良好建設基礎。其次是要做好過程性的保障工作,也就是制訂一系列的針對特殊兒童教育教學活動的制度、法規(guī)、章程,并對整個特殊兒童教育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深入、及時的監(jiān)督管理和控制,針對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采取有效策略進行彌補、完善、修正,保證特殊兒童教育的正常開展。最后,要對特殊兒童教育的教學效果進行科學、實際的評價,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注重教育的實際性和實效性,并將最終考評結果與學校、教師的考核掛鉤,保證特教事業(yè)的切實開展。
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必須要以高素質的教師作為主力軍,因此加大對特殊兒童教育學校教師的培訓力度成為保證特殊兒童教育工作扎實開展的必要措施。因為特殊兒童教育相比于正常兒童的教育來說,工作難度更大,工作更具特殊性,也就意味著特殊教育教師在心理、思想等方面承受的壓力也就更大。所以一方面需要對特殊教育教師進行心理壓力的疏導,保證特殊教育教師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加大對特殊教育教師工作的支持力度,減少針對特殊教育教師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待遇,提高崗位津貼,讓特殊教育教師的高壓力教育教學工作能夠獲得更加豐厚的回報,避免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出現(xiàn),避免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熱情喪失,提升特殊教育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保證特殊兒童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高效開展。
特殊兒童教育保障體系的構建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因此必須保證社會支持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才能促使特殊兒童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首先,需要倡導全社會都關注特殊兒童教育事業(yè),讓全社會都形成接納特殊兒童、關愛特殊兒童教育的良好觀念,為特殊兒童教育事業(yè)的開展構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其次,需要聯(lián)合社會上的醫(yī)療機構、醫(yī)療衛(wèi)生器材生產企業(yè)、康復中心等各大公司企業(yè)關愛特殊兒童。最后,加大社會、正常兒童教育機構、特殊兒童教育機構之間的密切合作,實現(xiàn)資源共享,進行優(yōu)勢互補,整合教育教學資源,促使特殊兒童教育保障體系建設的深入開展。
總而言之,不斷加大特殊兒童的教育保障體系建設力度,是一項關乎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和諧繁榮的重要問題,也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應當不斷加大力度,深入開展特殊兒童的教育保障體系建設,為特殊兒童構建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環(huán)境,為國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和諧社會的興建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