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蘭
古陌嶺上有一個大洞,深不見底。相傳古陌嶺下有一條陰河,直通東海,而這個大洞,是直通陰河的。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年景,陰河里的水不滿,不會從這個洞往外溢。如若連續(xù)下大雨的時間太長,或者別處的大水沖了龍王廟,東海龍王發(fā)起脾氣來,東海的水往陰河里倒灌,陰河里的水猛漲,就會從這個口子泄出來,這時,古陌嶺就會暴發(fā)山洪。
南村因為背靠古陌嶺,地勢北高南低。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山洪暴發(fā)時,洪水從古陌嶺奔涌而來,其巨大的威力能推倒屋宇,沖垮田地,掀翻樹木,甚至將村莊夷為平地。事實上,南村南面的寬闊平地,就是千萬年前從古陌嶺傾泄的山洪裹帶泥石流沖積而成的。
有一年春夏之交,南村一帶一連下了四十天雨。若天上的水也像人間一樣,是積聚在大海里的話,那么,這天上的海一定是漏了一個洞,水都從這個洞里傾盆而下了。
連續(xù)的大雨把南村的山塘、水庫都灌滿了,平時只跳躍著叮咚的流泉的山澗和小溪都變成了大河,渾黃的濁水整日整夜咆哮不止,像一條條發(fā)怒的巨龍。而雨,依然沒日沒夜地下著。
有經(jīng)驗的老輩人看到這情形,都知道古陌嶺下面陰河里的水一定早就滿了,山洪隨時會來。所以,南村的人組織青壯年,輪流看守山塘、水庫,仔細(xì)察聽古陌嶺的動靜。尤其是晚上,大家都不在屋子里睡覺。老人孩子們已經(jīng)被安置到石峰山上面的仙人洞,暫時避雨。因為石峰山滿山巨石,古陌嶺沖下來的洪水是沖不垮它的。
第四十一天拂曉時分,在南村最北邊巡查的一個小伙子,在四圍嘩嘩的雨聲和溪澗里山洪的咆哮聲中,聽到了一個沉悶的、轟隆隆的聲音,他感到大地在發(fā)抖。小伙子立即敲起手中的銅鑼,通知大家撤離:
“發(fā)大水啦!大家快上山呀!”
南村的老人、婦女和孩子都上山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青壯年。他們腿腳快,體力好,水性也不錯。聽到當(dāng)當(dāng)?shù)蔫屄暫蛥群奥?,大家都往石峰山上跑。有人一邊跑,一邊回頭看,只見滔天洪水從古陌嶺傾泄而來。洪水所到之處,房屋轟然倒塌,大樹被連根拔起。
轉(zhuǎn)瞬之間,南村人熟悉的南村不見了,四顧只看到一片澤國。到處都是黃水滔滔,水中漂著屋頂、樹木,或者被水淹死的牲畜的尸體。
南村組織起一支由精壯小伙子組成的救援隊,手持長篙和繩套,沿著水淹不到的山坡,跟著大水往南跑,一直跑向南村南面的涸澤湖。他們是想看看有沒有人落水,若有人落水,可以及時施救。
小伙子們一直跑到涸澤湖。眼前的涸澤湖至少是原來的四倍,以前是村莊的地方,現(xiàn)在都變成了水域。他們在洪水中救起了三頭豬、一頭牛,還有一條大蟒蛇。豬和牛仿佛被嚇傻了,被大家救起以后,瞪大眼睛,一動不動。蟒蛇好像根本不需要別人救,把它撈上岸,轉(zhuǎn)眼之間它又游進(jìn)了水里。
突然,他們看到在滔滔的洪流中有一棵樹,樹上坐著一只貓,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最先看見男孩的小伙子趕緊扔出一條繩索,牢牢套住那棵樹,又有三四個小伙子立即撲進(jìn)水中去救人。小伙子們腰上扎著粗麻繩,麻繩的另一頭緊緊地攥在岸上同伴的手中。
他們救下了那個小男孩和他的貓。
原來,這個小男孩并不是本地人,而是山外來的補鍋匠的兒子。補鍋匠挑著補鍋的擔(dān)子,走村串巷,帶上孩子做伴。昨天他們才從山外來,看到下雨,就沒有忙著進(jìn)村來找生意。他們想到村邊一戶人家去借宿,卻發(fā)現(xiàn)那戶人家沒有人。找了好幾戶人家都是如此。他們不知道因為害怕古陌嶺的大水,南村的人都搬到石峰山的仙人洞去了。眼看天黑了,雨又下得那么大,他們就在一戶人家的屋檐下?lián)伍_一塊油布,臨時住了下來,想等第二天天亮以后再去找人。
因為白天勞累,男孩和他的父親都睡得很沉。若不是他家的老黑貓,這父子倆就會在睡夢中被大水沖走,喂了魚蝦。
這黑貓原是一只暹邏貓,跟著補鍋匠已經(jīng)十幾年了。它是補鍋匠在路上撿到的一只流浪貓。
這補鍋匠一年到頭走村串巷補鍋,錢沒有掙幾文,寶貝倒撿到兩樣。先是撿到了這只黑貓,后來又撿到了一個男孩。男孩當(dāng)時正出天花,估計他的親生父母以為他沒救了,又不忍看他死在自己懷里,便狠心將他棄在路旁。那天補鍋匠帶著黑貓正好挑著擔(dān)子經(jīng)過。黑貓最先發(fā)現(xiàn)了棄在路邊的男孩,蹲在那兒喵喵叫。補鍋匠隨即放下?lián)?,將病得奄奄一息、哭聲微弱得如同小貓叫的男孩撿起來,放在自己的挑子里?/p>
黑貓已經(jīng)很老了,是只老貓,老成了精。黑貓只要用眼睛看補鍋匠和男孩,就能把他們的心思讀懂。男孩和補鍋匠只要看著黑貓,也能讀出黑貓想說的話。尤其是男孩,他的耳朵能聽懂黑貓的話,他說的話,黑貓也能聽懂。
洪水到來之前,老貓已經(jīng)感到了危險,它拼命喵喵叫,想把補鍋匠和男孩叫醒??墒撬麄兯脤嵲谔亮?,黑貓喊破了嗓子也沒能把這父子倆叫醒。黑貓只好揮起爪子,在男孩的胳膊上抓了一把。黑貓銳利的爪子抓破了男孩的衣服,刺進(jìn)了男孩的皮肉。男孩尖叫一聲,被刺痛驚醒了。男孩的尖叫又把補鍋匠驚醒了。他們猛地從地上跳起來,跑出油布帳篷。
天才蒙蒙亮,雨還在嘩啦嘩啦下著。他們發(fā)現(xiàn)黑貓飛快地爬到了屋前的一棵樹上,朝他們揮舞爪子,意思是讓他們也快點爬上樹。幾乎就在同時,他們聽到了房屋倒塌的聲音,洪水已經(jīng)洶涌而來。補鍋匠立即抓住男孩,將他推到樹上,而他自己卻來不及上樹,被洪水卷走了。
后來,樹也被洪水推倒了。但黑貓和男孩緊緊地抱著樹,死不松手。他們被洪水推著,隨波逐流,一直向南漂,終于被南村的人們救上了岸。
洪水過后,雨終于停了,大水也開始退去。撤離到石峰山上的南村人又搬回村子,開始重建自己的家園。
男孩和他的貓也留在了南村。
村民們給自己建房的時候,都會多伐一棵樹,多準(zhǔn)備些磚頭和瓦片。當(dāng)他們把房子建成以后,多余的木頭、磚頭和瓦片無處可用,正好可以送給男孩建房子。男孩感激萬分:“謝謝叔叔伯伯,謝謝你們送屋梁和磚瓦……”
“謝我們干嘛呀?我們要謝謝你才對呢,謝謝你幫了我們一個大忙?!蹦洗迦苏f,“這全是些多余的東西,我們要是留在院子里,既占地方,又沒有用,全是浪費。如若把它們?nèi)拥?,又覺得怪可惜的,給你用正合適?!?/p>
這就是南村人,明明是他們在幫你,還得讓你感覺是你在幫他們。
好心的村民們幫男孩建了一座房子,讓他在南村住了下來。
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這個男孩叫路生。這名字是補鍋匠給他取的,意思是說他是路邊的一條小生命。
路生從小跟著補鍋匠做手藝,吃的是四方飯,走了萬里路,特別能干。他雖然只有七八歲,但能自己照顧自己。他平時給村里人放牛、牧鵝,吃百家飯,晚上就回到自己家。因為有黑貓做伴,他并不覺得孤單。
黑貓原來就跟著補鍋匠。如今跟路生在一起又有十來年了,已經(jīng)是一只非常非常老的老貓。這老貓感覺到自己的大限快要來了。它知道路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親人,它擔(dān)心自己死后,路生孤單,因此,它想要在臨死之前給路生找個伙伴。這個伙伴要對路生足夠忠誠,還要足夠強大,能夠保護(hù)路生。
黑貓一有空就在村子和山林里轉(zhuǎn)悠,仔細(xì)觀察所有的動物,看看有誰適合在它死后,接替它的位置,陪伴和保護(hù)路生。
鳥兒會唱歌,但是,它們太弱小了,它們只會讓路生照顧,不會照顧路生。
狗雖然足夠忠誠。但是,黑貓不喜歡狗,特別瞧不起它們那一副討好和諂媚的樣子,而且狗還特別貪吃,碰上肉骨頭便忘記了一切,關(guān)鍵時刻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有一天,黑貓在山上碰到了一條蟒蛇。
蟒蛇平時喜歡在山洞里睡覺,肚子餓了才會爬出來覓食。
這一天,黑貓看到蟒蛇從洞里爬出,爬到洞口時,蟒蛇把舌頭伸出來,攤在地上,身子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蟒蛇吃東西是沒有刷牙習(xí)慣的,嘴巴里的氣味實在不敢恭維。聞到這些氣味,螞蟻們以為是一塊爛肉,高興極了。最先發(fā)現(xiàn)這塊“肉”的螞蟻發(fā)出信號,召來了眾多螞蟻,它們想把這一大塊“肉”給搬到洞里去。
螞蟻越來越多,黑壓壓的一大片,把蟒蛇的整根舌頭都堆滿了。為了齊心協(xié)力把這一大塊“肉”搬回去,螞蟻們一邊干活還一邊唱歌:
“一只螞蟻來搬肉,搬來搬去搬不起;
兩只螞蟻來搬肉,身體晃來又晃去;
三只螞蟻來搬肉,輕輕抬著進(jìn)洞里……”
螞蟻們盡吹牛,三只螞蟻怎么抬得起一條大蟒蛇的舌頭呢?它們現(xiàn)在大約有一萬只螞蟻都抬不動呢,不僅抬不動這塊“肉”,突然,這塊“肉”動了那么一下——大蟒蛇把舌頭往嘴里一縮,一萬只螞蟻全都進(jìn)了大蟒蛇的肚子,成了它的開胃菜。
黑貓在一旁看著,心想:大蟒蛇這家伙夠聰明,也有的是力氣,能把比它自己大得多的東西都吞進(jìn)肚子里。
作為一只見多識廣的暹邏貓,黑貓記得在自己的故鄉(xiāng)暹邏,自古就有用蟒蛇當(dāng)保姆的傳統(tǒng)。大蟒蛇雖然力氣大,只要和人建立了感情,性格非常溫順,連照顧小嬰兒這樣的事都能夠做。而且,蟒蛇的壽命比貓和狗長多了,能活上百年。如果有這條大蟒蛇陪著路生,老黑貓也就放心了。
大蟒蛇除了吃螞蟻之外,平時吃得最多的是老鼠,這一點,跟貓有共同之處。
所有,有一天,當(dāng)老貓覺得自己再也沒有力氣的時候,它來到大蟒蛇住的山洞口,和大蟒蛇商量:
“朋友,我要請你幫我一個忙?!薄笆裁疵??”
“我要請求你把我吃掉?!?/p>
大蟒蛇嚇一跳:“你都叫我朋友了,我怎么能吃你呢?況且我不吃貓?!?/p>
“但你愛吃老鼠。我也愛吃老鼠。我吃了一輩子老鼠,我的肉有老鼠味?!崩县堈f,“我已經(jīng)老了,你不吃我,我也會死。你吃我,我還可以變成你的營養(yǎng)。你吃了我,你才能幫我照顧路生呀。作為一只暹邏老貓,我已經(jīng)有了一點魔力,路生說的話,我能聽懂,我說的話,路生能感應(yīng)到。你吃了我,我就能把我與路生的感應(yīng)力轉(zhuǎn)移給你,到時候,你也能聽得懂路生的話,路生也能感應(yīng)到你的話。”
于是,大蟒蛇答應(yīng)了老貓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