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 張鴻潤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語文教材的價值,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因為語文教學的內涵十分的豐富,其中有大量的教學內容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辨別善惡是非,小學階段教師的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有效地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最大的價值,發(fā)展具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我們可以嘗試從這樣一些方面來著手。
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為了真正的做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下良好的榜樣,因為我們應該認識到,小學生的年紀很小,他們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他們對于事物的判斷依據(jù)往往是教師的評判,對于一個事情的好壞,也以教師的判斷為準,教師的行為被默認成為都是正確和好的,學生也會有意識的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從這個角度來講,德育教育其實是比較輕松的,只要教師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樹立榜樣,學生就會自然地進行模仿,甚至無需專門刻意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個教學難度是最大的,因為教師也是人,教師也會出現(xiàn)松懈的情況,在課堂的過程中,教師的無意的行為可能就會給學生樹立起一個壞的榜樣,所以,德育教育對于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是有著極大的要求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注意自己的行為,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行為,要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和藹可親,用微笑和鼓勵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解決問題的時候多鼓勵學生,有意識的和學生分享和交流,給學生和藹可親的印象,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在和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應該主動的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和他人友善的進行溝通和交流。
小學語文教材內涵豐富,其中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運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教師可以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內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利用教材來幫助學生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對語文教材的內容的解讀,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去解析文本,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有效的結合到一起,可能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整合德育教育就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這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著力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用這個方式進行教學,對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比如說教學《示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那就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作者即便是死去了,也想要看到王師北定中原之日,看到收復祖國的大好河山,這樣的拳拳愛國之心,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對象,為了強化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收集相應的視頻資料來播放給學生,視頻資料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當時的社會情景,也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往往能夠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必須要持之以恒,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因為我們要認識到,學生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進行課堂學習,但是學生也會回家,也會受到社會上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雖然能夠對學生提供一些好的影響,但是學生在課后仍然會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的影響,所以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是持之以恒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每節(jié)課上都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檢查,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明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這樣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德育教育對于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教師應該認識德育教育和小學語文教學不是相互影響的。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能夠整合在一起取得“1+1>2”的效果,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探索,如何科學的利用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受到高質量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