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紫陽中學 江西上饒 333200)
在高中階段,英語學科不管是站在應試的角度還是素質教育的角度,都是極為重要,它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和今后的發(fā)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來看,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的確忽略了學生的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德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從素養(yǎng)培養(yǎng)入手。[1]
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基于應試和素質教育的最佳選擇,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和形成,可以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在應試階段取得較好的成績,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水平,釋放學習力。除此之外,在高中階段英語作為應試學科,學生可能比較重視,但是僅僅是建立在得分的基礎上,對于英語的實際運用都是不夠的,簡而言之就是啞巴英語,所以在素質教育層面上,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學習能力。[2]
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因此,英語教師首先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因為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本質上更是一門實踐的藝術,特別是用最簡單的語言講出最復雜的語言規(guī)律的能力。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而且要有出色的教學能力,更要有豐富的文化背景儲備。這樣,教師才能以自身的學習核心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3]
高中階段的學習本身就比較乏味,英語學科又是語言學科,使得學生在本能上就比較排斥,所以我們應該在平時教學中,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我平時教學中,一般就會成立英語角,上課的時候,經常請同學們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設置話題,讓學生用英語交流,發(fā)表自身的意見,相互交流。上課的中途休息時間或者平時課余時間,會經常帶學生看英文電影,在這樣的多樣化教學形式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大多是“填鴨式”,強制性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者是生搬硬套,目的主要是提高“升學率”,提高“分數”,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壓力大,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努力創(chuàng)設緊密聯系真實生活和社會實際的英語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為教學所營造的英語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對學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參與課堂,敢于和教師們進行交流,能夠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自身想法和觀點,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思考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英語的學習也是語言的學習,是文化的學習,所以在本質上說,應該和中文學習是殊途同歸的,即核心思想是一樣的,所以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就應該擴大閱讀,學習語言文化,語言的學習歸根結底還是運用,但是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明白,在當前的視角下,學生的語言文化還是比較薄弱的,還是拘泥于應試,所以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媒體、報紙雜志等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生活習慣等,使他們近距離的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識,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有利于他們文化品格和文化認同感的形成。
在進行高中的英語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應該聽過常規(guī)化的教學,如同中文教學一般,在中國的教育實際中,很多學生的中文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的學習,更多的時候是通過德育的滲透,所以,在高中階段的英文學習過程中,老師也應該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德育教育融入在一起,這樣的教育才具有真實性,不能為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去制定特定的課程。比如在英文教學中,從簡單的表達方式,語言文化,區(qū)域文化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教學,其實既可以滲入德育思想,也可以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在當前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我們老師應該清楚的知道,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和意義,更應該清楚的知道,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就需要結合什么樣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在目前的國際化交流頻繁的今天,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社會需求出發(fā),契合英語學科的素養(yǎng),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