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潭橋小學(210000)
繪本的語言生動簡練,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閱讀;同時,它蘊含著豐富的習作教學資源。因此,以繪本作為范文來指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是習作教學的一個重要路徑。那繪本的范文價值有哪些呢?怎樣用繪本為范文來指導學生寫作呢?
許多優(yōu)秀的繪本故事取材于兒童真實的生活,并多以兒童視角為基點,遵循兒童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更能引起兒童的共鳴。如,《大衛(wèi),不可以》,描繪的是兒童生活中常會出現的不正確、不合理的行為。有一張圖片畫的是大衛(wèi)一邊洗澡一邊玩玩器,水龍頭沒有關,水從浴缸中溢出來,流得滿地都是,浴缸里還有很多的玩具。學生看了圖片就仿佛看到了自己,更會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中類似的事情。繪本故事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的生活經驗再現。
繪本作家松居直說:“圖畫書擁有著孩子們用‘啊,我的世界’這種親切感就能走進去的世界?!庇美L本作為范文來指導學生習作就如用孩子自己的生活這把“鑰匙”打開他們習作的世界大門,打通了學生生活和習作的通道。
繪本中的圖畫直觀形象,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同時畫面充滿故事性,飽含豐富的情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如,《菲菲生氣了》有這樣一段話:“菲菲玩得正高興時,她的姐姐用力奪走了大猩猩,而媽媽還在幫姐姐說話。此刻,菲菲生氣極了?!蓖瑫r,配有圖畫。讀到這里,有的學生眼睛瞪得圓圓的,臉上露出憤怒的表情,仿佛自己就是菲菲,迫不及待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敖憬阍趺纯梢詠y搶別人東西呢?”“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搶走,說都不說一聲,太沒禮貌了?!薄皨寢屖遣皇瞧?,她為什么幫助姐姐說話?”……
繪本是文學創(chuàng)作,除了有大量的圖畫之外,還有曲折的故事、生動的語言和精巧的結構等。繪本在結構設置、情節(jié)展開、語言表述、人物刻畫等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技法指導。這些技法經過教師的分類整合、增添刪減、精心設計后均能為習作教學所用。在兒童讀物中,講述父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這樣的角度和方式,描繪孩子對父親的熱愛和崇拜,真正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它以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繪了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這樣溫暖的觸碰與感悟,離不開繪本獨具匠心的精巧表達,離不開精妙的段落布局以及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的大量運用。
一篇好的范文不僅能讓學生在形式上做到模仿和遷移,還具有激發(fā)喚醒的功能,喚醒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激活學生的想象。繪本故事中一幅圖片配上一句簡短的話語,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讓學生產生無限的聯(lián)想。如《大衛(wèi),不可以》的繪本中,有一幅表達要講衛(wèi)生的圖畫。大衛(wèi)站在客廳,一身污泥,地板上留下了一連串的泥土腳??;大衛(wèi)的頭上還“長了”兩個小蘑菇和幾棵小草,下巴上還有一條小蚯蚓在扭來扭去。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在這之前,大衛(wèi)都做了什么?他在哪里玩的?媽媽看到大衛(wèi)這副模樣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繪本中的畫面雖是靜態(tài)的,但學生把這些貼近自己生活實際的場景進行描述時,靜態(tài)畫面就動態(tài)化了。這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使繪本妙趣橫生。
兒童是天生的想象家,但這樣的潛能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被激活。而繪本中有趣的圖畫、精練的語言、細膩的細節(jié)都為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如,《大衛(wèi),不可以》一書中有一幅圖——大衛(wèi)腳下墊著幾本書,伸手去夠桌子上的魚缸,魚缸里的小魚見此情景,眼神中流露出驚慌失措的神情,四處逃竄。觀察此圖后,筆者引導學生演一演,再現這個情境。演完后,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衛(wèi)會摔下來的!”“魚缸會重重地摔在地上,小魚沒有了家?!睂W生進入情境后,筆者進一步提問:“大衛(wèi)媽媽看到這個場景時會說些什么呢?她的表情如何?”學生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媽媽雙手叉腰,眼睛睜得圓圓的,頭發(fā)都豎起來了。”……在情境中,學生大膽地進行了想象和表達。
以繪本作為范文的習作教學中,教師適時、恰當地再現繪本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讓學生一步步地走進故事,把自己當成故事的主人公,與書本對話、與自己對話,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促使他們把內心的情緒、情感轉化為口頭語言。說是寫的基礎。大量的口頭語言表達、深度的情感體驗,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充分條件。
繪本故事的語言精練流暢、句式統(tǒng)一。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學習繪本獨特的語言表達形式。如,何捷老師在教學《讀繪本故事,模仿說話、寫話》時,他立足二年級的學生,關注故事語言,三次根據句子結構請學生來仿說。一是換詞模仿,把原句中的“煩”換成“難過”“討厭”等詞語,表現心情的無聊與郁悶;二是挑擔式句式模仿,感受語言的變化;三是看圖創(chuàng)意模仿,立足語言的句式結構——“小豬先做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看圖說話。教學中,何老師妙用繪本的語言,使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同時進行了思考、遷移、表達,使繪本語言成為習作教學的腳手架。
很多繪本故事在結構上都有其獨特的地方。如,《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有這樣的句子:“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頭上?”“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边@樣的對話結構貫穿整個故事,并促進人物的對話和故事情節(jié)的開展。像這樣獨特的表達還有很多。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圖片、文字等方式呈現這樣的結構形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并遷移故事的結構。這樣,有助于學生寫文章時進行合理的謀篇布局。
《猜猜我有多愛你》是一本經典的繪本讀物。書中,小兔子說:“我愛你,就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么遠?!蓖脣寢屄牶蠡卮鸬溃骸拔覑勰?,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毙⊥米用空f一次愛媽媽有多深,兔媽媽都會在這基礎上增加一個程度。教學時,筆者提問:“小兔子還會怎么說呢?兔媽媽又會如何回答呢?”讓學生同桌合作,思考小兔子和媽媽的對話。要完成對話,既要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兔媽媽總是愛小兔子多一點,又要思考表達愛至深的途徑有哪些,同時把繪本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表達的語言,這樣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切言語形式都是思維的外在表達。只有這樣引導,才能將繪本的創(chuàng)作思維激活,使學生活學活用語言。
繪本的種類繁多。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在眾多繪本中進行科學的篩選,選擇適合學情、符合教學目標的繪本作為范文,同時注意范文在習作課堂教學中引入的時機。只有在學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時候,想弄明白而不明白,想表達卻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時候引入繪本范文,才能發(fā)揮范文的最大作用。
真正的習作,應關注、面向兒童當下的生活,而繪本就是兒童生活世界的一個反映。用繪本作為范文來指導學生進行習作實踐,能讓學生在寫文章既放飛了靈性,又張揚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