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梅琴(江蘇省常熟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江蘇 蘇州)
語文學科對于一個人的終身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挖掘語文學科的價值,掌握語文學科的學習規(guī)律,開展有效的教學,這才是一個優(yōu)秀語文教師應當努力追求的目標。語文閱讀學習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其綜合性強,有利于扎實學生的語文功底,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近年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較大困境,閱讀教學質量不容樂觀,教學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高中語文教師有必要積極探索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
高中階段的閱讀學習與小學、初中有所不同,要想提高高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應明確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標準,按照閱讀教學的標準展開有重點的教學活動,避免盲目閱讀教學。不少高中語文教師習慣性地根據(jù)經驗來展開閱讀教學,缺乏對改革之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和準備,導致閱讀教學效率低,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語文教師對高中閱讀教學的標準把握不到位,因而教學缺乏科學性,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如今,我國教學正在進行一輪新的改革,語文教師需要將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標準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和吸收,明確當下閱讀教學的要求,綜合分析該階段高中生的特征,適當改進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法,不斷拓展閱讀教學的內容,制定明確、科學的閱讀教學計劃,有步驟地深入閱讀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過去的語文閱讀課上,我們往往看到語文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學生坐在下面認真地邊聽邊做筆記,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教師嚴重忽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十分單一。21世紀的教育將“人”視為關鍵因素,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學習需求。單一枯燥的閱讀體驗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要豐富閱讀課堂內容,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開展豐富的閱讀體驗教學之前,語文教師要先做好調查,對學生的閱讀方式、閱讀習慣有所了解,再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活動,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讓學生重新認識語文閱讀的魅力。例如,語文教師可以設置朗誦活動、情景劇表演、故事講述、寫讀后感活動,學生閱讀完一篇課文之后,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來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語文閱讀學習有一個感悟、消化的過程,因此教會學生品讀文章的字與句尤為必要。語文閱讀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深刻,教師應慢慢將人文性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品讀文章中獲得啟發(fā)??偟膩碚f,語文學習有三個層次,逐步深入,從而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第一個層次,學生要掌握閱讀文章的基本內容;第二個層次,學生要理解品味閱讀文章,仔細分析字、詞、句、段;第三個層次,學生要吸收文章內容并學以致用。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品字讀句”的重要性,優(yōu)秀的文章中的字詞往往耐人尋味,字、詞、句中閃爍著思想的光輝,承載著生命的真諦,細細品讀字、句有利于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和能力,充分展現(xiàn)語文的價值與魅力。例如,高中語文蘇教版中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詩人用“熏黑”“失修”等詞語將各種意象的苦難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整篇文章中,詩人大量采用了“我是……”的句式,例如“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詩人將對祖國的深情揉進了字里行間,或熾熱,或悲愴,或凝重,一首雋永柔美的詩歌令人沉醉。
學生對閱讀教學課堂的評價將作為教師展開有效教學的重要參考,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發(fā)言討論的機會,尊重學生的想法,深入了解學生的課堂感受與看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關系著教師與學生,教學工作對于雙方的發(fā)展都有著深遠的意義,教師既在“教”也在“學”,只有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語文教師才能與學生平等相處,走近學生,聽取學生的教學評價與反饋,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活動。語文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感受,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提升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總之,高中語文教師應努力建設有活力、有效率的閱讀課堂,明確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閱讀課堂,增強閱讀教學的開放性、多元性和趣味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走進閱讀并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