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石洞小學 四川瀘州 646000)
美術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課程,要把這門學科教好,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習美術的興趣。最大極度地激發(fā)起學生學美術的欲望,點燃學生創(chuàng)作的火花,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啟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那我們在課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美術的興趣呢?
教師一方面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素材,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只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樂于接受。比如:我在教《神氣的大公雞》這課時,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讓每位學生去觀察大公雞的特征及其生活習慣,特別是走路的姿態(tài),然后在班上學學大公雞的各種樣子。等到上這一課時,請學生上臺表演觀察到生活中的大公雞的樣子,看一誰學的最像,學生紛紛舉手,踴躍參加,課堂氣氛濃厚。學生表演出了大公雞驕傲、漂亮、好逗、勤勞、勇敢,更突出它的神氣。緊接著讓學生自由討論:我心目中的大公雞。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每一個學生認真地嘗試著創(chuàng)作了擬人化的情景畫面。從完成作業(yè)來看,大部分學生的作業(yè)既有自己的想法,有綜合了其他同學表達的有意思的東西,畫面豐富、鮮活、生動。教師把畫得好的又有創(chuàng)作的典型作業(yè)收集起來進行展評。學生看畫,教師提要求,圍繞下面的內容去看:1.畫的內容好不好;2.位置是怎樣安排的;3.顏色用得好不好;4.該怎樣用筆和涂色的。對于學生的作業(yè),教師最好是當堂課及時進行講評,評出優(yōu)點,以熱烈的掌聲鼓勵,同時提出缺點,教師要以委婉的、風趣的語言進行指正,學生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于下一節(jié)美術課的期待欲望,對作畫的興趣余味猶在。
針對美術課的教學,教師正確的范畫,在課堂中占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時間的關注一件事,任何太難完成的教學任務,太過于復雜的教學過程,都可能導致學生對學習興趣的喪失。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中,教師要學會寬容和等待,要清楚美術教學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都培養(yǎng)成為藝術家。因此,應該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揮,允許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知識,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寬松、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huán)境。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教師可設計適合“優(yōu)、中、差”三種不同層次的彈性作業(yè)由學生自由選擇。比如:《美麗的春天》一課,先讓學生小組討論一下,春天有什么特點,教師可稍加點撥,然后讓學生可以畫人物或動物,也可以畫景物,還可以幾者兼顧;既可以畫天上的,又可以畫地上的,還可以畫水里的。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內容來,也可選擇兩個內容來畫,還可以選擇三個以上的內容來畫。通過不同作業(yè)的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比以前大有提高,多數學生最終都積極爭取完成一幅綜合性最好的作品。彈性作業(yè)的設計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按照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設計的,這樣的作業(yè)能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顯現,從而有效地保持和調動了學生學好美術的興趣和信心。
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有利因素,使學生受到長久而不間斷是藝術熏陶。除了在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發(fā)揮的培養(yǎng)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嘗試不同材料、顏料和工具的運用,體會藝術的多元化和綜合性。比如:樹葉、小石頭、貝殼、舊報紙、書本、包裝紙、紙盒、瓶子之類等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小東西,都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美術眼光和想象力的好素材,這些東西在學生的作業(yè)中卻被發(fā)揮得多姿多彩。比如:以《美麗的清晨》例,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一小東西,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可采用多元性、綜合性的創(chuàng)作方法。先把不同的水彩滴在畫紙上,然后從不同的角度用力吹氣,你就會發(fā)現色彩會流動、重合,由此就產生了抽象的圖形,形成豐富變化的底圖,再根據底圖在上面放點圓形的小石頭、貝殼等小東西,從舊書、舊報紙上剪下適合的圖案粘貼起來。總之要根據吹出底圖的形狀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一幅幅生動的、很有創(chuàng)意的作業(yè)就完成了。俗話說得好,環(huán)境造人,只有良好的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美術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的作業(yè)及時收起來進行展評,把一幅幅畫放在一排,學生看了自己的作品,會加倍增強他學美術的欲望,從而把畫畫得更好。對于畫得比較好的作品,教師還要經常口頭表揚,物質獎勵,學生有了一種前進的動力,想學美術的興趣就能大大的提高。
記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少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愿望。無論何時,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無濟于事?!痹谳o導作畫時,遇到這種情況,一小部分學生總是用手遮住作業(yè)不讓別人看,這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因為學生怕畫得不好,會遭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嘲笑。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應該先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比如:你畫得還不錯,看看這里畫得多好啊。還可以說,你畫得比前幾次都要好,如果照此下去,以后會畫得更好.......然后,教師再用委婉的語言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鼓勵他們多多修改。這樣,學生的作業(yè)得到了老師肯定,他心里也美滋滋的。所以,無論學生的天賦與潛質如何,只要給予必要的肯定和表揚,他們就會以愉快的心情主動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實踐證明,學生如果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學習,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由被動性變?yōu)橹鲃有?,學生的自覺性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心情好了興趣就來了。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觀察力以變得敏銳了,想象力也變得豐富了,從而學生就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前提下,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探討創(chuàng)新的路子,在美術教學中,要從知識、技能、情感等各個方面下功夫,努力探索出更為科學、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使每個學生都喜歡畫畫,從而更加喜歡美術這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