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梧州市龍圩第一實驗小學 廣西梧州 543199)
興趣對于孩子的學習效率有直接影響,在小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具有直接影響。其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點和重點,因此老師在課堂上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接受率,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保證教學效果。
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以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前提。在輕松的課堂上孩子可以和老師進行無拘無束的交流,從而實現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本來就不具備師生平等的條件,老師作為教學主體,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只能服從式學習,導致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影響。也正是傳統(tǒng)的這種教學模式,孩子在課堂上更容易緊張,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導致教學效果降低。因此在新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要想改善課堂氛圍,首先就應該緩解師生之間的關系,為后續(xù)的授課提供良好的基礎。
例如,我在講授《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先對語文基礎知識點進行點撥和講解,接下來我把學生進行分組,在小組探討中解決我提出的問題,當學生面對稍微有難度的問題我會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啟發(fā),提供一些思路,讓他們積極思考直至解決所有的課堂問題。跟進時代步伐,不斷革新教學理念,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教學高效完成,學生輕松快樂掌握知識,實現高效教學,使學生真正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為學生未來發(fā)展打下基礎。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思單純,非常天真,喜歡表現自己,更加愿意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在處理問題時不會像成年人那樣有眾多的顧慮。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深刻分析孩子的心理特點,隨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即便是很小的改變,只要是積極的,也要及時給予表揚??梢栽谡n堂上設置一定數量的小紅花、小獎狀等物品,隨時對孩子進行表揚,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的掌聲也是對學生行為最重要的尊重和鼓勵,更是孩子獲取自信的重要來源。比如,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善于采用多種方式對孩子進行表揚,除了語言上的表揚,還可以使用一定的親切動作,或者贊許、微笑的表情,(修改意見,刪掉逗號)等等,讓孩子第一時間感受到老師的回饋,幫助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其他節(jié)日的習俗,并讓學生講述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及原因,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猜猜猜”的小游戲,一位學生站在講臺上向其他學生描述一個節(jié)日,其他學生根據描述猜測是哪個節(jié)日,猜對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獎勵。通過課堂活動的設置,教師增長了學生的見識,活躍了課堂的氛圍。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中,老師的授課方式,主要是采用填鴨式灌輸,為避免孩子不理解,會盡可能多的拓展知識,在備課上更是花費較多的心血,從而忽略了課堂氛圍的營造,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沒有老師預想的那樣好,更多的是出于一種被動的地位,導致非常疲憊地聽取知識,缺乏對知識接受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同時這種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的天性。
在新課改的模式下,按照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多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并通過提問、討論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讓學生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中心內容的理解,老師則及時進行輔助補充引導,讓學生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通過提問的方式,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對課文理解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及時發(fā)現不同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通過積極引導,調整授課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孩子們完成學習。另一方面,老師也應該對學生獨到的見解以及豐富的想象進行包容,同時還應該積極鼓勵,適當的調整,讓學生不斷樹立學習的信心。
此外,多媒體教學是新時期小學生教育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可以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課堂上的內容,可以讓教師有更多的教學模式進行選擇。通過將多媒體技術和小學語文進行結合,可以時刻捕捉到孩子的驚訝和驚喜,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氛圍的營造對于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老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通過改變思路,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彰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進一步提升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導孩子主動地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