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會昌縣第三小學 江西會昌 342600)
傾聽主要是指憑借聽覺器官接受言語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全過程。它屬于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現(xiàn)在社會是一個需要合作的社會,而傾聽,則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重要因素。所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引領學生傾聽且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下面我就來談談關于傾聽能力培養(yǎng)的觀點:
據(jù)了解,在小學低年級教學課堂上,經(jīng)常會有一部分的學生還沒有聽清楚老師的提問或者沒有理解透老師的意思就已經(jīng)開始把自己的觀點陳述出來了,并且還有一小部分同學就完全不認真聽講,在下面講話,做小動作等。這樣的行為顯然是不正確的,這不僅會打擾別的同學聽講,而且容易打斷教師講課,影響教學程序。當然,這些跟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關,低年級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比較差,上課時常會有這樣的行為。而在這個時刻教師就應當發(fā)揮他的主導作用,教會學生傾聽的方法。
1.首先,要時刻觀察和約束學生的坐姿以及手的擺放位置,要求挺直腰背,手放桌子上并擺放端正,而眼睛則要專注地注意著老師的一舉一動,例如演板和教具等。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轉(zhuǎn)移到課本或其他練習當中去。一旦發(fā)現(xiàn)有做小動作的學生,及時暗示提醒幫其改正。
2.在課堂上制定規(guī)矩,提問前要先跟學生講好,一定要仔細聽清楚問題然后再舉手回答。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3.而教師方面,除了必要的口齒清晰外,也要根據(jù)學生特點放慢語速,并大聲重復兩到三遍。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文明的播種者。教師應是學生的榜樣,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教育學生,發(fā)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1.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
2.其次,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有民主作風,在課后和學生以朋友相待。
要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得先學會傾聽他們,這是尊重學生的具體體現(xiàn)。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對有些同學的回答并不滿意,不愿意聽他講完就立馬叫他坐下再叫另一位同學起來回答,這樣就對學生心理上起了一層陰暗面,下次就變得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怕回答錯了,并且還學到了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他們;而如果教師每次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不管對錯都認真耐心聽完,對他們的回答點評,無論回答對或錯都鼓勵其能勇敢起來回答問題,那下次學生就會踴躍發(fā)言并學會認真傾聽了,而在心中也留下了這位老師好的印象。在課外,教師也要以一個朋友的姿態(tài)來對待學生,和學生們一起成長。傾聽對教師而言,絕對是一項特殊的職業(yè)要求和道德責任,這對學生也絕對起到了榜樣的作用,而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因此,教師自身學會傾聽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從小我們就聽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小學生如果對某學科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xiàn)出對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就樂此不疲??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而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密切結合,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傾聽興趣的有效方法。那么,應該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傾聽興趣呢?我認為:
1.首先,教具是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準備各種教具。例如在上課文《烏鴉喝水》的時候,可以準備一個裝著水的小瓶口容器,一些石子,在上課的時候,教師給學生邊演示邊講解,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從中還可以聽到并理解一些重點詞的意思。在這種邊講邊演的情況下訓練傾聽,效果顯然是更好的。這種妙趣橫生的教學方法,大大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言語以及肢體動作也可引起學生的傾聽興趣。我們要求語言準確、簡練、生動形象有趣,能誘發(fā)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從而感知所學的知識。例如講課文《第一場雪》的時候,就可以用動情的語調(diào),聲情并茂地引領著學生傾聽,使學生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景象,猶如真的在下雪一樣,并讓他們體會語言以及傾聽的美妙。
3.利用多媒體教學以及音樂和學生表演等來創(chuàng)設情境。
除在課堂外,傾聽更多的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傾聽,你可以說你沒聽過想象的聲音,但你總聽過風吹的聲音吧?總聽過動物的聲音吧?總聽過流水的聲音吧?答案是肯定的。人人都能感知外部世界,但卻不是人人都能有意識地去感知世界。因此,大自然許多神奇也就不被人們所發(fā)現(xiàn)、所知曉。而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才剛剛起步,教導他們學會傾聽、感知這個世界的聲音,對未來他們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新事物是很有作用的。而在平時布置的作業(yè)里,也可以讓學生們寫寫《你今天放學回家后聽到了什么聲音》之類的小作文,并加以想象,讓他們明白用聽覺、用心去感知世界,一定會有無盡的發(fā)現(xiàn)。
總之,傾聽能力是小學生不可欠缺的能力,也是當今社會人人不可欠缺的能力。我們聽到了一切有形的、無形的聲音,所以我們更應該知道應該怎樣去接受聲音、過濾聲音,如何讓五官開放,心智統(tǒng)一地去傾聽聲音乃至觀察整個世界。
[1]方衛(wèi)平 王昆建 《兒童文學教程》
[2]胡欣 《寫作學基礎》
[3]諸葛彪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