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禮縣寬川鎮(zhèn)陳莊小學 甘肅隴南 742202)
隨著科技的飛升和人們思想覺悟的不斷提升,近年來,已經(jīng)有很多的父母將剛上學或者還在小學的子女丟在家里外出打工,不能將子女帶在身邊接受教育,是為了生計,也是為了讓子女能上起學,這就導致了我們備受關注的“留守兒童”的出現(xiàn)。而因“留守兒童”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也就接踵而至。當下,在我們陳莊小學來說,留守兒童也是越來越多,他們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不聽從老師的安排,他們打架鬧事,就是因為父母外出打工而把監(jiān)護人的工作丟給了家里的老人,老人要么溺愛孩子,要么就是想教育卻有心無力,孩子不聽話,導致很多問題出現(xiàn),這就導致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出現(xiàn),以及對其進行存在很多負面影響。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留守兒童在學習成績、智力水平、身體發(fā)育、思想品行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明顯差于其他學生,這就導致他們所存在的缺陷和障礙也高于其他學生,整體的狀況不容樂觀,應該引起各級政府、教育部門以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就“留守兒童”存在教育問題做一些粗略的探討,然后總結一下解決方法,目的在于給“留守兒童”更好的教育,讓他們也能成為國之棟梁。呼吁社會,關愛“留守兒童”。
1.隨著留守兒童的出現(xiàn),有關其的調(diào)查和研究已不在少數(shù),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xiàn)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們在山區(qū)農(nóng)村往往由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或者親戚看護,而老一輩的文化水平以及思想覺悟都比較滯后,親戚往往對別人家的孩子都不看重,這就導致了留守兒童成績不容樂觀,再加上老人是一群高年齡監(jiān)護群體,他們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化程度不高,直接導致了問題的出現(xiàn)??墒羌词惯@樣,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表明,留守兒童在成績方面也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學習好的留守兒童都是因為監(jiān)護人的管理比較嚴格從而形成學習的好習慣,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而成績不好的,就是監(jiān)護人給其關心與監(jiān)督不足,導致他們養(yǎng)成了不好的習慣,不學習,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也不按時完成,這些學生的學習往往就不容樂觀。
2.留守兒童容易養(yǎng)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沒有人對其進行正規(guī)且正確的思想觀念教育,他們的思想容易發(fā)生扭曲現(xiàn)象,有的甚至出現(xiàn)孤僻,不愿與人交流的行為,很多自閉癥兒童就是從小被父母忽視了基礎教育,導致害怕與人交流,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己就是整個世界,他們不愿意說話,不愿意和同齡人一起玩,總是一個人默默地縮在角落或者坐在一旁,這樣的學生,即使是老師也很難開導。他們并不是先天性的情感缺失,而是在正需要父母愛的時候卻獨自一人,對除了自己以外對其他人都存在敵意。這是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后果。還有的留守兒童,不聽爺爺奶奶的話,父母常年在外,在該上學的時候卻逃課去上網(wǎng),整天找不到人,老師找到家里,家里的監(jiān)護人也不知道去向,他們寧愿和同齡的孩子去其他地方玩樂也不愿意服從長輩或者老師的教導。他們違反校規(guī),結伙鬧事,三觀扭曲。
3.留守兒童沒有安全感,因為沒有父母在身邊呵護、疼愛,他們往往覺得不安全,經(jīng)過筆者研究調(diào)查,多數(shù)留守兒童都缺乏安全感,看到別人家的小孩都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們就好希望爸爸媽媽也能在自己身邊守著,看著他們成長,他們有的孩子甚至兩三年都看不到爸爸媽媽,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有的孩子是由親戚看護,往往也得不到重視,吃穿方面都有很大問題,更別說是教育方面。
4.性格缺陷也是極其明顯的,由于缺乏有效監(jiān)管和教育,留守兒童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比較差,他們關于“對”和“錯”的觀念不太明顯,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社會上反面現(xiàn)象也比比皆是,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就容易受到影響,造成一定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為。他們熱衷于撒謊,愛說臟話,打架斗毆,模仿成年人抽煙喝酒出入娛樂場所,被社會上不良少年拉攏、利用、甚至參與犯罪活動。還有一些常年在外經(jīng)商的父母,以為給孩子足夠的錢就可以彌補不在身邊的缺憾,其實不然,這些孩子知道沒錢了就會有人給,他們不會珍惜一點一滴肆無忌憚地消費,甚至一個人花不完還要請其他的小孩一起花,花錢如流水,不懂得父母的辛酸,導致他們不懂得自控,就出現(xiàn)了花錢請人做作業(yè)的現(xiàn)象,久而久之,他們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安逸,好吃懶做;學習上不思進取,自由散漫。
1.留守兒童出現(xiàn)教育問題,主要歸結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學校教育的不完善,很多農(nóng)村學校對留守兒童不夠重視,即使知道是留守兒童,老師也不會伸出援手去幫助他們,有的學校違背教學理念收取借讀生,讓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公平的教育,甚至有些農(nóng)村的留守兒童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他們既感受不到學校教育的溫暖也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溫情,教育沒有了公平性,導致他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變化,覺得讀書無用,純粹是在浪費時間。
2.由于農(nóng)村的精神建設性對于城市而言還是十分落后,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筆者所在的山區(qū)農(nóng)村小學,很多留守兒童就是因為不良的社會風氣而步入歧途,他們覺得讀書無用,該上學的時候卻逃課出入娛樂場所以及網(wǎng)吧,久而久之,學習對他們而言成為了一種煎熬,一種負擔,他們對學習沒有產(chǎn)生任何的興趣,反而越來越厭惡,慢慢地就發(fā)展成了輟學,他們往往覺得外出打工比在學校舒服地多,經(jīng)不住誘惑,感覺外面的世界色彩斑斕,為什么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不讀書。
3.學校毫無安全感,在農(nóng)村,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老師的教學方式都比較落后,還有的老師變相體罰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滯后的留守兒童,因為他們長期疏于管教,家庭教育缺失,從根本上就和其他的學生有差距,甚至有的不聽從老師的管教,有的老師就會變相體罰學生,這讓學生心里有了陰影,自然是不想待在學校。
4.同學之間總把一些比較貧窮、無人管教的學生當做笑話,被當做娛樂對象和笑話的多數(shù)為留守兒童,近年來,網(wǎng)上有很多例子已經(jīng)證明,現(xiàn)在的學生素質(zhì)越來越低下,他們小小年紀就聚在一起欺負弱小,好幾個人對同學拳腳相向,還感覺很有成就感,這是讓人痛心的現(xiàn)象。這種事時有發(fā)生,筆者所在的農(nóng)村小學也出現(xiàn)過這種現(xiàn)象,受欺負的往往都是父母常年不在的留守兒童。
5.怨恨父母,從心理上對父母的丟下自己外出打工的行為抗拒,可是自己又無可奈何,對此,只能怨恨父母,所以不好好讀書報復父母。
6.自暴自棄,受許多農(nóng)村家庭的影響,覺得讀書無用。農(nóng)村人思想本就滯后,再加上經(jīng)濟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留守兒童就選擇放棄讀書而外出打工。
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已經(jīng)成為了教育的嚴峻問題,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父母丟下孩子外出打工,這就導致“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祖國的小花朵越來越得不到重視。農(nóng)村的小學生本來就知識匱乏,正是喜歡玩耍的年紀,如果不加強監(jiān)管,學習上壓根不會有什么突破,這就需要學校、家庭、政府以及社會多方面的協(xié)調(diào)和配合。對此,筆者所在的農(nóng)村笑著就“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積極有益的探索。
因教育政策的不完善導致我們對校內(nèi)“留守兒童”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于是筆者所在農(nóng)村小學對校內(nèi)所有的“留守兒童”進行了調(diào)查,并匯總了花名單,一一了解他們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道德品質(zhì)以及和監(jiān)護人的關系融洽程度,并建立相關檔案,在調(diào)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和預想中的一樣,多數(shù)“留守兒童”的成績不好且家里貧窮。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經(jīng)濟收入也不是很樂觀。對此,我們將留守兒童情況和其父母情況做了一個匯總,包括父母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經(jīng)濟收入情況和對子女的期望以及溝通情況。
其次,學校還可成立“留守兒童”興趣小組,課外活動小組,讓他們熱愛學校,而不是厭惡學校,當他們覺得學校不再是可怕的地方,不再想著逃離這個地方,教育就有了突破。讓不愛學習的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不喜歡上課的孩子乖乖待在教室上課并認真聽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一旦解決了這些問題,那么“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將不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學校老師不要變相體罰學習差的學生,經(jīng)常表揚他們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信心,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痛苦的事情。
另外,學校還可建立專門的“留守兒童”指導制度。以班級為單位,落實到每一位“留守兒童”身上,老師應該明確教學的目標,精心設計相關課件,通俗易懂,針對性地設計出相關練習,學生不懂的,應能做到面批面改并且細心講解。如此積極展開教育活動,有利于促進“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不要一味地只把目標放在教學上,學習固然重要,但如何做人、如何培養(yǎng)興趣也是同樣重要。時常展開“關愛‘留守兒童’”的主題班會,讓同學們不要欺負他們,要關愛他們,并且灌輸團結同學、遠離孤僻的思想。
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時常打電話問候他們,一周最少一個電話來或者一封書信來關愛孩子,每年都要回家團圓一次,對孩子學習和心靈的教育即使不在身邊也要有觀念,不要讓他們覺得即使有父母也和沒有父母是一個樣,不要給孩子這種危機感,不要讓他們感覺自己被世界拋棄了,父母是孩子的天,有一首歌唱得好,沒媽的孩子橡根草,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不是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橡根草,他們也希望成為父母手心里的寶,而不是任憑風吹雨打也沒人管的野草。
父母要主動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問題,家庭教育是每一個人的第一站教育,是極其重要的,沒有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施展就有困難,因為家庭緣故讓孩子有了心理障礙,這就成了學校和家庭共同的困難。父母可以和學校老師商榷外出方式,盡可能兩個人里面留一個人待在家里照看孩子,不要讓他們從小“關愛缺失”,沒有被人疼愛也不知道如何去關愛別人。愛是教育的墊腳石,有了愛,才不至于孩子從小出現(xiàn)成長的各種障礙,減少孩子心靈的孤獨與寂寞,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和生活心態(tài),讓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并且,責無旁貸。
政府要能在幫扶“留守兒童”中體現(xiàn)真正的價值,現(xiàn)在全國都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對于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國家政策中還有補給,政府和學校要落實補給的去處,將“愛心”給予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比如留守兒童。
建立“留守兒童幫扶中心”、“給留守兒童獻愛心”等有益的活動,讓“留守兒童”感覺到來自社會和政府的溫暖,村里還可以成立“留守兒童特別關愛站”,配備必要的專門設施,并且選配懂得心理教育的兼職人員,定期展開“正確引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活動,配合學校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打散孩子心中的障礙和愁云,讓他們心理健康的成長起來。
經(jīng)常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讓更多的父母知道將孩子丟下是一件多么可怕又影響孩子的事情,多一分關愛多一分夢想,別讓孩子的羽翼還未豐滿就被折斷,呼吁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就是在身邊多陪陪他們,給他們足夠的愛,讓他們從小感受到愛,不被父母拋棄才不被社會拋棄,“留守兒童”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別讓他們從小就變成冷漠少言的人,關愛留守兒童,我們?nèi)巳擞胸煛?/p>
經(jīng)過研究和探討,留守兒童不僅僅只出現(xiàn)教育問題,而眾多問題中,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成了復雜的社會問題,是教育方面遇到的一個新問題也是棘手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它還關系到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穩(wěn)定關系,同時還關系到祖國的未來?!吧倌陱妱t國強”,每一個少年都是祖國的希望。因此,要充分協(xié)調(diào)學校,做好宣傳工作和保障制度,利用家庭和社會的力量,切實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好地推動教育工作的進行,實現(xiàn)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