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榮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中學)
留守學生是當前農(nóng)村基礎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個群體。本人從事幾年班主任工作以來,對留守學生的關心與關注,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根據(jù)研究顯示,全國15%-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留守兒童的情況更為嚴重和特殊。這一群體的焦慮感、抑郁感、孤獨感、自責感均處于比非留守兒童更高的水平,其攻擊行為、違紀行為、品行問題也更為多發(fā)。而在學習品質(zhì)的養(yǎng)成上,留守學生與其他學生相比,其學習存在惰性強、自控能力差、品質(zhì)養(yǎng)成差、易反復等特點。調(diào)查結果表明,89.2%的“留守學生”由祖父母輩進行監(jiān)護撫養(yǎng)。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比較陳舊,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現(xiàn)代的兒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親朋好友做監(jiān)護,還有5.4%的是由老師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照顧,對于別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沒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錯誤即可。在有子女的農(nóng)民工中,只有很少的農(nóng)民工是把子女帶到城市上學,而絕大多數(shù)是把子女留在老家,托付給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其他親戚朋友等,而這些人在與孩子的溝通上存在很大障礙,無論對孩子的思想、學習狀況都不能準確了解,更談不上教育。在這種特殊的教育環(huán)境下,“留守學生”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在學習上,留守學生存在學習動機不明確或不端正、學習習慣差、成績落后、學習環(huán)境差等現(xiàn)象。最后導致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良問題,其中重要的是學習中存在不良品性,厭惡學習、沒有良好學習習慣、應付學習等。
在廣大的農(nóng)村,學校教育是留守學生唯一的教育主陣地,對留守學生的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在留守學生教育中應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主渠道、教師的主力軍作用,通過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力爭通過開展各種關愛活動,把留守學生的教育作為專項工作來抓,才能補足農(nóng)村留守學生教育的“短板”。而在學習教育中,班主任工作更是不可或缺的,是重中之重。就我多年的經(jīng)驗來講,我以為,農(nóng)村班主任更應該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我是這樣做班主任的。
在留守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原來由家長承擔的那部分責任在很大程度上轉嫁給了學校,因此學校要承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重責任。為孩子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環(huán)境,讓學校成為孩子們所喜歡和留戀的場所,這是學校最為迫切的轉變。同時,作為班主任,在教學一線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特別要留意其身心發(fā)展,傾注更多的愛,使其健康成長、安全成長、快樂成長。
在班級管理中,要建立留守學生檔案材料,以班級為單位,詳細記載留守學生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父母打工的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臨時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方式,由班主任負責管理,方便跟蹤教育。
在我當班主任時期,我在家長會上明確要求每位家長要定期與孩子溝通,最少完成“四個一工程”,即每周給孩子打一個電話,每月給孩子寫一封信,每月至少與班主任或科任教師通一次電話,每年必須回家團圓一次。留守孩子需要親情的撫慰,家長想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教師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孩子的表現(xiàn),“親情電話”加強了學校、家長、監(jiān)護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通過召開家長會等形式,教師、監(jiān)護人反饋交流留守學生在生活、學習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同時對監(jiān)護人進行必要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訓,從而影響監(jiān)護人的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質(zhì)量。
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教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家訪,全面真實地了解留守學生在家里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情感心理狀況,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師愛去撫慰留守兒童的心,使其對父母的依賴轉移到對老師的依賴。還可以利用農(nóng)忙、春節(jié)等學生家長返鄉(xiāng)的機會家訪,使這些父母較為詳細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進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代理家長制,即組織動員黨員干部、教師等富有愛心的志愿者與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要求每位代理家長結對兩名留守兒童),代行家長職責,從學習到生活,全方位負責?!按砑议L”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家長的角色,使留守學生在生活上多了一些關愛,在學習上多了一點輔導,在情感上多了一絲慰藉,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了一個和諧的空間。
由于留守學生家庭的特殊情況,他們更需要學習上的幫助,因此,除了老師熱心輔導外,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合作學習小組,讓班級成績優(yōu)異的非留守學生與學困留守兒童組合,采用幫扶策略,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方便快捷的作用,由班主任組建微信群,及時與家長溝通。
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我負責的班級留守學生的身心基本趨于健康發(fā)展,沒有出現(xiàn)輟學等現(xiàn)象,這也得益于我一以貫之的一種堅守。我體會到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班主任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扎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成長。
[1]漆權.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樸永馨.特殊教育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