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珂
(湖南師大附中高二1511班)
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xì)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在生存艱難的中國舊社會里,一個普通百姓不敢對生活有更多的奢求,他們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是這點點可憐的要求,對于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動婦女簡直就是奢望,這點起碼的要求也被那冷漠的社會無情地拒絕了。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清晨,在天地圣眾歆享牲醴的爆竹聲中,在眾人的“祝?!甭曋?,祥林嫂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一介“賤命”凄然死去了,死后還被魯四老爺罵“這可見是一個謬種”。這個苦命的女人有著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有著怎樣的悲慘的遭遇?我們可以從《祝?!分谐霈F(xiàn)的四筆賬目中初見端倪。
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時在試工期間,她整天的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得是每月工錢五百文(第一筆賬),五百文是個什么概念?當(dāng)時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還價廉物美,當(dāng)時一元即一個大洋,一個大洋1.5兩銀子,1兩銀子相當(dāng)于1000~15000文,這么說祥林嫂一個月工錢,還只能買到二分之一至三分一盤“價廉物美”的魚翅。多么低賤的勞力,可見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封建衛(wèi)道士對她經(jīng)濟上的剝削,這是套在祥林嫂身上的第一條枷鎖——政權(quán)。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話可說呢?!彼氖逭f。于是算清了工錢,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還沒有用,便都交給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過謝,出去了?!笨梢娝墓ゅX是由她婆婆來結(jié)了,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第二筆賬),她全存在主人家,憑什么祥林嫂辛辛苦苦打工賺的錢被婆婆領(lǐng)走?憑什么她的工錢被她婆婆領(lǐng)取了,而魯四老爺反而認(rèn)為“那有什么話說呢”,也就是她的工錢婆婆領(lǐng)天經(jīng)地義呢?因為婆婆是祥林嫂的家長??!可見封建家長制度確實“厲害”,這是套在祥林嫂身上的第二條和第三條枷鎖——族權(quán)和夫權(quán)。
“新年才過,她從河邊掏米回來時,忽而失了色,說剛才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幾個男人在對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毕榱稚┮姷角胺蚣业娜司秃龆Я松驗樗翘映鰜淼?,可見她連出來打工的權(quán)利都沒有了,“那船里便突然跳出兩個男人來,像是山里人,一個抱住她,一個幫著,拖進船去了。”憑什么她婆婆及族人膽敢把祥林嫂一抓一捆一塞就賣給賀老六?還是族權(quán)和夫權(quán)在替其婆婆撐腰,封建宗法的“魅力”多么巨大!她婆婆賣的“八十千”(第三筆賬)用了五十元給小兒子娶媳婦,除其他花銷外,還凈賺十多元,多么“深刻”的買賣!
祥林嫂是極易滿足的,在魯四老爺家,她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地煮福禮,全是一人擔(dān)當(dāng),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地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是這個可憐的女人真心實意的笑,心滿意足的笑,透過這笑影,我們領(lǐng)略到她在婆家非人的艱辛,也可體會到這個女人隨遇而安的保守心理,只要逃脫婆婆的嚴(yán)厲壓迫,哪怕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一回“奴隸”也滿足。可是她卻“想做奴隸而不得”。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四叔皺了皺眉”——不滿祥林嫂是寡婦。祥林嫂第二次來時,“四叔照例皺過眉”——為什么皺?再嫁的寡婦傷風(fēng)敗俗,又死了丈夫,不吉祥。小說中魯四老爺?shù)恼Z言可謂簡省,“可惡!然而……”這一個“可惡”雖然有對婆婆搶人的舉動的嫌惡,有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的厭惡,但絲毫沒有對祥林嫂的同情?!叭欢焙竺娴氖÷蕴柨梢岳斫鉃橄榱稚┧阶蕴映鰜?,禮教中的族權(quán)不容,婆婆作主理所當(dāng)然。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時魯四老爺告誡四嬸,說祥林嫂的“傷風(fēng)敗俗”,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因為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他嫌惡祥林嫂是個寡婦,而女人再嫁,這在封建理學(xué)的倫理觀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惡,“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祥林嫂不甘心被人輕賤蔑視,被認(rèn)為是“不干不凈”,她要做一個跟旁人一樣的不被歧視的正常人。當(dāng)她聽了柳媽講陰司故事她恐懼,當(dāng)柳媽把佛家的陰間地獄觀念與封建倫理道德結(jié)合起來的“陰間報應(yīng)”思想灌輸給她時,祥林嫂相信閻王會把再婚的自己鋸成兩半,她選擇了“捐門檻”來救贖自己,這是套在祥林嫂身上的另一條她永遠(yuǎn)也掙扎不掉的枷鎖——“神權(quán)”,于是她把自己歷來積存的工錢換了“十二元鷹洋”(第四筆賬)全捐了門檻,以為可以被寬恕了,可是四嬸一句斷喝“你放著罷,祥林嫂!”她明白了自己永遠(yuǎn)不能被這個冷漠的社會“接受”了。可見連祥林嫂自己也始終以封建禮教的是非為是非,這種“從一而終”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也正是這一“喝”對祥林嫂的精神給了最后的也是毀滅性的一擊。一個再隱忍再頑強的祥林嫂徹底崩潰了。正是這些套在舊社會中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四大精神枷鎖無情地絞殺了祥林嫂這個可憐又可悲的勤勞善良又頑強的女人。可是在舊社會中,躺在了寫著“吃人”兩字歷史上的又何止祥林嫂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