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娟
(山東省莒縣第一中學,山東 日照)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指導學生對音樂教學有全新的了解,學生在接受教科書的同時,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從而為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入拓展教學法能獲得顯著的效果,如何使用拓展教學法,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的課題。
高中音樂教學重視的就是把音樂學科逐步延伸到其他學科,實現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在不偏離教學主線的原則之下,利用具體而生動的音樂教材,而且這個教材要可以逐漸延伸向其他的學科。通常來說,音樂作品并不是憑空產生的,音樂作品的出現一定具有背景,具有獨特的風格,同時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這種情形下,給音樂帶來了多層次的文化內涵,音樂在某個時代背景之下出現,具有了某個時代的地理、歷史以及民族風情。教師在進行古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這個作品的作曲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進行介紹,保證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到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深刻地認識時代氣息。此外,民間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音樂所在的地域、風土人情以及時代背景著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對作家作品進行欣賞時,要從繪畫的角度著手,認識到印象派中繪畫所具備的繪畫特色,從色彩上真正感受到音樂。這些音樂可能是模糊線條型或者是音色縹緲型,但都是把作家認識客觀事物的感受表達出來,從而獲得到非常強烈的印象。
音樂主要是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綜合實際音樂教學的需求,實現師生之間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的聯系,包括他們之間互相的影響,從而促使音樂回歸到生活中來,并非是刻意地教授與學習某個音樂。教會一首歌曲之后,高中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填詞,從而表達出自己想要抒發(fā)的情感,更加有效地拓展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發(fā)揮出優(yōu)化音樂教學的作用,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音樂的課堂教學中,還能夠利用情景劇的模式開展教學,確保教學過程中擁有非常良好的教學情景。教學過程中,先要播放準備好的音樂,讓學生進行自我感受,心理產生相對應的畫面;之后讓學生按照所感受的音樂,利用音樂劇的形式表現出來,音樂活潑即利用歡樂的舞蹈來表現,低沉的歌曲利用沉穩(wěn)的舞蹈來表現。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非常活躍,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拓展了學生的藝術活動空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中音樂的教學效果。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按照課本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嚴格按照學校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音樂作品,拓展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范圍。而且可以將學生所喜愛的世界名曲拿到課堂上進行教學,為學生介紹這個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過程,充分讓學生認識到音樂巨匠的感受,拉近與音樂巨匠之間的距離,實現與其進行對話的目的。長此以往學習世界名曲,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欣賞能力,保證學生真正地愛上音樂,更加良好有效地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高中音樂教師教學過程中,經常性地利用一些非音樂教學的措施開展教學,比如將舞蹈、戲劇等結合音樂開展教學,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最大程度體會音樂的美。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出自身對音樂的熱愛,可以提高學習音樂的自信心,推進學生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從而大大增強高中音樂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總之,高中音樂課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水平。所以,利用拓展教學方法,教師充分拓展運用課前音樂、拓展音樂的教學空間、拓展學生藝術活動的空間、拓展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方式,激勵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習,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積累音樂素材的方法,激發(fā)出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