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菲
(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學)
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具有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的特點,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長期學習中實際操作能力也得不到鍛煉。為了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要突顯微課的重要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特點入手,有針對性地設定微課內容,才能夠將微課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微課能夠為不同基礎和理解能力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教師必須從學生特點入手,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確定每一個微課內容的重點和主題,微課視頻內容應保持在5~8min,努力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記憶知識[1]。在對微課視頻進行制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綜合應用視頻、音頻、文字和圖片等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可以在課前、課中和課后有針對性地觀看微課視頻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終從整體上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近年來,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速發(fā)展,新媒體得以產(chǎn)生,新媒體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微課。就高中信息技術知識的特點來講,利用微課教學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的缺陷,通過直觀的方式促使學生對抽象性較強的知識產(chǎn)生深刻的認知,極大地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微課能夠將知識內容融入具體的情境當中,綜合應用多學科知識、多種途徑將信息技術知識展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2]。通過微課,能夠反復展現(xiàn)教師的操作演示動作,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中就可以從自身需求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展開自我訓練。在自主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探索和挖掘,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思考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進行全面培養(yǎng)。由此可見,利用微課展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助于我國人才的全面成長。
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在5~8min的微課視頻中,必須突出重點和難點,才能夠將微課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例如,在VB窮舉法知識教學中,教師憑借教學經(jīng)驗,將知識難點確定為循環(huán)嵌套,僅憑課堂講解,學生是無法對知識產(chǎn)生深刻理解和牢固記憶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一知識難點錄制成微課視頻,將循環(huán)嵌套原理和結構通過高中生喜愛的動畫形式展示出來,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消化知識點。
第一,利用微課進行實踐教學。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還必須將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上。然而,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僅憑教師的講解,無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完全記住具體的操作方法。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將具體操作步驟、方法錄制下來,為學生課后復習、提升教學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合理選擇微課資源類型。錄屏、3D動畫和視頻等都是重要的微課資源,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從學生特點、教學內容等出發(fā),合理選擇微課資源類型。
例如,部分理論性課題如“什么是算法”等信息技術知識在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PPT+視頻的形式進行微課教學,這樣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對學生聽覺、視覺等感官的刺激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在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Flash遮罩動畫的制作”等進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錄屏軟件將操作步驟錄制下來,為學生自主觀察、練習和復習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實踐性、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的特點,合理利用微課,能夠更加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同時為學生有針對性地展開自主練習奠定良好基礎。
[1]馬南南,周茜,帥建英.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同課異構中探尋微課的價值[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5(3):33-34.
[2]郁選民.淺談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以教科版選修教材“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2):17-18.
[3]喻文紅.重視引導,微處入手: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5(8):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