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英
(漳浦縣實驗小學,福建 漳州)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思維與能力提升的平臺,在數(shù)學課堂中利用提問的方式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給師生一個有效交流的時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是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盲目地追求提問方式的創(chuàng)新,而是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因此,提問的有效預設與調控就成為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提問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我們能否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積極的作用,能夠真正拉動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夠真正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思維擴展的能力。而有效預設與控制就是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進行提問之前,我們要對課堂內容與課堂目標之間進行綜合的考量,對于提問進行有效的預設,并且在課堂中能夠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調控,才能夠提出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問題,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1.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提高問題質量
教師所進行的教學活動都是以教材內容為主而展開的,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要對教材內容有個全面的掌握,并且能夠深入分析理解內容,能夠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合理、靈活的運用。同時,要想提高問題的質量,還需要教師做好備課的工作,只有全面、充分地進行備課,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備課的重要性,特別是一些工作年限較長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憑借個人的主觀經驗進行教學,忽視了備課的環(huán)節(jié)。還有一些教師承擔好幾個班級的教學工作,往往就采用一份教案進行授課,沒有重視到學生之間、班級之間的能力差距。這些因素都導致很多教師在課堂中不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并且提出的問題也不能吸引學生的關注,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提問是針對學生而設計的,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年齡的特點,重視問題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讓學生能夠正確把握問題中的重點內容,然后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經驗有效地解決問題。
2.明確教學目標,提高問題的針對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所有活動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師進行課堂調節(jié)的重要依據(jù)。教學目標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想通過教學活動要達到的目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來設計課堂內容,并且在課堂的變化中及時進行調整,最后達到目標。因此,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在問題設置的過程中,能夠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將教學目標分層細化。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教師也要考慮到課堂中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可能遇見的問題,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設計,提高課堂的質量,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3.分層設計,推進學生發(fā)展
我們知道,學生之前是有著明顯的差異的,這種差異不僅是因為學生年齡特點的影響,同時也是學生自身條件以及能力的限制,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對于問題進行分層設計,可以按照學生的不同水平將問題分為:基礎性問題、普遍問題以及深入問題三種類型,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水平去提問。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還有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這也是教師因材施教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
4.靈活控制問題時間,重視學生對問題的消化理解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問題內容的設計,還要重視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設計,對回答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控。因為之前我們說到,學生之間有明顯的能力差異,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需要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適當?shù)匮娱L回答的時間,可以幫助學生減輕緊張、焦慮的心理,更加專心地進行問題的思考。當學生無法自己解答問題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尋求同學的幫助,這樣既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可以幫助學生解答問題,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綜上所述,無論是問題的預設還是課堂調控,都具有極強的技術性。因此,身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必須要自覺提升自身的授課能力和專業(yè)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預設,實現(xiàn)對課堂的靈活調控,進而提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