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十八中小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068)
現(xiàn)階段,隨著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作文自改課堂教學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因而也就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要求。新課改中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學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同時還應養(yǎng)成主動和他人交換修改的好習慣,以此來不斷提高自身的作文寫作能力。在這一過程當中,老師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那么,老師該如何才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潛移默化的提升小學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呢?[1]
古往今來,歷史上很多的寫作名家非常的重視對文章的修改,以求更上一層樓。例如:著稱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學家王安石,在寫“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句時的時候,詩中的一個“綠”字經過了反復推敲,多次的修改,先后從“到”、“吹”、“過”、“來”、“駐”……一直改到“綠”字方滿意為止,于是才有了這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其實這樣的名人作家反復推敲文章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小學階段,學學往往能對很多故事感興趣,因而老師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講述一些故事給學生聽。[2]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個性鮮明,往往喜歡一些有表揚性、鼓勵性的話語,因此,老師在閱讀完學生的作文之后,可以通過在文中、或者文后寫一段具有表揚性、鼓勵性的評語,例如:這句話改完之后比原來好多了,而且還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這說明你是一個非常愛動腦筋的好學生。很顯然,這樣的評語能夠更加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改作文的信心。
用比較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首先就需要先在小范圍內啟發(fā)幾名學生修改作文,然后在班級的固定區(qū)域張貼出學生修改之前和修改之后的作文,然后再讓同學們來進行觀摩。學生們通過兩者之間的對比,能夠清楚的知道修改后的文章妙在哪里。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修改文章的學生嘗試到成功之后的喜悅,而且還能利用學生不服輸?shù)木瘢ぐl(fā)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
借榜樣來激發(fā)學生的修改作文的興趣,需要先選取班級內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先行進行修改,然后將每名學生的修改稿裝訂成冊,然后來供學生之間互相傳閱,并了解學生閱讀之后的感想。通過樹立榜樣的方式,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只有真正的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更好的提高自改作文能力。
俗話說的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自改方法,讓學生學會修改,而且還樂于修改,讓學生沉浸在修改的樂趣當中。
當前,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來進行下水示范。例如:我們可以將一名學生的某一個片段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然后再用一種較為明顯、吸引人的字體進行修改,在修改的過程當中傳授學生修改的技巧與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能夠感受到修改的整個過程,并掌握了修改的技巧與方法,從而學生在自改作文的時候,就能夠進行效仿。
在教授學生修改方法的時候,應將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來進行講評。例如:語句不通順、通篇大白話、修辭不恰當、跑題等等。通過講評,指導學生了解作文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知道哪里需要修改,應該怎樣改,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自改能力。
師生同改的方式,老師選取一篇需要修改的作文,然后打印成多份分發(fā)給同學們,然后提出適當?shù)男薷囊?,和學生們一起進行修改,修改完畢之后,將老師修改后的作文和學生修改后的作文進行對比,對于改的好的學生,積極的進行一定的表揚,對于稍欠火候的同學給予一定的鼓勵。此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作文呈現(xiàn)在多媒體上,讓學生們各抒己見,進行口頭修改。
修改作文,需要學生通過自身的實際體驗,才能真正的掌握修改的技巧與方法,所以,老師也應該采取一種較為寬松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的修改作文。
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任何的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在這這種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實行學生互批互改的方式,例如:同桌進行互改,小組進行互改等等。在修改之前,老師應提出一定的要求,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修改,在學生互改完畢之后,應及時的進行檢查,防止學生走馬觀花。此外、老師還應及時的將一些修改的技巧方法傳授給學生們,學生互相之間認為改的妙的地方,通過畫圈圈、寫評語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同學之間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自身的作文自改能力。
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真正獨立的去修改自己的文章,提高作文質量。上文中學生通過互改的方式,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都想躍躍欲試,在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積極的把握學生在這一時機的特點,讓學生做主人,鼓勵學生自批自改,改的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小紅花”“小臂章”獎勵,修改欠缺的學生也應給予一定鼓勵,爭取越做越好。
在學生經歷了上述的互改、自改等幾個環(huán)節(jié)之后,也就逐漸養(yǎng)成了自改的好習慣。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持之以恒的修改,只有這樣,才能把作文寫得更好,才能謄于作文本上,時間一長,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一種自覺習慣,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全面提升小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并不是一成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好的文章就需要經過不斷的修改推敲,才能展現(xiàn)給人們更加高質量的作品。因此,在小學作文的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就要加強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斷修改,反復推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為小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有利的基礎。
[1]陳鶴 . 培養(yǎng)小學生自改作文能力初探[ 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 ,09 :102.
[2]陳美艷 . 淺談小學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養(yǎng)[ J ].中國校外教育,2013 ,16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