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鎖
(江蘇省邳州市運河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江蘇 邳州 22130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理念越發(fā)深入人心,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單一、死板的教學手段,僵化的教學模式,都在無情地消耗著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顯得愈發(fā)迫切,但是數學教學自有其嚴密的邏輯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時,要在一定的邏輯的指導下進行。那么具體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筆者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教師長期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師生之間溝通的渠道被阻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能夠深刻把握新課改的精神內涵,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圍繞學生開展教學設計,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解析本課所要講授的內容。做好課前教學準備,引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的方式,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擺一擺”“畫一畫”和“做一做”等,鼓勵學生在操作中進行思考和想象。引入寓言故事“猴子撈月”,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提問學生這是什么原因?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思考。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都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fā),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精心預設,是一堂課的精氣神兒。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因素,能夠瞬間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將多種教學方法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像諸如情境教學,分組教學,探究教學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溫習之前學習的知識做起,為新知識的講授做好鋪墊,使學生能夠在相對熟悉的場景中開展知識的學習。在本課開講之前,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多邊形硬紙板帶到課堂上來,并以提問的形式開始本課的教學。將硬紙板展示給學生,詢問哪位同學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計算出多邊形的面積,以設問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之后,將多變形硬紙板進行分割,引導學生用之前學過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的面積計算方法對其進行計算,最后再將其進行匯總,得到多邊形的面積。利用溫習舊有知識以及設問的方法,實現(xiàn)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
從本質上來說,數學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是探究世界運行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知識來源于廣闊的世界。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中,要在夯實學生數學基礎的前提下,延伸拓展教學范圍。教學的形式不局限于當前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聯(lián)系,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組織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例如,在“測定方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本課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結合校園環(huán)境,以學校操場為藍本進行平面圖的繪制,并在平面圖上對方向進行標記。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使用指南針對方向進行測定。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定障礙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方向感,如故意將方向標錯,讓學生根據平面圖去尋找實際方向,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引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通過記錄和檢測的方式測定方向會降低實踐過程中的錯誤率,使學生了解到分組學習的優(yōu)勢。將學生從枯燥的課堂教學中帶出來,在實踐中驗證所學知識,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開展,教師要能夠在深刻把握新課改精神的前提下,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圍繞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引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拓展教學的范圍和形式,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