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新安中學 江蘇無錫 214135)
以往的教學將真實世界看作一個簡單系統(tǒng),在教學中對課本機械知識過度強調,學生無法把課本中的知識與現(xiàn)實世界相關聯(lián)。盡管這是出于對學生認知水平的考慮,但是物理學思想并不完全,甚至會與現(xiàn)實情況出現(xiàn)很大偏差,這就需要我們反思教學方法了。例如,對自由落體運動和單擺模型這種實驗只用文字敘述代替物理模型和實際情況,即使使用了實驗教學,也只是簡單的模型,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差距,如果從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無可非議。但若我們對此不加說明的話,“理想情況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錯誤認識就會被造成。這樣,教導中的“世界”就會“失真”[1]。
對科學的定義也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論如何,科學發(fā)展到今天,很多不切實際的神話已經被打破。面向真實科學的初衷被科學教育背離,產生了“反科學”、“反理論”的問題?;趯@一點的認識,現(xiàn)代科學探究目前更傾向于通過模型構建解釋原理的做法。在實際教學中,案例中既沒有多少反映物理學可修正性與多樣性,又沒有講清楚諸多模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和相互依賴性。久而久之,“形而上科學”的先見就形成在學生的腦海里。
就目前我國物理實驗教學而言,普遍存在過于強調學科體系,過于追求穩(wěn)定知識的問題。科學被看作封閉系統(tǒng),這個觀點被應用于教學,就是把科學教育的目標指向對科學知識的繼承,基本技能、技巧的反復訓練,使得學習者提高了輸入、存儲、輸出知識的效率和精確性。今天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日益普及, “預科” 正在中學逐漸演變。所謂“預科”就是一方面預備基本知識、技能,另一方面預備必要的態(tài)度、價值觀和情感。因此,中學應當重視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要為他們留下必要的空間。
實踐證明,所謂“科學終結說”的宣言大多是虛妄,因此學生應該立足實踐,堅持科學,首先就應該從日常學習中把握正確的科學知識。有意識地將實驗培養(yǎng)思維能力滲透于教學中,一方面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方法的禁錮,可以讓學生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本來面目,幫助學生認識到物理學并不完美,他們還可以去發(fā)現(xiàn)許多未知的地方。物理學值得他們獻身并有所作為。
如今純粹的“精英”教育已廣受詬病,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基石是讓他們深入了解科學以形成合理的科學觀。近、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西方的科學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機械的、實證的科學觀普遍受到懷疑,一些新的科學觀涌現(xiàn)出來。新觀點一旦出現(xiàn),我們認識科學也有了不同的視角。在科學的多重闡釋下,科學教育也要不斷向,將物理知識以實驗的形式展現(xiàn),將其滲透于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開闊視野,啟發(fā)他們質疑舊的科學觀,形成新的具有現(xiàn)代意蘊的科學觀[2]。
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素質教育的提出是針對應試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病,是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以創(chuàng)新實踐為重點。物理學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教學直觀形象化的重要措施。
總結和歸納是對一定時期內的工作加以總結、分析、歸納,在學生不斷地深入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尤其是讓學生將不同物理實驗加以歸納總結,了解不同實驗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對每一個物理實驗的理解. 這個過程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物理思維的一個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
教師在演示實驗講解一定的物理原理時,可能會因為實驗器具不充足、場地不夠大等問題而使學生觀察不到位,在實驗中,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也不多,這就沒辦法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這樣的演示教學,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物理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將演示教學轉變成實踐教學,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從而提高學生通過現(xiàn)象挖掘本質的能力。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開放性的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在選擇實驗時,要考慮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讓學生明白通過這次實驗究竟可以收獲什么。隨時保持思考與分析問題的狀態(tài),在這一思維模式中,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上出發(fā),正確的認識問題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其次,可以利用相似性的實驗來幫助學生保證思維的深刻性。在這一思維發(fā)展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問題,理清物理問題在發(fā)展中存在的邏輯關系,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解決事物中存在的矛盾。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相似性的實驗,多種物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探討[3]。最后,在實驗器材的選用上也可以靈活轉化,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例如巧用實驗錄像記錄結果等。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識,我們必須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調整實驗過程,從而使物理課堂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早日成為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