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初級中學城南校區(qū) 安徽宿州 235200)
在語文教學中有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作文的教學。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不僅是學生用來交流思想和進行社會交際的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他們文化水平的重要標準。所以,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1]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由于初中寫作教學常常與生活脫節(jié),作文不能真實的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轉化為作文的題材,學生既沒有豐富的詞匯,又不能熟悉多樣的題材,寫作時文思枯竭 , 硬拼強湊,自然文不成篇,寫作質(zhì)量差。
現(xiàn)在學生寫的作文過于模式化,這跟語文作文教學的方式有很大的聯(lián)系。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拿一篇文章做榜樣,給學生一個寫作方向,鼓勵學生以此方式寫作。如此一來,一個好的教學案例會被多次引用,學生的作文沒有絲毫的新意,只是變了變語言。在考試時,閱卷老師批閱的文章大多數(shù)都是沒有創(chuàng)意的,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學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現(xiàn)自己的東西,都是模式化的寫作。總之,作文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困境之一,迫切需要解決。[2]
由于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從而導致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不夠認真。語文教師在教授寫作時一般沒有具體的教學計劃。在作文教學中存在兩種表現(xiàn):一是走馬觀花,即寫作跟著課文走,學什么課文就寫什么作文,話題固定,題材固定;二是沒有過渡,目標過高,即在教學中,把寫作的基本技巧交給學生,就指望學生寫出十全十美的作文來,學生沒有切身體驗,這對他們而言根本難如登天。[3]
作文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困境之,而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無法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不能做到創(chuàng)新與突破,而年輕教師又缺乏教學經(jīng)驗,不能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靈活的運用到作文教學中。所以,要科學合理的組建語文教師隊伍,不管是年輕的教師還是年長的教師都要具備。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年輕教師的靈活性和年長教師的經(jīng)驗,讓兩者結合起來,促進二者的交流形成一種互補的效果,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與成果。
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有了寫作興趣的情況下,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使學生在寫作方面有所進步,才能厚積薄發(fā),積累的習慣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生受用的。摘錄名句,凝聚哲理華章。 有些好習慣是一生受用的。我培養(yǎng)學生們在平日的閱讀中,準備一個小本子,可以將一些優(yōu)美的句段隨手摘抄下來。久而久之,那些平時自己摘錄的優(yōu)美句段成了他們文章中的華章妙語,寫作也不再擔心沒有文采了。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往往是一種僵化的教學方法,過分注重了作文技巧的學習,這些所謂拿作文高分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路,更束縛了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的腳步。而所謂“功夫在詩外”,就很好的說明了學習寫作、提高寫作的根本在于自身的積累,如果可以學習到書中的精華,也就達到了閱讀的目的,還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的社會,無論是生活中的人還是景物都是多樣的。生活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教師要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這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教師應該常常帶學生出去走走,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去尋找“自然”,在社會中體驗人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便是自己的親身感受,不會出現(xiàn)作文脫離實際,沒有真情實感的情況。觀察社會上的一些小事,抓住它們不同的特點,在寫作時就不會套空話了,寫出的文章也會比較生動真實,更能打動人。那些街道、廠房里面都有著大大的智慧等著學生去發(fā)現(xiàn),在與人物、景色親密接觸的同時,做好記錄,等寫作時便會有說不完的話了,寫起來也絲毫不費力。例如,教師在講到對人的描寫的時候,可以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讓大家描述下他的長相,有的學生說他頭發(fā)短短的,濃眉大眼長的很英俊,有的說他個子不太高,略微有些瘦了,等等;然后老師請同學描述下他的性格,有的人說他很開朗外向,下課的時候大家都是以他為中心玩耍的,也有人說他比較細心,誰最近心情不好他都知道,而且能逗那個人開心,是大家的開心果??在大家描述完這個同學后,教師開始總結這個人,以及如何去描寫一個人,這樣學生便真正的了解如何去寫文章了。[4]
鑒賞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兩個部分,通過鑒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了解文學常識以及一些文學寫作技巧。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老師應對文本中的一些好的文章加以引導,從作者的謀篇布局,重點詞句上去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鑒賞,讓學生體會其中的隱含的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同時體悟到遣詞造句的玄妙之處?,F(xiàn)在的語文課除了教學課文之外,都會在書本后面附有名著導讀的部分,老師應要求學生結合相關課文去閱讀,看應該如何對名著進行分析和鑒賞,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課外針對教科書,閱讀相關的名著。生活是五彩斑斕的,生活中的人和事是豐富多彩的。為了寫好作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為此,教師可以經(jīng)常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收集寫作素材。比如,春天到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踏青, 走進山間田野,走進大自然的懷抱。讓他們觀察花草樹木的生長狀態(tài) ,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這樣,學生就能描繪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視野開闊了,寫作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明顯地提高了。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師大膽地做出嘗試。對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對癥下藥。耐心的端正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想辦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1]彭海濤.初中語文作文探究 [J].科學咨詢 (教育科研 ), 2011(6).
[2]趙偉.淺談初中英語作文教學 [J].教育教學論壇, 2011(24).
[3]莊素芳.主題作文教學的拓展與延伸[J].上海教育科研 , 2011(3).
[4]馬蘇云.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