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根梅
(深圳市寶安區(qū)孝德學校 廣東 深圳 518000)
仍然清晰地記得,去年剛從大學校園走出來的我,常常對教育充滿了迷茫,常常對學生問題充滿了“為什么?”那時候,富有教育經(jīng)驗的同盟們總會拍拍我的肩膀說:要想深入教育、了解學生,就必須做班主任!
一年后的今天,我的班主任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懷著激動的心情,班主任探索之旅正式啟航了。這個旅途,充滿了顛簸,顛簸路途的邊緣也散發(fā)了陣陣芬芳。這縷沁人心脾的芬芳具有非常神奇的魔力,它能檢驗路人是否用心享受旅途,心猿意馬者則聞到的是一股腐臭之味。
我的班級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孩子們既活潑好動又心思細膩,善于察言觀色,但注意力極度不集中,自我意識極強。有一天中午,睡夢中的我猛然被電話鈴聲嚇醒,一個媽媽在電話中焦急地說:“廖老師,剛剛小凱因為肚子痛被我?guī)У搅酸t(yī)院,問題不大,可是他現(xiàn)在賴在學校門口不愿意上學,他說下午只有體育課,他再也不想上體育課了?!蔽伊ⅠR感覺到這個事情不太妙,趕緊跑到校門口,看到了嘟著嘴巴的大男孩。經(jīng)過我和他媽媽柔和的千騙萬哄,小凱勉強回到了教室。后來才了解到,小凱自幼就因缺鋅造成了多動癥,同時又因自幼父母忙于事業(yè),年幼的他隨外婆長大,因為缺乏相應的管教,根本沒有樹立規(guī)矩意識,他常常在體育課上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為此他常常因為嚴重搗亂體育課堂秩序而受到體育老師的教育批評。
了解了這個癥結后,我和小凱在學校的后花園舉行了一場親密又不平常的“約會”,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看似比同齡人成熟的大男孩,其實壓根不明白老師為什么要教育他?他更不明白這是體育老師關心他、希望他成才的舉動。在他的意識形態(tài)中就是:體育老師欺負我!
這個事件給我當頭一棒,也許不單單是小凱,說不定班上的其他孩子都不明白老師們的一番苦心呢!那他們的父母呢?孩子們明白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殷切期待嗎?中國的父母大多數(shù)在家都常常會教育批評他們的孩子,那孩子們能理解他們的苦心嗎?
為了得到答案,我召開了一場不同尋常的主題班會:孩子,說說你的委屈。
果然不出我所料,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壓根不明白老師、家長們“愛”的表達。盡管在預料之中,但我仍然被孩子們的眼淚和心聲深深地震驚了。我的一番精心鼓勵下,大部分孩子帶著淚水敞開了他們的心扉,整個教室充滿了淚水和委屈。
文靜又乖巧的小喬是班上的尖子,平時給我們傳遞的都是滿滿的家庭被呵護感與滿足感。但是,通過這個主題班會,我感受到了她強烈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她哭著跟我說自己很委屈,因為爸爸媽媽常常都因為她犯了錯誤而不理她,也不聽她解釋與道歉。每當這時候,她就會很恐慌、很無助。
聽了小喬的哭訴后,小凱忍不住站起來,大哭著跟我說:只要他一犯錯誤,媽媽就會用電線打他。我難以置信地問是什么樣的電線?原來是手機充電線!在他的心目中,媽媽的世界里永遠充滿了打與批評,他的內(nèi)心非??咕芘c恐慌。原來,我們老師對他的批評教育都會讓他聯(lián)想到媽媽,這種情緒充斥著一種抗拒。
最令我吃驚的是班上安靜又認真的乖男孩小賢竟然哭得最傷心。仔細一問才知道,爸爸媽媽總是在他晚上做作業(yè)的時候,拿著一只衣架坐在他旁邊,只要孩子一不認真,馬上就衣架伺候?,F(xiàn)在的他認為爸爸媽媽一點都不愛他!他的事例引起了班上大部分孩子的共鳴,很多同學回答:我媽媽也是如此。
這一場班會課令我收獲非凡。我明白了:為什么孩子們常常害怕做作業(yè)?為什么孩子們不理解父母的愛?為什么孩子們不理解老師的批評教育?原來我們都忘記了用做純真的心態(tài)去對待最復雜的教育。
這個問題亟待解決。經(jīng)過反復思考,我果斷采取通過各種方式對家長進行了反饋,大力借助微信群推送有關家庭教育的推文。為了從根本出發(fā),我利用周末召集了11位委屈感最強烈孩子的家長,跟他們坐下來靜靜地探討未來的育兒大計,同時也借助集體的力量大家一起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長們非常虛心地接受孩子們的批評,有些家長還當面跟孩子互相進行了道歉,儀式感非常濃,意義也非常深遠。
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對待教育都要注意遵循“超限效應”。如果我們對孩子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因此,我們在表揚或批評教育他們時,都要掌握一個“度”?!安患啊惫倘贿_不到既定的目標,但“過度”又會產(chǎn)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反作用。
同時,老師和家長們也要在教育中適當?shù)亓粢恍┛瞻捉o學生思考,遵循“留白效應”。在思考方面留白,讓學生學會思考分析;在批評方面留白,讓學生學會自我檢討,自我批判,自我責備。這樣學生就不會又一種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會銳減。
此外,家長們平常輔導作業(yè)時還要遵循“齊加尼克效應”。學生在面對作業(yè)時會呈現(xiàn)一種緊張狀態(tài),如果順利完成,這種緊張情緒則會逐漸消失,否則則會持續(xù)存在。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學習效果就會越來越差,作為家長要設法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同時盡力幫助孩子按時完成任務,讓孩子學得愉快。
經(jīng)過這件事兒后,我們班正在籌備第二場意義非凡的主題班會:孩子,你的成長是父母此生的期待!